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做教育(123)

作者:云晓 阅读记录

她实在是没有精力去考虑接下来的事了,她真的很累,这种累不是身体上,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折磨。

“我知道了,我会好好考虑的。”

等夜中静谧的时候,徐瑶拿出了白天顺道抄录了一份季舒先生写的祭文,徐瑶对其中的两句感触尤深。

“夫子挺异质,运穷才则优。

平生狎风波,今兹正首丘。”

徐瑶在读完这篇祭文后,再看自己的文章,顿时觉得不堪入目,遂置入火中,火苗窜起,火舌卷起了残页。

除了祭文,徐瑶也知道顾先生在看完絮芳的文稿后,大为痛心,写下了一篇《黄絮芳传》,来批评封建礼教的无情。

徐瑶还没来得及看文章,正好今天覃仪给了她一本,徐瑶在灯下看了下来,看完之后。

心中仿佛被一块巨石压着,千百年来,妇女所受之压迫尽皆到来,使人如鲠在喉,食之不得下咽。

如此摧残人性人心之物,就该被批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否则当不知有多少人会受这等封建礼教的残害。

徐瑶知道自己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一件是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一件是妇女解放,促进其思想意识的觉醒。

这件事,一件是因为先生,一件是因为絮芳,皆是她此生不能轻易忘却之人。

第62章 1919年最终还是走向……

1919年最终还是走向了结束, 年末的那一天,徐瑶哄睡了师母,和严邵守了一夜, 两人说了很多以前的事。

包括前世的种种, 恍如隔世, 就是隔世, 徐瑶苦笑着道:

“若先生有幸生活在现代,或许就不会英年早逝了吧,先生, 原该有着更大的成就。”

如果在现代, 肺结核就不是不治之症, 若是生于太平盛世,先生就不会这样颠沛流离。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徐瑶个人的奢望。

两人从最开始的小声窃语,到最后的相顾无言,徐瑶看着窗外的天, 一点点便亮, 守到暗夜变天明,原本是除夕夜的祝福, 然而两人谁都说不出话来。

“我要去扬州一趟。”

“扬州?”

“送先生回乡, 落叶归根。”

徐瑶直到看见日光一点点照亮这篇土地,她想着, 未来会变得更好的, 正如这阳光终会冲破黑暗, 照亮大地。

“需要我和你同去吗?”

严邵有些担心, 自叔均先生离去后,其实徐瑶的精神状态就一直不怎么好,后来他的朋友又突然离世, 对于徐瑶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

这份平静之下的波涛,他无从得知,更无法寻觅。

“不用,我和大师兄一同,顺便送师母回去。”

至于当时答应先生的那婚约诺言,两人皆未曾提及,对于徐瑶来说,从未在乎过当时的承诺;

对于严邵来说,他也不是初来异世的那个小伙子了,对于徐瑶的情谊,早已不复当初。

或许曾经动心,但终归于平常,如今,只能算是较为要好的朋友罢了。

“你都想好了?”

严邵苦笑一声,纵使他真的愿意照顾徐瑶,徐瑶又会乐意让他照顾着吗?

相识三载,有时候他觉得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徐瑶,徐瑶或许也从不曾需要他的了解。

“嗯。”

徐瑶点点头,这些都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也是她和众位师兄们商量好之后的决定。

毫无疑问,徐瑶是没有赡养曲雅的能力的,一个学生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学业就已经艰难,更何况曲雅的精神状态并不好。

所以送师母回老家无疑是最好的,在扬州老家,老师的众多亲人都在,有他们帮持着,总比她一个人要好。

开春的时候,几人护送着叔均先生的灵柩回乡,先生的母亲在看到棺木的那一刻,昏厥了过去。

任哪位母亲看着自己小心爱护着的孩子,一别多年,再次归乡之时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都无法接受。

更何况叔均多年在给母亲的信中,从未有只言片语提及自己的病情,以至于老夫人忽然见到子女的尸首,无法接受。

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闰郎是他们一家人最为宠爱的孩子,从小就是当做小少爷护着的,出门都需要派人跟着的那种。

徐瑶从先生的侄子口中,得知先生幼时是极尽宠爱,分明是家人的掌中宝,在徐瑶看来,这分明就是现实版的“贾宝玉”。

这样的人在离开家后,步步艰难,于政治中浮沉在乱世中离乱,毫无疑问,先生在政治上幼稚的很,甚至让人有些无奈。

但是,无论叔均在世人眼中,是何等的品德败坏,反复无常,是如何的不堪。

在这些亲近的人眼中,他永远都是他们的闰郎,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是长姐眼中最可爱的幼弟,是侄子眼中最敬爱的阿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