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当先,男主靠边[快穿](37)

作者:木樨春 阅读记录

元锦结束这通电话,看完网店的订单,埋头准备腌制藠头流水线生产的计划。快递停运两天,网店的订单并没有停滞,收到货的网友都表示腌制的藠头很下饭,风味一绝。

之前卖出去的,是南山新村所有村民家里的存货,后续订单的货先让长甘村那边准备。

目前的数据,还不能支持自己开设藠头加工厂,她需要更多的用户回馈,收集他们提出的意见改进口味。

写完计划,梁春晓和几个村干过来叫她去杀年猪。

今年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有年猪,元锦家里也有,可惜才长到一百多斤,她觉得不划算没让杀。

“今年算是苦中有乐,希望明年家家有年猪杀。”梁春晓搂着元锦的肩膀,满是感慨,“长甘村那边不同意家里的藠头交给我们卖,他们要自己搞直播带货。”

也不能怪他们。

南山新村这次卖货分钱的事,十里八乡都知道。有见识的村民想自己带货卖,也能理解。

“不用担心,他们自己直播带货能带起来才算。”元锦好笑摇头,“直播也不是谁都能带货的,牛堂村和其他的村子呢?新的订单有两万多件,到年后收假估计将近三万件。”

“牛堂村想跟着咱一起干,他们村的荒山很多都开荒种藠头。”梁春晓想想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牛堂村的村长是大学生村官,和你一样也是回乡扶贫。”

“你跟他说一下,我们好好谈这事。”元锦失笑,“想要做流水线生产,必须保证原料供应,两个村甚至是整个同宁镇一起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产业。”

梁春晓点点头,把牛堂村村长的微信推给她。

元锦才当上村长不久,其他各村的村长村干,还不怎么认识。

加了微信,元锦就网店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来的规划跟牛堂村村长聊了半天,决定联手搞这个事。

正月初一,牛堂村的村民,自发将家里的藠头和干菜存货送来南山新村,填表登记过称。

村里的初高中生都来帮忙,村委会热热闹闹。

忙到年初七收假,2.8万件快递从南山新村发出,整个河东县也迎来了年后的第一波寒潮。

元锦守在实验棚里,观测种在棚外的竹苗,和博士一起作实验记录。

种在棚外的竹苗发根虽然慢,成活率也有50%。

“避过寒潮后种植的决定是对的,我看了下往后一个月的气象数据,等这波寒潮过去,就可以进行移植。”博士捂紧身上的羽绒服,冻得直哆嗦,“一共六组对比,结果都在我的预期内。”

元锦合上记录本,和他一起回帐篷里烤火取暖。

寒潮持续时间一周,宋云策和宋思源开学,何叔还没回来,守棚的人就成了元锦和博士。

她每天记录好各种数据,烦了就写代码丢给曜星的研发团队,让他们测试。

第一波寒潮结束,竹苗移植上山的工作有序开展。

村里男女老少有空有力气的,全部上山种竹苗,隔壁的长甘村也来了不少人打零工。

元锦和博士天天都泡在山上忙,何叔年纪大没让他跟着。

种完之后,她又安排村民种从省城发来的观赏树苗。吴总担心他们不会种,特意安排了个技术员跟车过来指导。

博士遇到技术员跟捡到宝一样,天天缠着他问七问八,连何叔都嫌他烦。

山上的观赏苗种完,之前挖好的树坑也全部种上,原本光秃秃的南山新村,有了一点点规划图上的样子。

“再过一周,竹苗的成活率差不多出来,我有点紧张。”博士抱着自己的保温杯,不时推一下架在鼻子上的眼镜,“元锦,我们会成功的吧。”

他改良了好几批竹苗,这一批最适合在河东县种植。这次移植不成功,他没法知道,自己研究的种植方法能不能提高产笋率,能不能顺利毕业。

“你一个农学博士问做建筑设计的我,竹子能不能种活,不合适吧?”元锦啼笑皆非,“何叔说成活率最少有九成,你放宽心。”

她当鬼时看过身边的小孩做毕设,他会紧张很正常。

这次不成功,他没法毕业不说,还会觉得有愧于她。

“安心不了。”博士满脸悲痛,“我一个同学种的实验用甜瓜,成熟后被偷了,一个没剩,延毕一年。”

元锦:……

学农真惨。

为了能尽快知道成活率,博士跟何叔继续住在山下的帐篷里,元锦忙春耕和开路的事,偶尔去看一眼。

到了上山检查成活率这天,她早早过去跟博士碰头,带着无人机一块上山。

“这一面的土层最薄,成活率还可以,我数了一下死苗很少。”博士激动得嗓音发颤,“元锦,我们好像成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