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407)

作者:长亭渡 阅读记录

之前赵员外孙员外送来衙门说是给他的孝敬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他许久没关注衙门的账,没想到就剩这么点了。

晚上下衙回去后林昭和姜子延说起此事,姜子延说道:“不如我先拿一些垫上?年前周幸来的时候给我带了去年凛州那边生意的收益,应该够用。”

林昭却拒绝了,“这法子不好,不能每次钱不够用都要你来补上,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事还得另想办法。”

姜子延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城里那些富得流油的地主们愿意给钱就好了。”

林昭忽然抬头看他,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要是城里那些有钱人愿意给钱就好了,怎么了?”

“没事,我想到办法了。”

姜子延惊讶,“你这么快就想到办法了?不会是诓我的吧?”

“没诓你,先睡觉吧,改日你就知道了。”

“你还卖起关子来了。”

——————

几天之后正在御书房处理政事的皇帝收到了来自临安的一道折子,言说官道修成水泥路的好处,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以驿站为分界点,可以在全国的官道上推行建设水泥路,到时候凡是过路的均收取少许的过路费,还能给国库增加一项收入。

虽然这只是一个提议,但却让皇帝很心动。于是皇帝大笔一挥,肯定了他的提议,不过过路费的事情需要细细商议,中间的条条框框需得捋的清楚些。

这意思就是默认了他的提议。

拿到批复的折子之后,林昭便开始在城中张贴告示,若是城里有人捐钱修路,以后过官道不收取过路费。

而且若是捐的多的人按名次进行排列,将名字刻在功德碑上,立在道路旁供后人瞻仰。

这个消息一出来可比前面不收过路费的消息还要吸引人。

毕竟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一生追求的不过名利二字。

如今人到不惑甚至是知天命的年纪,追求了大半辈子的利,缺的就是这个名。能被刻在功德碑上供后世子孙瞻仰,对他们来说那就相当于青史留名了。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然而敢于第一个去衙门捐钱的人却迟迟没有见到。这时候大家都在观望这件事是真是假。

没想到第二天衙门口就竖了个招牌,上面写着捐钱修路,福泽万民。

前面放着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账房先生坐在那专门记录捐钱人的名字和所捐银两。

很多人上前瞧热闹,但就是没一个人上去捐钱。

这个时候城东集市上的一个屠户过来了,手里拿着一袋银子,虎背熊腰的往那桌子前一站,顿时落了一片阴影下来。

屠户面相有些凶狠,但说话很和气,“这捐钱就给在功德碑上刻名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县老爷亲自发的告示,不会骗你的。”衙役在旁边解释道。

见屠户上去问了,旁边围观的也有人问道:“那个过路费是怎么回事啊?这路建成了想要走还要交钱吗?”

这些事情林昭早有交代,衙役解释道:“这个过路费只针对官道的水泥路。毕竟官府出那么多钱修路,也不能白修不是,何况这水泥路也是要定期维修检查的,都需要钱。不过我们大人说了,这过路费也不多,主要看行程远近,不是远路的一次也就几文钱。”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围观的百姓们没有闹,毕竟官府出钱修建,还给徭役发工钱的事他们是知道的。

况且过路费也不贵,不过若是捐了钱就能免过路费让人忍不住心动。虽然一次过路费便宜,但走的次数多了,那可不就积少成多了吗?

屠户平日里很少出远门,他最关心的还是功德碑的事。

听完衙役的解释后他将手中的银子放在的桌子上,“这里有三十两,你点点。”

衙役数了数,正好是三十两。

遂问道:“姓名,何籍。”

屠户老老实实答:“贾大彪,临安县小贾村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5章

有了第一个人开头, 见他的名字和籍贯都被记录在册,周围开始有人接二连三的捐款。虽然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钱,但积少成多, 有总比没有的强。

而城里的那些个富户却还没动静,此时的孙员外正在钱老爷的府上喝茶,说的正是这次捐款修路的事。

他们心里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刻在功德碑上, 不过现在没有捐钱, 完全是为了等对方先捐。

看对方捐了多少, 要比他捐的多, 这样功德碑上的名字才能比他们都靠前。

很显然,不仅钱老爷这么想的,孙员外也是这么想的。

孙员外今天过来可不单单只是说说话而已, 话里话外都在打探钱老爷准备捐多少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