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的捕快生涯(353)

作者:十月海 阅读记录

怡王下意识地往周围扫了一眼,诸位大臣早已退避三舍,看都不看他一眼。

“哼!”他红了面皮,拂袖而去。

秦禛笑道:“这人虽然讨厌,但还不算龌龊。”

如果怡王足够龌龊,肯定要用秦禛被掳一事攻击景缃之,景缃之也一定会颜面大失。

景缃之明白她的意思,嗤笑一声,“他敢!”

一力降十会。

景缃之在建宁帝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怡王即便是长辈,也不敢动他的逆鳞。

其他官员更是。

在大朝会上,建宁帝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就北部边境的安全重新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新的对辽政策。

最后,他正式任命秦禛为教育部部长。

因着景缃之在朝会前对怡王毫不留情的回击,满朝大臣无一敢提出反对意见,包括一直在寻求存在感的言官。

建宁帝很满意,笑着问秦禛:“秦大人,如果朕不给教育部拨款,你该如何建学?”

关于这个问题,秦禛在年初的朝会上说过了。

他之所以再问,是想给秦禛一个展示机会。

秦禛领会他的苦心,说道:“如果皇上不拨款,那么臣就请求皇上拨块地,再顺便免几年税,臣找人谈谈联合办学。”

建宁帝道:“免税理所应当,秦大人要多大的地?”

秦禛想了想,“臣不要良田,但位置不能太偏,至少两千亩。”

她此言一出,未央宫里立刻有了低低的嘈杂声。

“这……也太大了吧。”

“是啊,偌大的国子监也不过五十亩而已。”

“京都地贵,上哪儿找这么大一块地方。”

“会有那么多学生吗。”

景缃之看了建宁帝一眼,后者目光沉静,正在注视着秦禛,显然在等她自圆其说。

“嗯。”他清清嗓子,准备帮秦禛说两句。

秦禛开了口,“皇上,臣认为京城南郊小蓬山一带就可以。那里居民不多,土地不够肥厚,或者用银购买,或者以更肥沃的土地置换,如果不置换不买卖,还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经营饮食业、让他们的孩子免费就读学堂等等。”

这是她之前思考过、并和景缃之达成共识的事情,景缃之也知道该怎么说,但公事公办,毕竟这是她的差事,不是景缃之的。

秦禛不想给建宁帝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威胁。

建宁帝不用看地图,光是听秦禛对原住户的处理,就知道她深思熟虑过了。

他“嗯”了一声,鼓励秦禛继续说下去。

秦禛又道:“大庆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是以,臣会在全京城乃至于全大庆进行择优录取,并根据学习进度和年龄把他们分成四个部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每个部分都不少于三五百人。臣以为,这块地方不算太大。”

建宁帝问军机处的几位大人,“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大学士马廷方道:“皇上,臣有疑问。”

建宁帝准了,“马大人请讲。”

马廷方道:“臣理解的是,小学就是启蒙教育,交给普通学堂就是,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秦禛道:“马大人,学堂是给普通学子的,而新学校暂时是给聪明人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在某个领域深入下去,成为一代大家,没有足够聪明的头脑恐怕无法胜任。”

建宁帝和一干大臣又想起了大庆对北辽的胜利,从而想到了武器对维护大庆稳定的作用。

武器是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壮大国力是杜绝敌人侵略的根本。

无论是先进武器,还是壮大国力,都离不开聪明人。

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部分目光长远的大臣对秦禛的高瞻远瞩心服口服。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敢问秦大人,各个部分的教材是怎样的?”

秦禛道:“找人编写,最后交给朝廷审定。”

她记忆力出众,编写几套教材不是难事。

经营方法有了,校址有了,学校的基本构建有了,教材也有了,其他的就不难解决了。

建宁帝道:“如此甚好,建校的地皮稍后再议,诸位大人还有其他看法吗?”

站在后面的房承恩——房慈的父亲,忽然出了列,“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建宁帝道:“房大人请讲。”

房承恩没想到建宁帝记得他,顿时一个激灵,大声说道:“臣愿与秦大人合作建校。”

“臣也愿意。”秦简言见他出了头,也抓紧机会表了态。

“哈哈哈……”建宁帝大笑起来,“好,如此甚好,朕准了。”

散了朝,百官移步后花园,准备参加中秋国宴。

景缃之去找建宁帝了,秦禛和秦简言汇合,一同出了未央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