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的捕快生涯(238)

作者:十月海 阅读记录

廖、房两家都很重要。

景缃之道:“皇兄,那位廖姑娘,显之救过她们母女的性命。即便不纳,廖家也一定会支持皇上。还有房家,秦二和房家的小公子正一起做买卖呢,关系非常好。”

他让人查过越岭上的事,当时的事和人都查得清清楚楚。

建宁帝的眉头松开了,“还有这种事?”

景缃之道:“千真万确。”

建宁帝道:“若果然如此,纳人入府一事就想办法拖一拖,等时局稳定了,朕再补偿给她们。”

景缃之脸上有了笑意,麻利地跪下磕了个头,“谢谢皇兄,皇兄对我最好了。”

建宁帝也笑了,绕到他身后,在屁股踹了一脚,“臭小子,今儿个不要,日后休想再纳。”

第109章 乐趣

景缃之达到目的,笑嘻嘻地跳了起来,“不纳就不纳。秦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经商断案样样不差,一个顶十个。”

建宁帝在他肩膀上砸了一拳,“朕明明也是为了你好,如今你卖了乖,朕在弟妹心里却成了恶人。”

他这番话绝非卖好讨俏,而是发自内心的表达——秦禛聪慧,有手腕,有格局,能力甚至不在他们兄弟之下,他硬要给景缃之纳侧妃,也有压一压秦禛、以避免阴盛阳衰的意思。

秦禛是很好,且于社稷有功,但他们才是亲兄弟。

景缃之道:“皇兄的好意显之明白。”

在他看来,秦禛虽然大胆,但进退有度,比起那些恭顺贤良的女孩子,他更欣赏秦禛的自信、从容,以及不卑不亢。

建宁帝脱掉鞋子上了炕,说道:“坐吧,说说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景缃之在他对面坐了半个屁股,“海盗是有的,但远不到猖獗的地步,地方上能解决,应该是青莲会故布疑阵,吸引六扇门的注意力。臣以为,他们的重点仍在京城。为了不顾此失彼,臣还是赶回来了。”

建宁帝道:“看来……朕的动作引起他们的注意了。你回来得正好,为防止青莲会狗急跳墙,六扇门务必保证客人们的人身安全。”

景缃之点点头,“明白,尤其是江南和江北二省的客人。”

建宁帝拿起朱砂笔,“正是。朕是在赋税上妥协了,但不意味着朕要公报私仇,绝不能让青莲会在这一处下蛆。”

景缃之站了起来,拱手道:“皇上放心,臣尽力而为。”

建宁帝道:“不是尽力而为,是不能出错。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景缃之回家时,秦禛还在办公室研究案情。

周智把午氏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

午氏也是寡妇,育有一儿三女,儿女同样不在身边。

家里有两亩山地,就在案发地旁边。

当时正值春耕,推测是老人干活时被凶手看到了,遂遭了毒手。

午氏的儿子比较孝顺,坚信自己的母亲不是那种人,让官府还午氏一个清白。

据其儿子说,午氏和邻居的关系不错,经常去左邻右舍串门,日常行动轨迹就是镇上和地头,偶尔去几个儿女家转转(她的儿子和大女儿都在京城生活)。

周智也问过货郎和走街串巷的小贩,其答复是:这些人午氏都有接触,至于具体接触了哪些人,他那时不常在家,知之甚少。

烤地瓜的事,周智没有询问。

秦禛把午氏的详细信息,以及疑似的四个受害者一一写到墙纸上,并在京城地图上做了标记。

周智道:“午氏和华氏有四个共同点,第一,她们都是寡妇;第二,她们不和儿女一起生活;第三,她们时常往返京城;第四,她们的居住地离京城都不远。”

说到这里,他思考了一下,“通过以上几点,能否说明凶手是步行往返于案发地和京城之间呢?”

秦禛回到书案前,一边洗笔一边说道:“未必。”

粱显道:“如果不是步行,对方把车停在路边那么久,岂能不引起路人怀疑?”

周智颔首,他也是这个意思。

大赵道:“有道理。所以,我们可以在四门潜伏一下,看看都有什么人挑着货物进出城门。”

房慈没表态,看着秦禛。

秦禛想了想,“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凶手只在杀人时不赶车,或者,凶手把车寄存在某处。”

她把洗好的毛笔挂在笔架上,又道,“另外,被害人时常往返京城,凶手会不会是车马行的人?”

大赵道:“据我所知,他们镇上都有专门拉人进京的骡车。”

房慈问:“那回镇上呢,她们坐什么车。”

大赵道:“一样,她们会在城外等镇上的骡车,和其他人一起回,这样比较省钱。”

“原来如此。”秦禛挑了挑眉,这就是古代的拼车了,不但省钱,而且安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