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682)

作者:鹿子草 阅读记录

而且讲故事也不用费什么力气,连幼儿园都不用上了。

宋恂意外道:“给这么多?”

按照她媳妇说的,每周录两次的话,一个月下来也有三十多块呢,比在车间里的工人赚得还多,关键是人家每周只上两天班……

连宋恂这个亲爹都有点嫉妒了。

项小羽解释道:“他俩是小孩,电台不能给他们按月发工资,所以就实行按件计费。中短篇故事四块钱,有的更长的能有七八块。他俩太小了,字还没认全呢,能记住中短篇就不错了。”

这个钱看上去不少,但是两个孩子其实还挺辛苦的。

去电台讲故事与他们平时给小朋友讲故事,还不一样。

电台对内容的准确性是有要求的,不能出现口齿不清、吞音口水音、半路卡壳的情况,忘词以后也不能任由他们放飞想象自由发挥,必须按照故事稿件背诵。

项小羽为了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给他俩进行了分工,旁白部分由记性好的吉安负责,对白部分由感情丰沛的延安负责。

有时候一个故事需要反复录四五次才能通过,再好听的故事,重复好几遍之后也没什么新鲜感了。

要不是项小羽一直用四块钱的工资激励他们,这俩小子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延安忙问:“爸爸,你到底给我们买了电视机没?我们现在有钱了!”

外面那个大箱子包裹得太严实了,妈妈不让他们动。

“买了,”宋恂问,“你们打算出多少钱?”

吉安不上当,瞪着大眼睛问:“你都买回来了,咋还管我们要钱?”

“我这次带回来两台电视机。”宋恂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一台是帮你大舅带给你姥姥的,另一台是咱们家的。但是咱们家四口人是分居两地的,我在海浦住,你们在省城住。你俩要是出钱呢,我就可以让你们把电视机带回省城去看。要是不出钱呢,就只能我自己留着看了。”

实际上两台电视都是他们家的,一台是占用他的大件指标买的,另一台是跟船队里一个未婚小伙子溢价30%买的。

他原是打算给省城和海浦的家里各放一台的,不过,老丈人两口子也盼着看电视呢,等项远航带着电视回来还得三个月。

所以宋恂就跟项远航商量好了,这次的先给老丈人用,等项远航回国时,再买一台还给宋恂。

项小羽是见过儿子们赚钱有多艰难的,为了挣那几毛钱,差点就进监狱了!

所以,非常不忍心看到两个小子被他们老子坑。

她跟宋恂说:“我爹早就盼着你回来呢,好像有个挺要紧的事想跟你商量。大姐和姐夫也回来过年了,这几天就住在家里,我看姐夫都快被我爹问懵了。”

而后又对儿子们建议:“要不咱们先把电视机送到姥姥家去?你们在姥姥家看电视也是一样的。”

小哥俩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

万一爸爸买的电视不好看呢!

*

然而,在姥姥家看到电视机的真容以后,双胞胎就彻底惊呆啦!

爸爸买回来的电视机特别大!

而且还是彩色的!

项小羽摸着电视机的大屁股问:“这电视机是多少寸的?不便宜吧?”

省城的百货商店里还没有彩色电视机呢,只有九寸和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

宋恂满意笑道:“21寸的,跟国内14寸黑白的价格差不多,不到一千块。”

当时他带着船员去百货商店买电视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买黑白14寸的,毕竟价格经济实惠。

不过,宋恂觉得买国内已经有的款式,价值不大。他家里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屏幕太小废眼睛。

所以,就看上了商店里最先进也是最贵的型号。

他也劝那些船员买最先进的。

好多船员买电视回去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看,而是借着这次机会买个大件,回国转手倒卖的。

21寸,彩色电视机,不要电视机票,回来以后至少可以溢价30-50%,遇上手头阔绰的买家,价格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听了宋恂的劝说后,这批从日本培训回来的船员,几乎人手一台21寸大彩电,特别惹眼。

瑶水村的社员们,听说项队长家的姑爷,买了一台电视机回来,纷纷闻讯赶来看热闹。

这是十里八乡的第一台电视机,而且还是彩色的,社员们把老项家的院子,包括项前进的小院围得水泄不通。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宋恂和项远洋应广大社员要求,将电视机摆在了堂屋的门口。

大家像是看露天电影似的,搬着小板凳挨挨挤挤地坐在院子里。

农村这边的信号差,把天线放到房顶上也只能收到一个正在试播的海浦电视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