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110)

所以临行之前这几天,她和彤云好一顿收拾、整理,最后共整理出四个大手提箱的行李。

准确地说是五个。还有一个林灯实在拿不了,昨天提前让林修远拿走了。

家里的那些用过的碗啊、碟啊,彤云是非常舍不得丢掉的。还有那些被褥,在彤云看来都是极好的。

碗筷也就算了,不值什么钱,不过林灯那几床被子是陪嫁,去年才做的,做工的确不错。

最后她们把碗筷杯壶之类的东西还有彤云的被褥都送给了街边的流浪汉和小乞丐。林灯的被子里挑了两床好的,卷成一个大卷,用绳子绑了,然后由彤云和林修诚分别背在身后。

……

杭县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在林灯和林修诚看来规模不大,甚至有点破旧,不过林灼和彤云却是头一遭见到火车站,都觉得很稀奇,忍不住左瞧瞧、右看看。

前来送他们的杨哲思是从上海来的,对于火车站并不陌生。因此她目不斜视,只是对着林灯说道:“去上海之后好好学习,有空时写信给我。”

“好的老师。”林灯果断答应下来,“您有机会的话,记得来上海看我们啊。”

杨哲思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他们上了火车。

从1909年起,沪杭铁路开始通车。不过这年头的车速极慢,要10个小时才能抵达上海。

林灯本来抱着出门不遭罪的原则,是想买头等座的。结果一打听票价,才知道头等座竟然要足足十个大洋!简直贵的要死!

林灯一听便果断地放弃了头等座,选择了二等座。

其实在问完所有的票价之后,林灯觉得就是三等座都贵了,竟然要四个大洋2,普通人一个月都未必能赚这么多钱呢!

不过没办法,谁让你想省时间坐火车呢?走陆路的话压根不需要这么多钱,就是时间久,人遭罪。

综合考虑之后,林灯兄妹三人还是选择了火车。

出门之前兄妹三人就说好了,他们现在各自都有积蓄,花销各自出各自的,等谁的钱不够了再相互补贴。

虽说是亲兄妹,但他们三个的性格就是谁都不愿意欠谁的。

临去上海之前,林灯和林灼又去锦绣布庄算了一次账。算上林修诚让给林灯的那一份,林灯这几个月共拿到了一百七十多元的分红。林灼拿到了她的一半,也就是八十多元。不过林灼压根没经手,直接就全都交给了林灯,让林灯代为保管。

林灯收下之后,记了一下账。加上林老爷子给的一百五十元,还有上次林灼给她的二十元,现在林灼在她这里共有二百五十多元。买完一张六块钱的车票之后,还剩二百四十七元。

林灯把零头那七块钱给了林灼,让她手上拿着点钱。林灼没有拒绝。

这回去上海,林灼没有带她的丫鬟碧月,说是有一个丫鬟伺候她们姐妹两个就够了。碧月还算机灵,留在林家多少能帮衬着方氏一些,还能帮她们盯着林家的几个铺子。

至于彤云,林灯已经按照约定把卖身契还给了她。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彤云竟然死活不肯要,说是怕没了这卖身契,林灯就不要她了,非让林灯收着。

林灯哭笑不得,只能把那张卖身契装到了行李箱里。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改编自资料。

2:之前提过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问题,这里再重申一次,民国年间的物价和货币购买力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极大,为了写文方便、理解容易,作者用的是自己架空的一套货币换算比例,大概是1个铜元等于人民币5、6元,1个银元等于人民币6、700元。不过民国初年和现代的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涉及到金钱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总是和现在的情况做对比,比如说嫁妆多了少了、工资多了少了的。民国的老师工资就是很高很高的。小天使们看文的时候以书里设定为准就好~

抵达上海

第五十六章 抵达上海

二等座的车票是六块钱一张, 四个人一个卡座。位置不大不小, 放下行李后就塞得满满当当的,林灯一行人正好占了一个桌子、两排椅子。

原本彤云听说火车票那么贵,是要闹着去坐三等座的, 不过林灯觉得二等座和三等座就差两块钱,离得又远, 万一彤云走丢了还麻烦了, 就没心疼这两块钱,给彤云也买了一张和他们一样的车票。

林灯没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彤云却感激得很, 眼睛都红了, 连说了好几句“小姐对我真好”。

“嘘,别说话。”找到他们的位置坐好之后, 林灯拿出随身携带的账本,算起了账。

她只有一个本子作为账本,正面记她自己的账, 从尾页开始倒着用,记林灼的账。

上一篇:天桥下捡回一王爷 下一篇:锦华谋

容默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