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184)

作者:祝龚 阅读记录

接着他放下轿帘,手靠檀几,闭目养神,脑海里不知何时浮现出他以为已经褪色的过去。

那年,他仅十八岁便蟾宫折桂,前无古例,也曾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

上朝之前,已有诸多大臣聚集在一起谈论此次科举之事。

虽说榜文还未流传,但对于消息灵通的人来说,要想知道一点内幕,并非是什么难事。

众人除了关心科举名单的人员以外,聚焦点都在会元身上。

若不是从五年前开始,庆帝又加了一场殿试,从此进士不再称呼当时的主考官为座主,而是直接引为天子门生,那么这会试的第一名便已可用状元来称呼了。

而这几年里,会元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殿试的第一名,但其文才学识至少也是出类拔萃,才能够力压众多才子摘得头名,因此每届会元怎么不让人好奇?

尤其今年和往年还有所不同。

当谢舒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众人不免议论纷纷。

“谢舒,难道是谢家的人?”

此话一出,立刻被一人否定:“陈郡谢氏今年参加会试的子弟乃是谢老太傅之孙,名叫谢恒,这谢舒只是一介寒门。”

“寒门?竟有此事?”这不怪旁人惊诧,往年会试第一名几乎不曾出现寒门,除了像吕朔这样,从小便天赋绝佳,后来跟随在姜鸿身边一直负有声名的特殊情况。

因此听说今年会元的身份后,即便是不怎么关心此事的大臣们都要咂舌一下。

此时,尚书令崔瀚身边围绕了几位六部重臣。

“我看其中有些蹊跷,这谢舒之前在江南名声不显,好巧不巧,去年被告退回家的姜鸿收为弟子,才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他就能在这会试一举夺冠?”

说话的人是兵部尚书王奎,他这般笃定,是因为吕朔毕竟年少成名,可谢舒却并非如此,何况会试榜单公布前还有呈榜这一道工序,礼部尚书朱涵又是皇帝的人。而谢舒恰巧有几分来历,选中他,也说得过去。

可即便心知肚明这是庆帝授意,他们难道能直接质问吗?但如果就这样任其由之,那么以后岂不是还要一让再让?

因此王奎一早得知此事后,便等着崔瀚来了一同商讨。

然而崔瀚闻言似乎陷入某种思虑之中,一时不曾言语。

倒是一旁的户部尚书顾谦拖长语调道:“这么说来,此人和中书令吕大人还是同一个师门,可看样子,不过是欺世盗名之流。”

户部尚书顾谦是朝中元老,也是顾贵妃的父亲。旁人都知道顾谦素来处事小心,从不以皇亲国戚自居,反而不偏不倚,因此在朝中地位特殊。

能在吕朔当面说出这种毫不客气的话语的人已经不多了。

周围人闻言不禁都有些发笑,偷偷看向吕朔漠然的脸色,这话想必膈应到吕朔心里去了,同时对谢舒也印象不佳起来。

顾谦此时暗暗叹息,他说这话是出自私心。

他虽然并不支持小儿子顾钟的想法,扶立三皇子为储君,不过顾钟到底是他的孩子,顾谦又怎能不知道子孙在江南和谢舒的纠葛。

谢舒绝不能得到重用,更不能出第二个吕朔了!

而顾谦清楚吕朔师门纠葛,吕朔决不会为他这“师弟”说上一句话,如今谢舒还未入仕,便已在众人心中留下一个才用不堪的烙印,即便高中会元,往后仕途也很难再进一步了。

这时,突然听到旁边一道散漫的声音从身后响起:“顾尚书此言差矣,当日在望川楼本王亲眼见过谢舒,他确实是才学卓然,为人萧肃,举止清逸,超凡脱俗。”

当听到来人的话语,顾谦苍老松弛的眼角极细微地抖动了一下,他慢慢转过身去,只见迎面走来的人身穿亲王制服,正是被称作“太平闲人”的裕王。

*

当天会试张榜,谢舒的名字第一个唱念,不到一日的时间,便轰然响彻了整个长安。

而后,不止是礼部来人为他登记泥金帖子,用来报给他的籍贯,就连长安不少士人也在四处打听他的消息。

原来自从科举大兴后,便有人开始编纂了一本《登科记》来记载每年中第者,而进士第一名,更是能够独得一页。民间迷信的人将此虔诚供奉,认为可以沾染几分才气。

之后,谢舒便接到了数不清的宴会邀约,相识宴,闻喜宴、烧尾宴等等,这些宴会邀请都是同科进士,谢舒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闭门不出了。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当进士中第的那一刻,他们的一只脚已然迈入了紫禁城的大门。即便之后还有一场殿试,不过殿试并不会淘汰人,只是因名次之分有所不同,所以只要是同年的进士往后便都是今年同入朝中的共事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