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169)

作者:大鹅踏雪泥 阅读记录

湖前公社的老师姜红凑到宋禾旁边,好奇问:“小禾,你是啥歌?”

宋禾打开纸张:“《南泥湾》,你呢?”

姜红立刻可怜地看了宋禾一眼:“哇,你的这么难。”说着,她也递出自己的纸条:“看,我的是《乌苏里船歌》!”

宋禾:“……”谢谢,但我觉得你的更难。

这歌她记得前边有几句小调来着,特别难的小调。

想到这儿,宋禾也回了她一记可怜眼。

姐妹,你得完了。

于是在姜红懵逼的目光中,宋禾拍拍她的肩膀:“哎,我劝你最好早些开始排练。”

说着,骑上自行车离开。

她都能想象到姜红将要面对什么灾难。

也真是,这种高难度歌曲县里人怎么添进来的?这不是成心捣乱吗?

事情没落在自己身上,宋禾不厚道的笑了笑。

来到大街后,她拐个弯进入邮局,把自己的文章和狗娃子的故事一同寄出去。

因为有了工资,她如今都不怎么写文章寄给报社。

不过也只是相对以前而言。在以前她没有经济来源时,宋禾那是月月都要写,硬逼着自己写,写出来的稿子质量都忽高忽低的。

可如今她只有倾诉欲旺盛时,以及灵感爆发时才会提笔写文。

再加上这种时期,敏感的事情她不敢碰,所以这两年她寄文章的频率又低下不少。

掰起手指算算,宋禾已经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给报社寄过信。

这次还是因为河西公社出了一个“奇特”的红薯的事儿!

“奇特”两字有点水分,因为那是宋禾几年前偷偷种下去的。

她耗费了好几个夜晚,每天到狗都睡着时,忍着恐惧把红薯苗偷梁换柱地插到李家村的田地里头去。

有时到山上采野菜时,也会插几根红薯秧苗在山上。

她不知道山上的被人发现了没有,反正田地里头的是很快就被李队长发现了。

而经过全社社员们好几年的培育,河西公社红薯慢慢有了名气。

第59章 副业创收

省研究院。

一群人站在实验地中, 好几年了,看着这个红薯还是满头雾水。

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异?而且怎么会这么稳定?

一位老人蹲下身,摸了摸地瓜苗:“李家村这阵子还有动静吗?”

旁边助理摇摇头:“那片地后来都没有新品种出现。”

这个品种的地瓜味道是真的行, 关键产量并不低, 而且很适合在沙地中生长。

当初去李家村考察时, 有几株地瓜就是在沙地上发现的。他就想是不是村里的小孩把沙地上的地瓜苗给拔了, 然后趁着大人不注意, 偷偷塞到地里去。

要不然根本不能解释为什么一片普通的地瓜地中, 偏偏出现了十几株变异稳定的地瓜。

那位老人也满是疑惑:“在海边种下的产量出来了, 竟然有近4000斤,比李家村这个出生地还多上不少,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他们这几年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这个地瓜在疏松的砂壤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及酸碱度适中的环境下产量是最高的, 种出来的质量也是最好的。

按照客观规律来说, 李家村根本长不出遗传这么稳定的地瓜。

怎么样也得经过一代一代的培育吧。

这件事成了研究院的无头公案,他们想了许多可能, 发现到后面都不可能。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李家村是个风水宝地。

恰好李家村有砂壤土,恰好有几株地瓜长在了李家村的砂壤土里,又恰好被村里人发现, 偷偷埋在了地里。

只有这个理由能解释这个巧合。

这位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起身站起来,决定道:“资料就这么递上去吧, 估摸以后沿海那几个镇就得种这种地瓜。”

旁边助理点点头。

在资料公布的那一刻,报社也接到了宋禾的来信。

可真巧, 这样就能做一个大版面出来。

于是7月20号这天, 源阳日报包括省报上就发表了这件事。

特殊的地瓜啊……

瞧瞧这后面的形容词, 软糯,产量高,还说是目前全国最甜的品种。

许多人就好奇,最甜,能有多甜呢?

而且啥时候上市,啥时候能买到呢?

报纸上说是河西公社李家村最先出来的,那这会儿平和县能不能买得到?

平和县当然买不到。练主任在交粮食时,十分机智的把这种地瓜给剩了下来,交上去的全部是普通品种的地瓜。

这会儿练主任坐在办公室里,深深为自己这机智的做法感到开心。

妇女主任江主任不晓得从哪里买了几团毛线来,这会儿正坐在办公室内织毛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