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静阔+番外(57)

作者:将进酒 阅读记录

陈恪无动于衷。

赵可欣继续道:“几日前滁州城内有了流言,「凶星出世,祸乱荡荡,入我滁州,神佛难挡」。”

陈恪眯起眼睛,冷声问道:“何日起的流言?”

赵可欣微不可察地颤栗了一下,轻声道:“五日前……”

陈恪冷笑一声,「凶星出世」,指的不就是他这个仁王吗?

流言散开的时机也刚刚好,整好就在五日前。流言来势汹汹,像有人有意为之,很快便引起了赵可欣的注意,而后赵可欣着人留意滁州城近期人员出入的情况,不到两天,陈恪便入城了。

举国皆知仁王出生时伴着红星异象,可是仁王素来低调,赵可欣只好静观其变,接连几日,也不见仁王身影。

直到今晨晓悉雾山寺发生的惨案,看到尸横遍野和险些毁于一旦的雾山寺,赵可欣这才明白流言后两句意思,而到了雾山寺,才知道仁王才下山的消息。

“下官以为……”赵可欣退后一步,伏跪在地,额头贴在手背上,“这流言暗示意味十足,像是警告。”

陈恪倾身向前:“警告谁?”

镜花厅里鸦雀无声,全公公呿声站在一旁,不敢插话。而陈恪问完,赵可欣却也不敢答。

感受到头顶慑人的威压,赵可欣这才见识到所谓京城人人谈之色变的「仁王」究竟是如何——他眼里不放任何,便也受任何胁迫,偏偏这样的人,能定人生死。

赵可欣不答,冷汗浸湿了后背,惊觉自己离京城太久,这般心切与急躁,犯了官场大忌,今天一个不慎,兴许就止步于此了。

陈恪也不着急,端起茶杯慢悠悠地抿一口,才道:“这不是要警告本宫,而是要提醒赵大人你啊。”

先是以流言的方式提醒赵可欣,而后雾山寺的惨案正好可以印证「神佛难挡」的说法,百姓会自行把各种各样的事情与流言对号入座,当恐慌达到一定氛围,滁州城里发生什么样的惨案,都可以推给「凶星」——这就是赵可欣来找陈恪的原因。

“本宫以为,赵大人应该关注接下来滁州城会发生什么,而不是执意寻找凶星。”

“王爷教训得是。”这时赵可欣反倒不那么紧张了,不卑不亢地朗声回答道。

陈恪坐直身体,复又问道:“又有何事,需要本宫定夺?”

赵可欣闻言犹豫起来,不知当讲不当讲。

若说凶星就是指陈恪,那敢于给仁王下绊子的人必定也位高权重,赵可欣不敢揣测是不是京里的那位使的这般下作手段,只是牵扯到仁王,怕是一场深不可测的权斗。赵可欣可没那么大胆子往里扑,他的目的另有其人。

陈恪思路敏捷,顿时联想到了不久前赵可欣在花园里的那句话: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初见徐清风的赵可欣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赵可欣斟酌着开口道:“下官近日据悉,魔教在寻找一人,下官设法得其画像……”

赵可欣说着,拿出一卷薄纸来,全公公连忙接过,打开来,呈给陈恪。

陈恪听到前半句便猜到了后面,果不其然,画像上的人正是徐清风。

赵可欣确实是冲着徐清风来的。

尽管京中对仁王的好评不多,但在滁州数年,上雾山寺的次数没有几十也有十几,几次听过相国寺的慧心师傅和持戒住持对仁王的肯定和赞叹,赵可欣对仁王便不似常人那般畏惧,更多的是敬畏和好奇。

知道仁王不近女色,早过议婚年纪却依旧独居深宫,只是此时宣武帝不急,仁王不急,自然也无人敢提。

从京城到滁州,尽管仁王再低调,但带着一名风华少年的传闻还是不胫而走。方才院子里的徐清风支支吾吾的样子落在赵可欣眼里,便坐实了传言。

赵可欣以头触地,“方才下官在园中碰巧遇见了画像上的少年,而近日传闻四起,皆言王爷新宠风华少年,下官斗胆,还请王爷将此人交与调查……”

“放肆!”

赵可欣连磕三个响头:“王爷,如果此人是凶星,万万留不得!魔教异动,百姓惶惶,事关重大……”

“好个事关重大。”陈恪一拍桌子,响声震得四周的人瑟缩起肩膀,不敢抬头,陈恪盯着赵可欣的后脑勺,“难道本宫拎不清孰是孰非?”

“下官不敢……”

“不敢?呵,本宫倒认为赵大人胆子不小……”陈恪冷笑一声,“「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赵可欣的额头补满冷汗,心中一惊,原来方才王爷也在园中。

“赵可欣,本宫告诉你,他不是。”

第29章 两情相悦(2)

陈恪掷地有声,赵可欣闻言却又是三个响头,还要再劝:“王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