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35)

作者:姚烨 阅读记录

他说不出太过动听的话,这句鼓舞发自内心,王云山听懂了。

“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这句台词是多少家庭伦理剧里最常出现的话语,不说重复率有多高,它真的很有效,起码坐在上首的两个老人,王云山这辈子最亲近的老人,听见这句话,像是听到了什么庄重誓言一般,默默地笑了,满意又欣慰。

“爸,我想让妈在我这里住几天。”酒过三巡,李芳舒的这句话,李长风痛快地答应了。

王云山这副有出息的样子,极大地慰贴了李长风和妻子,他们起码不会像自己年轻那会那么吃苦受累还攒不了多少钱,得为吃饱肚子努力奔走。

闲聊的饭桌上,王喜才率先问儿子:“你以后还有什么打算?”

王云山:“我把这些表卖了,打算买一辆柴油车。”

李长风停下筷子,瞧一眼自己的姑爷,不清楚他怎么有这种想法。

第20章 基础

王云山这副有出息的样子,极大地慰贴了李长风和妻子,他们起码不会像自己年轻那会那么吃苦受累还攒不了多少钱,得为吃饱肚子努力奔走。

闲聊的饭桌上,王喜才率先问儿子:“你之后还有什么打算吗?”

提起这话,王云山早就做好了说辞:“我想把这些表卖了,打算买一辆柴油车。”

李长风停下筷子,上下瞧一眼自己的姑爷,不明白他怎么有这种想法。

王喜才也转头看向他:“好端端的,你怎么想到要买车来着?”

“这不是我想着平常可以给人拉拉货,农忙到时候帮人运粮什么的。”王云山挠挠头,“我想着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以后余粮也越来越多,生产队的牛啊驴啊什么的,只有一两只,真到了那时候麦子黄在地里了,一袋一袋地用木板车拉,这不是折腾人嘛。”

听见这番话的两位老人都觉得王云山有些异想天开,这些事在他们看来都是小事,粮食多了,人也多了,多去几次,那几亩地的粮食不就拉回来了嘛,更别提他们也高兴去那几趟。

李芳舒在听到王云山的那些话也觉得不靠谱,你不能只靠这点子理由就觉得能够把一辈子守在地里的老人说服。

她相信他不肯说实话,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也不妨碍她悄悄对着丈夫使眼色。

---你这说法明显不成立啊。

---没事没事,他们会同意的。王云山眉梢挂着喜气,转而对一直没有说话的岳母说:“妈,等我把车买了,以后回回带着你赶集,你也不用走着过去了。”

岳父家只有两辆自行车,两个老人要是想买什么,少不得在儿子儿媳面前说,往往他们说两三回,对方才做一回。

大舅哥倒是给自己的岳父家买的多。王云山自觉自己没有说错,无所谓地迎着岳父在他这话说完直视着他的目光。

“妈老了,哪能回回去集市,也没什么要买的。”岳母笑着挥手拒绝。

“没事没事,那车买回来了,坐一个人和坐几个人没有区别,烧一样的油。”王云山直说,李芳舒顾忌着面前的王老爹还没有表态,扯了扯丈夫的袖子。

王老爹方才闷不吭声地抽着旱烟,倒是坐在他旁边的李长风咳嗽两声说:“你那车买回来烧油不花钱啊?那玩意走一步,烧的都是钱。买回来就是个大家具,你拿什么养着它?”

“没事没事,那我不还有帮人拉货的营生嘛,我都想好了,实在不行,把咱们老家产的土鸡蛋什么的带去隔壁省城卖。”隔壁省城离这里二百多公里,不算多远。

他没有想到在现在的年代,大家出一趟门有多么不容易,别说二百公里的隔壁省城了,就是离这三四十公里的县城,对于他们来说都非常遥远,轻易是不会过去的。

李长风平视着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一张太过年轻的面庞,刚刚他们还在感概孩子长大了,现在看来,他说话做事还是这么不切实际。

他打眼瞧着,对面的亲家还不准备说话,他的妻子和女儿明显站在了女婿那边,于是就严肃了声音问:“你说你要去隔壁省城卖鸡蛋,哪家有那么多的鸡蛋卖给你?中间要是坏上一堆,你怎么办?”

还有,哪家愿意把鸡蛋卖给你?你是不知道自己在村里不靠谱的名声吗?李长风本意是让孩子自己想,而不是为了打压他,这话他就没有说出口。

王云山这话本来就是现场发挥的,没有两个人考虑的那么全面,只是他对于买了车以后会赚钱的理念坚信不疑,上辈子哪怕是做砖厂的小工,他都能为自己整一个农用车。

只要肯吃苦,跑长途运砖绝对是赚钱的。而且,他真的想把家里的这些菜和鸡蛋之类的东西带过去换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