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燕(8)

作者:阿颖不吃榴莲 阅读记录

这一年入冬,杜辞终于回来了,憔悴不少,一身文人的傲气暗淡许多,回府的头等大事就是余氏将要临盆。

这日傍晚,余氏终于有了分娩的迹象,杜辞早早请来稳婆与大夫在府上待命,随着天色暗淡,空中飘下了细碎的雪花,雪越下越大,我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地面开始积雪,发起呆来。

余氏这一胎还算稳健,不到半个时辰,夫人房里的丫鬟便满院报喜:“夫人生了小少爷,太好了太好了,母子平安!”

天随人愿,这一胎皆大欢喜,我也挂上满脸笑意,叫上贺儿去余氏房中贺喜。

满屋的血腥味还未散尽,杜辞喜不自胜的抱着襁褓坐在余氏床前,我过去鞠礼问好,余氏疲惫的眯着眼,我看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小男孩,心想我出生时不会也这样难看吧。

“春儿有弟弟了,以后你在家就不怕无聊了,开心吗?”杜辞笑着问道。

我乖巧的点头:“开心啊,外面下了好大的雪,看来是祥瑞的好兆头呢。”

“甚好,不如就以“祥”或者“瑞”字命名,夫人以为如何。”

余氏笑的勉强:“老爷说起什么,就是什么罢,不过,到满月时再定下大名也不迟。”

杜辞称这样也好,不急一时,让余氏好好休养,孩子交给乳母与丫鬟照看,又回了书房。

在京城呆了大半年,朝堂肯定发生了很多事,杜辞闲暇时间都钻进书房里,也无暇与我细说经历。

十二月年关将近,杜府请来知交好友办满月宴,人不算多,但胜在气氛热闹,当即宣布杜府小少爷名为杜金瑞。

次年春末,杜辞官降一品,自觉闲居怀阳日子过得更舒心,还可以舞文弄墨,琢磨些诗句来。趁着春日大好,带着我出行至翠波山,我恭敬地给生母上香磕头,一路无话。

晚间,杜辞喊我到书房,说有我的书信。

我有些惊讶,信封上果然写着杜府春小姐亲启。我看了看杜辞,他一副我懂的表情,我想了想,还是说:“个人隐私,就不给爹爹看了,我回去了。”

杜辞只说了个“好”。

这是李少陵第一次传书信给我,寥寥几句:少陵一切都好,家父朋党对我照护有加,今为父参军,不求建功立业,但求藩地安定。杜姑娘珍重。

我很想给他回信,告诉他战场凶险,万勿遇险,又想告诉他我一切都好,只是看着杜府与余氏一家三口,心中难免感伤。但是杜辞说这封信多方转交,未说明回信地址,我失望的丢弃拟好的回信,将他的来信收在妆龛里。

一晃五年,我在这一年迎来葵水,每日晨起期待的看着镜子,期望早日褪去稚气的婴儿肥,长成端庄的大姑娘。

八月十五上元灯会,怀阳城各处街巷张灯结彩,人们在今天早早的由城中去往城郊大黄寺上香请愿,余氏也叫了我,说全家一同去拜佛,只是那时天还蒙蒙亮,我还是决定把时间让给他们一家三口。

一直到将近午时他们还未回,我也乐得没人管,叫了贺儿乔装打扮,穿着普通人家的素净衣衫,头发在脑后挽了简洁的髻,又觉得脸色寡淡,稍加口脂点缀,嬉闹着步行上街。

街道上人来人往,比平时多了许多新奇吃食玩意儿,贺儿告诉我,到晚饭后才更热闹,那时满街花灯皆亮,人们都走出来赏灯、放灯,别提多热闹了。

我也十分心动,拉着贺儿先去填饱肚子,今天当然要玩到尽兴,晚上再回府就是。

寻了处店面不大的饭店,午间人不算多,大厅只有几桌坐着客人,我带着贺儿坐在靠墙处点些家常小炒。这时听见隔了两桌的三名男子聊天提及“南洋”二字,我背对他们,立即支起耳朵想听清。

“那南骁王这么多年不敢进京,今年怎么......”

“朝廷这么多年都没对他施威,难得能趁这时对他不利,我要是南骁王,我早去进京耀武扬威去了。”一男子音调高些,这样说道。

“圣意难测啊......”

“听说这几年南洋兵力渐增,兵符几经易手,也不太安宁。”

“南洋是我们华国领地,兵符在谁手里,都等于在...手里.....”

几人声音渐弱,最后转为饮茶声。

此刻南骁王带领信服部下浩浩荡荡抵达京城外,南洋部也有精锐部队随后进京,途径怀阳城外。

于饭馆吃罢午饭,看见大道上许多去大黄寺的人们才回来,也有些年轻男女出了城门向河岸的方向,我心中一动:“贺儿,今天划船乘舟的也多了呢,我们也去吧。”

“是啊小姐,还有些在河边或船上放莲花灯的,据说在灯上许愿,随着河流漂远,愿望就会实现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