一品奸臣(102)

作者:苏诀 阅读记录

那时候,他问谢玉,明明出身武将世家,为何还要去考文试。

谢玉想了想,温雅回答:“我不想只做个武将,整天打打杀杀,若是可以,我宁愿不动一兵一卒,即可以辅佐皇上治国平天下。”

那个人的性子,从来都是这样温和的,身为武将,却不想以武力解决问题,更不愿看到流血伤亡,心软至此,一点儿也不像谢远将军。

曾经有段时间,跟随谢将军出征边关,在战场上看到一个敌国兵将,死时手中握着一个婴儿的肚兜,之后对着营帐难过了几宿。

谢玉曾说,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抛开立场不言,哪个不是有家人有朋友的,任何人死了,都会有人伤心。

若是有一天,天下平定,可以不用打仗死人,便是要他回家,赋闲种田都可以。

对于这样的想法,他以前总是觉得,谢玉的想法太天真。

他不像谢玉,从小跟在皇帝身边,见惯了他的雷霆手段,也见惯了血雨腥风,表面万事不入心,实际内里冷静的很。

在他看来,在这个世上,有人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战争,不是谁想不想,愿不愿意就能决定。

在历史前进的齿轮中,有多少人命都填在其中,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累累白骨铺垫出的道路,却不见史书上有他们的一笔。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事,纵使他们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兼顾到那么多人。

然而,却是这样的天真,把他变成了一个傻子,宁愿跟着谢玉一起做梦,也不想把他从美梦中叫醒。

后来,靠山王谋反,谢玉果然不忍杀他,更不忍看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所以,宁愿一死,也想阻止那场战争。

后来,谢玉果真死了,也是从那时起,他才真正的体味到,一个人的死亡,原来竟是这样痛彻心扉……

所以,那些散落在长安街巷里的回忆与曾经,被他一点点的拾起,坚守着那人曾经的「美梦」,继续发疯,继续任性。

谢玉说,清朗,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百姓,人生在世,总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能只顾着自己。

谢玉说,清朗,给我五年,只要五年,一定可以辅佐皇上铲除积弊,恢复国力,内忧解决,外敌再也不敢来犯。

谢玉说,清朗,给我五年,只要五年,我就从朝中请辞,到时我们离开长安,我陪你看遍天下大好河山。

谢玉说,清朗,大丈夫,行于世,立于心,我从不后悔,只后悔连累家人,让谢家背负了谋逆的罪名。

谢玉说,清朗,杀了我,从此以后,好好的,好好的活着……

这些掩埋在过去里的字句,就像留存在他内心的蛊毒,一点点的侵蚀着他的心,他甘之如饴,又如何能向旁人提起半分?

古人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流年飞逝,故景犹在,故情犹存,一切恍然如梦。

滚滚长江,东流逝水,岁月无情,却好像只错漏了他一人,让他一直不停的向前走,却也从始至终的活在过去中。

苏清朗苦笑一声,半是叹息的道:“人生,最煎熬之事,莫过于坚守着一个永远也不可能的梦,一直睡着不愿醒,欺骗自己,一天天,一年年,到底何时才是个头呢?

说什么给我信念,给我希望。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是如此。当初,又何必给我希望,现在却又让我绝望……”

第54章 迷惘

此时,天色渐晚,长廊中已经升起了灯笼。

透过昏暗的灯光,梅柳生望着苏清朗的脸色,但见他一直低着头,神情恍惚的模样,这才确定他已经醉了。

他叹了口气,心平气和的说:“苏兄,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苏清朗卧在桌子上,枕着手臂,含糊不清的道:“梅兄若有急事,便先行离开,我待会儿再回去。”

梅柳生无法,只能继续耐心的等着。

他耐心,不代表别人也耐心,酒肆的老板见天色已晚,急着回家陪老婆,又见苏清朗喝了一坛又一坛,生怕他闹出什么事情。

于是走过来,向梅柳生道:“这位客官,小店就要打烊了,您看看……能不能带您的朋友先走?”

梅柳生看了一眼苏清朗,见他伏在桌上没有反应,不由又叹了口气,向老板致歉后,扶着他离开了。

苏大人醉得糊涂,整个人靠在梅柳生的身上,跟一滩烂泥似的,但脑子尚且保留着一丝清醒,被梅柳生扶起的时候,还不忘将桌上喝了半坛的烈酒拎走。

两人行在长街,此时路上已经没有了人,梅柳生扶着他走过石阶,正要迈上石桥,却被他拦手一挡。苏清朗用力推开他,手里拎了一坛酒,径直朝着石桥走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