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做个低调的富婆/她带着顶级空间去六零,不挨饿!(568)

作者:风往东吹 阅读记录

“嗯!你多保重,我相信那一天很快会来的。”

“我等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都会回去的。”

孙让毕竟年纪大了,就算是再坚强,伪装得再好,可听到从小最宠爱的女儿不在了,他也着实是受不了,所以见完颜军之后就病倒了,他现在后悔当初没有坚持把女儿母女俩带走,否则她们也不会早早的就走了。

只是这些颜军完全不知道,反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颜冉先知道了。颜冉最近是一直关注着孙家那边的情况,知道孙让去找了弟弟,也知道他回去后就病了,看在他是外婆爸爸的份上,而且还想回来看看外婆和母亲,颜冉决定还是帮帮他,不过他毕竟已经90岁了,能不能撑过去还要看他自己了。

第608章 孩子们去首都

1977年8月4日,一场决定高考命运的会议在首都召开,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主要讨论我们接下来科学与教育工作。

8月6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之前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

不过领导还是讨论恢复高考事项,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但这运动刚结束,有不少人都是直接从乡下赶过来参加的会议,大多数都不敢多言,都觉得该恢复高考,可没有人敢第一个提。

只有查全性最先说道:“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大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农民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大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有一个人说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揭露这种推荐制办法的弊病,每个人的心情也是越说越激动,恨不得把这10年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次性说完。

既然大家都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可这次会议并没有确定下来就能恢复高考,因为当时上大学的标准还是按照1971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并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的,“推荐上大学”这种招生办法就成了金科玉律。其实就算是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这个《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打破这块坚冰。

颜冉是这几天实时的听会议说什么,搞得自己比教育部长还忙呢!

“你这会议参加的怎么样了?”

“别提了,虽然大家都支持恢复高考,可是要打破这个推荐上大学谈何容易啊!主席他老人家说的话,谁敢说错了啊!所以我看还得再争论一番,不过这恢复高考肯定是没问题的,对了,你们团有愿意学习的吗?”

“当然有了,不过我看到时候还是要请你给补习呢!他们很多人本来成绩就一般,而且当时老师几乎是不管的状态,他们的高中文凭都是有水分的。”

颜冉自己已经复习的差不多了,只要他们愿意学自己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可以啊!我也希望部队里能多出点人才。”

最近在首都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刚结束没几天,婆婆就打来了电话,“小冉,我跟你说个好消息,不过你千万别跟别人说,最近首都这边在开会,上面都说这次应该会恢复高考了,就算是今年不考,估计明年也会考的,你不是一直想考大学吗?我这边已经给你买了全套的复习资料,已经寄过去了。”

“好,谢谢妈!”

“这有什么,对了,复习的时候估计也没时间照顾孩子,要不把三个孩子送我这边来吧!这样你也能专心复习。”

本来颜冉还挺感动的,没想到这是在后面等着自己呢!“妈,我不忙的,我和志煊早就商量好了,我要是考大学也会考首都的,到时候三个孩子肯定要妈你照顾的。”

“那感情好啊!你一定好好复习,争取考到首都来,对了,你还是来首都考试吧!这样录取的可能更大些一些。”

“妈,这事儿还没确定呢!我们到时候再说吧!我也和志煊商量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你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带着三个孩子都过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考试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