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146)

作者: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西山村和附近的村子一般都没有专门的饲养场,只有一个养牛的饲养组,养猪养羊的任务都是分摊到各户,人家河东村不这么做,人家有专门的饲养场,也有专门的社员来管,养牛养猪养羊,开春下的猪崽羊羔,年底就长大了,在上交之前,一半左右就被卖掉了。

许支书一开始不肯透露,但后来经不住许沁套话,说没上交的这一半,都是被县城的各大单位早早预定了,有国营饭店,也有机关单位,国营肉店里猪肉八毛一斤,他们猪肉也卖八毛一斤。

收购站毛猪才给四毛钱,差不多翻了一倍呢。

羊肉比猪肉更受欢迎,一块二一斤还供不应求呢。

靠着这笔卖牲口的钱,河东村早就通了电,田里还打了不少机井,修了水渠,这两年还有结余,都分给村里的社员了。

卖猪羊的钱,还有村里买蔬菜瓜果的钱,每年都是不少的一笔,要不村里咋会红砖瓦房越来越多。

县公安局内部员工至少有两百人,这些人吃上一顿红烧肉,即便一周吃一回,那也不是小数目。

估计也是通过一些渠道自行购买的猪肉。

这种事儿一般就是没人追究,啥事儿也没有。

林东点点头,“我们黄局长是挺有能力的。”

吃过午饭,俩人在大街上逛了逛,林东在宁县工作了这么多年,没觉得有啥好逛的,主要是陪着许沁,但她也没有去百货商店或者供销社,也没进副食店,而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指挥着他绕着整个县城兜了一个圈子。

最后在城东停下来了。

城东算是宁县比较繁华的地段,但相比几十年之后的城市,那当然还是冷清的很,只有一条很短的商业街,大中午街面上人也很少,所有的店铺都是国营的,只在隔壁的小巷子里发现有人摆小摊子卖东西。

就是一个包袱皮,上面摊满了针头线脑,皮筋和形形色色的扣子,要么是一个干净的编织袋,上面放着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木头做的小人,可以上弦的小公鸡,还有做工粗糙上了红漆的小汽车,要么是两个菜筐,筐里放着水灵的青菜。

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别灵活,一旦有巡逻队来查,提起东西立马就可以走。

但她和林东都逛了这么长时间了,还真没看到一个带红袖章的人。

仿佛是一夜之间,这些人突然就消失了。

俩人在城东来回绕了好几圈,许沁十分确定,以后这里会是宁县最繁华的地段,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凉,反而不如城西热闹,城西工厂多,家属院也多,一般都有一个副食店,有的还会有供销社。

她的想法,林东倒也猜出来了,“你想来县上开一家裁缝店?”

许沁笑了笑,“对,不过不是现在。”

青山镇的两个裁缝店都是私人的不假,但店里的两个老师傅,都是从公私合营的县级裁缝店退休的,她仔细打听过了,人家的执照上,并不是私人的,算是县上裁缝店的分店,虽然用人自由,但每年也要上交一部分利润。

纯私人的裁缝店,一般都是和她现在一样,加工店就在自己的家里,靠走街串巷揽活儿,不过其他裁缝提供□□,她一般不会这么做。

所谓□□,一般是家庭殷实且人口比较多的人家,结婚或者年底计划做的衣服比较多,就请裁缝上门,管饭,一天给几块钱,把所有的衣服都给做好。

这种活儿按件算的话其实不划算,而且在客户的眼皮子底下,为了赶活儿,那真是要在缝纫机前面坐一天的,一分钟都不敢松懈。

太累了。

在大街上明目张胆的开私人的裁缝店,现在时机还不是最合适,但相信应该不会让她等太久。

林东骑着车子带她往回走,指着一大片正在修建的房子说道,“小沁,你看,那就是我们局的家属院,马上就要封顶了!”

许沁也很高兴,她一个从小习惯了在城里生活的人,当然还是在城里更能如鱼得水,“林东,你们局里除了按照级别,是不是双职工和单职工分房政策也不一样啊?”

林东点头,“那当然了。”

许沁翘了翘嘴角,“如果我也去你们公安局上班,是不是能多分一间房子?”

这话说的是没错,但把林东给弄懵了,他们公安局又不是赶大集,谁想来就能来的,但听许沁的语气,似乎公安局和赶大集也差不多。

许沁笑笑,“刚才听小朱说,你们公安局正在招文职,要求高中文化,我觉得我应该能行吧?”

公安局的家属院盖得也不宽敞,如果有可能,她倒是希望能买一处宽敞的院子,但现在房产还没有改革,这县城除了各个单位的家属院,私人的房子不算多,很多都是有些年头的老房子了,一大家子都住在里面,自己且不够住呢,哪里会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