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177)

作者:百里流川 阅读记录

“白先生在国外呆了几十年,回国没多久,还不是很了解国内的情况,一切都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规划。但咱们国内建筑封闭了三十多年,对国外的新事物也不够了解,双方就有很多地方要磨合。

就比如……前几年冀省发生了大地震,所以设计院的前辈们就说饭店要有防震性能,还要有工人宿舍、饭厅,停放自行车的车篷。

但白先生的团队都不理解这些,觉得有些设置会破坏整体设计,设计院的人就说这个很重要很重要不能少,两方互相博弈都不肯退让,我们的图稿也只能一遍又一遍的修改。”

“看样子,你吃了不少苦头啊。”林若云调侃道:“那你后悔不?”

陈爱学坚定的摇头,“辛苦是辛苦,但收获也不小,最关键是他让我的设计理念有了转变。

你知道吧,因为咱们国家现在穷,如今干什么都要讲究节约成本,很多设施预算不足,就只能东拼西凑,最后得到的就是一个将就将就、凑合用的勉强品。看账单倒是省钱,使用效果却未必好。

白先生的设计却不考虑成本,实用性和美观性才是他最看重的。他说外国人有一个理念,叫‘顾客就是上帝’。

饭店是修来用的,但如果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了美感和实用性,就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一个让消费者用起来不满意的作品,那就是失败的,它的设计者也必定会被消费者唾骂。”

“原来不是所有的甲方都喜欢低成本,还有更看中品质的。我不该一概而论的……”

陈爱学说着说着,又陷入自己的沉思里了。

林若云不打搅他,找出一本英文杂志翻看。

***

次日傍晚,火车到站了,两人先前没给家里说具体的时间,自然也没人来接。

出站后,林若云领着陈爱学去“张林小吃”店。

“老三、弟妹?快往里面坐。”刘翠萍把两人往屋里引,“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子。你俩可算回来了,爹娘见你俩迟迟不归,还以为你们两个不回来过年了,一天天的愁得很呢。”

透过窗口,张秀芝也看到他们了,忙走出来问:“你俩吃点啥啊?”

林若云看了一眼墙上的菜单,不是她之前写的那个,到了冬天是该换新菜单的。

“要两碗麻辣烫,两个烤红薯,两颗卤蛋,两个卤鸡腿,一碟卤素菜。”

张秀芝爽快应声:“行,稍等。”

不一会儿,除了麻辣烫之外的菜都上来了。

林若云在心里赞了一声,这上菜的速度挺快的。

夫妻俩饿了大半天,见着吃食也不客套,立马拿起筷子吃。

林若云边吃边留意着店里的情况。

吃完后,林若云去付钱,被张秀芝拦下了。

“自家的东西,哪能收你钱呢?”

“那不行,这个风气可不能开。今天你不收,那我明天带上十来个亲戚吃饭,你也不收?我带几个熟人,你带几个、我二嫂带几个,那咱们还做不做生意了?”

她说这话也有几分暗示的意思。

刘翠萍听懂了,立马跟着劝:“秀芝你就收下吧,弟妹说得对,一码归一码,才没有糊涂账。”

说着便从林若云手里接过钱,交给春梅春兰记账。

转头对林若云道:“你俩就在店里坐坐,别着急走,我刚去对面打了电话,叫你二哥赶车来接我们。”

“好。”

见林若云坐着没事,张秀芝便叫她去里屋查账。

“今儿是二十七,我们原打算明儿再开一天就回家过年的,既然你来了,那咱们开到今天吧,正好扎帐。你把这账看一看,咱把这几个月的分红算出来。”

林若云下了火车就往这里来,也是存了这个心思。

手里没钱咋过年啊。

如今这生意涉及的金额比较大,她看得也更加细仔细。

八月的销售额很不错,几乎每天都有增长,当月总销售额八百多。

九月降低许多,只有六百块,旁边备注是隔壁也开了个小吃店,抢走了生意。但到了十月,销售额又略有回升,林若云看了看采买原料的发.票,嗯,十月换了菜品,开始卖麻辣烫了。

十月到十二月都是平稳的小幅增长,到了一月却是猛地增长,一天多了七八块!当然采买原料的成本也在增加。

怎么会突然增加这么多,她跑去问刘翠萍。

“这个啊,我知道。来吃饭的人都说他们厂子今年涨工资了,大部分涨了五六块,有的涨得更厉害,涨了十块呢。这些人手里有了钱,嘴巴就越发馋了。”刘翠萍往她手里塞了一把剥好的瓜子仁,“弟妹,你能不能跟秀芝说说,把我工资也涨点呗?涨个两三块就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