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257)

作者:小桂花婆婆 阅读记录

今日的诗题是:《过雲溪水作》,要求作七言绝句一首。

如今周青林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写诗就头痛的诗废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崔讲学的教廷,加上自己孜孜不倦的历练。

现下,像这种以景抒情的绝句早已不再是他的难题了。

理解了题意后,周青林提笔落墨,溪水为写意,蒲草抒情心,洋洋洒洒写下借景抒怀的二十八个字来,而后加以修改和润色。

在心里再默读上一遍,品了品,不错,周青林满意地点点头,而后把诗句都誊抄到了答题卷上。

而赋题为 :赋得士之不托诸侯,何也?要求五言八韵。

这是《孟子》万章章句下中,万章问孟子的话。

意思是问:读书人不寄托于诸侯,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是不敢呀,诸侯失去了自己的国家,然后去寄托于其他诸侯,符合一定的规矩,而读书人寄托于诸侯,不符合规矩啊。

既然找到了出处,也懂得其意,周青林便没有耽搁,他执笔落墨,作起赋来。

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

两包点心虽多,可也禁不住一个成年男人一天三顿的吃啊。

这不,到了第三日,那茯苓糕就只剩下最后的两块了。

这么一点肯定填不饱肚子。

至于还有一包干粮,他准备第三场考策论的时候再吃,那可是最费时费神的一场,自己得留足时间去应对。

所以今日他得开始做饭吃了。

伸手踢脚,挺胸仰头。

做好伸展运动后,周青林就从考篮的最上层拿出了油炉和小铁锅,接着从米袋里抓了两把大米放到铁锅里。

再往锅里加水,而后用火镰把油炉点着,就这样慢慢熬起米粥来。

等白白的米汤翻滚开后,周青林抓了一小把蒲瓜干放到了锅里,再撒上几粒盐,而后打开油纸包,把腊肠粒倒进去一些。

接着拿着筷子搅拌几下,不多会儿,浓浓的米香夹杂着甜咸的肉香就在考舍中散发开来了。

好香呀!

隔壁几间号舍,那些熬了一宿,刚躺下去睡了没多久的书生们在梦里吸了吸鼻子。

而后便是梦境转换,从自己蟾宫折桂时笑着傻乐,立马转换成鹿鸣宴上的胡吃海喝了。

周青林自是不知隔壁几位学子的中举美梦。

此时,他正把小铁锅从火炉上端了下来,而后拿起筷子,边吹凉边吃起早饭来。

米香浓郁,蒲瓜干爽口,腊肠咸甜适口,一顿早饭吃得周青林美味非常。

收拾好炉子和铁锅后,周青林稍站了一会儿,就当是在消食了。

此时已是辰时一刻,再过五个时辰便是第一场考试的交卷时间,自己还有三张算术题卷未做呢。

不敢再有耽搁,周青林拿出卷袋中的试卷和草稿纸,接着审明题意,而后先在草稿纸上做了起来。

《九章算术》并不难考,何况在乡试中,算术题的占比并不大,周青林算了算,三张考卷,上头共有三道题,一张一题。

九章算术分为九类,分别是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

而周青林他们考的就是其中的方田,也就是计算平面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

自己前世就是个教理科的老师,对这一类的算术题自然是得心应手的。

是以,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周青林就把前两题做好了,他还验算了一下,答案是正确的,于是他把稿子上的解答方法和答案都誊抄到了答题卷上。

这样就只剩下最后一题了,周青林看了看题卷,上头写着:

今有櫵农摘果,邻曲问曰:果何以多?櫵农曰:家有客。邻曲曰:客几何?櫵农曰:二人共肺果,三人共柰,四人共甘棠,凡用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原来是一道解方程。

周青林了然,这题实在简单不过,只要设来客为x,用一元一次方程就能轻松解答了。

怕自己会错了意,周青林再细审了一遍题意,这题是说,一位樵夫摘了一筐果子回来,邻居见了问,你家里来了多少客人啊,要摘这么多果子待客?樵夫答道,两人共吃一只桃子,三人共吃一只苹果,四人共吃一只西瓜,而我一共摘了六十五个果子。让大家算一算樵夫家里究竟来了多少客人。

没错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周青林提笔在草稿纸上算了算,最后得出答案:樵夫家来了六十个客人。

等把答案誊抄到答题卷上后,周青林吁了一口气,终于全部都做好了。

他看了看天,已快到申时了,再过两个时辰就要交卷了。

周青林心中暗暗庆幸,好在今日的算术题不难,不然时间就很仓促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