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207)

作者:百里流川 阅读记录

导师欣赏完他的焦急后,才再度开口:“我在国外读书时结识了几个好友,有一位现在是米国建筑协会的副会长,也是B大建筑学院的老师。我试着帮你引荐引荐,看看能不能说服他帮你写一封推荐信。

有入写推荐信的话,你这边申请留学会更容易些。”

陈爱学吞了吞口水,“老师,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

“你回去再把你这几年的作业都整理整理,我再拿去给白老瞧瞧,看看能不能打动他,让他也写一封推荐信。”

陈爱学觉得简直是天降馅饼,砸他头上了。

“好好,我这就回去找。”

“哎哟,着什么急啊,年轻人不要这么毛手毛脚的。”导师叫住他 ,问道:“你到底要不要读研啊?”

“读!”

陈爱学兴奋的跟林若云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林若云嫉妒得不行。

“你运气也太好了吧。”

虽然嘴上说运气好,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林若云加速了自己的论文进度,初稿写完,便拿去给导师看。

导师提了意见继续修改,但她始终觉得这篇论文差点什么味道。文字温吞得很,中规中矩,跟别的研究论文相比,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她带着自己的论文去找了徐老。

徐老带上老花镜,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最后指出问题,“你导师十几个谨慎人。”

能接受新事物,却又不敢完全接纳,对旧事物批判,但又留有余地,秉持中庸之道,两边都不得罪。

“这几个地方可以改改。你等一下,”徐老进书房,然后拿出几本国外的杂志,用笔标注了几篇,“这几篇文章你再看看,我觉得他们有些观点很不错,可以帮助你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你的论点。”

“你改好了在再拿给我看。”

“好的。”

林若云拿回去,彻夜通读,第二天又读了一遍,才明白徐老说的“站在更高层面看待问题”是什么意思了。

国内的发展比国外慢几十年,尤其是改开政策也才实行几年,经济领域方面目前遇到的很多困境、矛盾都在不同地方不同国家遇到过,有的应对得好,顺利熬过困境,有得处置不当,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其实这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她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后,就开始改论文。

改完后,她很满意,如今这一版比上一版更加有锋芒,观点明确,证明材料充分,读完后有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震撼感。

她将它交给徐老看,徐老说没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建议她直接向几个知名期刊投稿。

“这会不会不好啊?”林若云觉得这样可能有点不太尊重导师。

徐老挥挥手,“不碍事。其实你导师以前是老孙的学生,毕业论文也是老孙指导的。不然你以为我能那么了解他?

他那里我们去说一声就行,你大胆投吧。”

这么说来导师还是她师兄啊?

有徐老这句话,林若云可算大胆投了。

如果能过稿的话,她就用这个直接答辩。

论文的事暂时搞定,留学初筛也出结果了,接着就是打印成绩单,写学习计划、提交政治材料,等老师和学院领导的意见。

这时候,秦玉河找到林若云,也建议她读研。

读研了一样可以申请留学,并且研究生申请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于是她也填了资料。

剩下的事都是她无法干预的,只能耐心等待结果。

等待的时间也没闲着,她从孙老那借到不少国外期刊,不断加深对国外的了解。

***

鹏城。

陈爱国和陈爱学两人都是头回离乡背井,刚开始那几天很是不习惯,便选了一个最熟悉的活干,去工地。

这边的工地上要求比农村严格,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还要不断学习。

陈爱国老老实实的干着,一来是他喜欢干这个,二来是他没别的技术只能干这个,三是因为工资高。

但陈爱军心思要活泛得多。

他做了几天,嫌这边有人无时无刻都有人监视、要检查,那么辛苦,工资虽然高但一个月才发一次,属实有点像胡萝卜吊驴了。

他不太想干,他想干一个轻松一点,还能天天摸到钱的活。

说他好逸恶劳也认了,从前肯吃苦是没得选,只能吃,但这里明显有更轻松的挣钱法子,那为什么还要吃苦?

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后,他就辞职了。

他找大哥借了点钱,去批发市场进货,开始摆摊。

呆了一个多月,语言已经不是障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嘴皮子好的,生意做得还不错,一天比一天挣得多,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