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家酒楼(67)

作者:唐半双 阅读记录

云烟笑着回道:“我这么大的酒楼单是卖饼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不如我改日开发些更新鲜的菜食,再配上您家的饼,那不是卖得更多?”

这么一说,马大娘眼前好像就真浮现出叮当响的铜钱和白花花的银子,“那是那是,云姑娘不止会做饭,生意上也是一块好料。”

看着马大娘如此乐呵,云烟也深觉自己这“画大饼”的本事不错——这波就叫做给自己的供货商指出更光明的前景。

她卖饼并不是突发奇想,先是酒楼少了两个店小二,凭她自己一个实在忙不过来,可又暂时没那么多的钱两再去请一个——还了崔掌柜的源来钱庄的债,又补上仁心药铺的欠款,手里头只剩下几个铜板,还有福瑞钱庄的债务未填。

赚钱是很重要,但她更倾向于用最少的时间和力气。天气暖和点,青连镇日渐热闹起来,其中经过最频繁的要属送货的商队。

有人赶路,干粮和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里的人赶路都是备些又圆又大的馕饼。饼子刚从炉子里拿出来确实香甜,特别是撒上些芝麻,嚼起来香甜可口。但问题就是放置久了便会干得硬邦邦的,没有外焦里嫩的口感,配上凉水吃起来的确有些费劲——呲牙咧嘴地才咬下一口。

看着单薄的饼子,她倒想起来肉夹馍,做些孜然羊肉,胡椒和孜然的芳香和肉里面的油脂一起缓慢浸入馕饼,她又用一些包糕点的纸做些纸袋来保湿,上面再贴一个“平安”的红字,取的是“一路平安”的意思,摆在街上。过往商队一眼就能瞅见,既不用等酒楼大厨磨蹭蹭地端上菜,这饼就能当饭也能当菜,到底比酒楼里头的饭菜来得实惠些。

马大娘家三代人卖饼,无论是火候,力道都比她要熟悉得多,而且这烤制馕饼的炉子也讲究个年岁,所以他家做出来的饼再正宗不过,最要紧的是价低。云烟也不想干这些费力的活,索性直接从他家买饼。一来二去,她就成了马大娘眼里的小财神,每次来送饼都要留下来同她交谈几句。

正讲得火热的时候,赵青枝从后厨拎来一壶茉莉花茶。春日里天干物燥,茶也是不可少的,但这边塞之地,都是烧开的白水,除去苦涩咸的口味,能解个渴就算谢天谢地了。

所以云烟前几日做的这些饮茶也在街坊四邻里卖了不少钱。这些肉夹馍和热茶反倒比那些大酒大肉让人觉得新奇。

“这茶是真的又好看又甜,平日都是喝的茶要么白的无味,要么一把茶叶放进去,熬出来的茶水苦得人。”马大娘止不住摇摇头,喝下去的时候还特意学那些书生品品味道。

“这是茉莉花茶,也就图个漂亮新鲜。我这里还有些酸甜的梅子茶,您要是想喝,可以等晌午来我摊上,我自当请您喝个饱。”

马大娘眯起眼睛,看着云烟越发欢喜:“哎呀,没想到我这个老婆子也能喝到这些漂着花瓣的茶,到底是你们这些姑娘家会弄,茶水都会漂点花。”

云烟随即冲她一笑,果然这食物外表排在第一,先前她还担心这的人嫌弃这些东西花里胡哨,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任谁看到这些花样的茶都是心喜的。

将马大娘送走后,云烟便和赵青枝将桌上的一箩筐馕饼搬进后厨,孜然羊肉都是提前备好的,只需要用锅铲把肉塞进饼里,再用纸袋红绳将这些饼包好,上面贴上个红色的“平安”字样。

不单有这些肉夹馍,云烟还把现代的肉饼搬了过来,里面的馅料则是奥尔良鸡肉,外面是金黄色的酥饼,里面是香腻的馅料,就这一样也让云家酒楼在整个商队里出了名。

云烟赚的盆钵体满,心里想着,摆个摊比开酒楼还要赚——就好比那些写字楼里的白领比不上楼下卖煎饼果子的。

赵青枝一边缠着红绳,一边絮叨着家长里短:“家里的幺弟整日在街上闲逛,也不愿帮我阿爹阿娘看店。”

云烟摇头叹气,重男轻女的思想真是哪里都有,也怪不得赵青枝年岁才不过十四五,平日干活却利索很多。

竹编箩筐里铺上一层白麻布,先将那些肉夹馍挨个放好,一圈圈地团在里面。

云烟又洗了洗手,和赵青枝一起抬着箩筐往外面的小摊走。

肉夹馍五个铜板一个,肉饼她做的较为精致些,还用些盒子装饰,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富商,卖得自然贵点。

有饼有茶供的是那些独行的旅客歇脚,要是急着赶路的商队个个都是身强体壮,吃得也多,人也豪爽不差钱,便会扔给她一袋铜钱,张口就是:“来五十个肉夹馍”。这一下,一箩筐的的馍就下去大半。

二人抬着箩筐刚走到大堂,云烟便觉得耳边生出一股风来,箩筐下面又多了一双手,还没等她们俩开口,手心里的重担便凭空消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