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番外(416)

……

已经步入老年的永兴帝,安静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里众大臣的争执。在朝臣们争执的激动时,永兴帝的目光也从那些争执的朝臣们的身上,逐渐扫向了他那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身上。

他们的身姿越发的高大挺拔,而自己却已经垂垂老矣。

待到朝臣们争议了许久,大家便又来向永兴帝请示最后的定夺。

永兴帝没有直接说茶市上的事,反而突然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朕听闻,大郎去到益州后,除茶叶外,还发现了冰粉果和辣椒……在将这二者的食用方子传播了出去后,还又在当地教授百姓种植……想来你们应也食用过这冰粉和辣椒了吧?”

时下过去一直喊辣椒都唤做秦椒,但随着林立文发现不同品种的辣椒后,大家渐渐的也跟着他一起习惯喊辣椒了。

秦椒就成了辣椒的一个品种,也是过去医者们常入药的那一种类。

而朝臣们,不仅食用过冰粉和辣椒,甚至他们还收到过林立文数千里之外的“情意”赠送呢!

只大家都很是不解,永兴帝怎的在商议茶叶专管专卖一事上,突然提起这冰粉和辣椒来。

朝臣们一时之间不知永兴帝此举为何意,便不敢轻易出声作答。

永兴帝显然也并不是想要他们的回答,此时他又突然叹道:“大郎一直与我言道,他不懂做官,只会种地。然他这些年所行之事,却皆是利国利民的善事……如他这般与民挣利的官者,方才难得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好些朝臣们便很快就领会过来了。

那林大郎最出名的地方在哪里?

种地的本事,还有他对技艺传播的大方。

更准确一点的来讲,是他对老百姓的大方。谁也不是傻子,那林大郎这么多年来所行的事,所传播出去的技艺,受惠最多的到底是谁?

为官者,需与民挣利,莫与民争利。

于是有那官者出列,顺着永兴帝的话先夸赞了林立文一番后,然后再言道,他亦赞成官办茶市的设置……

当然依旧有一些人不死心。

毕竟茶税之利润丰厚,远非寻常物件可比。便是要与民挣利,也可在旁的地方上去想办法。

只是这一次,有了永兴帝的态度,另一批官者的态度瞬间就变得强势了起来……最后在朝臣们经过又一番的争吵过后,永兴帝拍板定了官办茶市的设置。

而结果,也没让永兴帝失望。

今年双县设置的新茶市交易成果喜人,各地区百姓受利益吸引,争相跟着栽种茶树的亩数和其产量也喜人。

要知道,今年还只是第一年。

茶树栽种要想获得经济效益,一般都需得栽种到第四年时方才能开始有的。而从这之后,新栽种的茶树便能从幼年期逐渐进入成年期,茶叶的采摘也将能迎来丰收季。

那么可想而知,明年的茶叶产量必然迎来大幅度的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一起大幅度增长的还有朝廷能从茶叶交易上所增收而来的赋税。

唐刺史送达的文书上,还附上了双县新上任县令所统计的民间茶树栽种情况。文书上有书写,因双县新茶市交易使得茶农们挣来了不少的银钱,各地乡民越发积极的去开垦合适的山林栽种茶树……

永兴帝越看文书上面所书写的数据,心情便越发的好。他高兴起来,还让这次召见的几个重臣们一一来看。

这些重臣们一一看过后,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此时全都一脸笑意的顺着永兴帝将益州双县新茶市的事狠夸了一遍。

在夸赞完后,有一大臣突然便与永兴帝请道,既然益州茶树栽种一事这般的顺利,那么是否该将那位林大郎调遣去往别地。

皇朝疆域辽阔,虽一直以来,以益州茶叶产量最多。但实际上,适宜栽种茶树的地方远不止益州一处。甚至好些府州其实也有名品茶叶产出,只是在产量这一块,一直没能跟上来。

茶叶所带来的利益又这般的丰厚,不管是朝中哪一派系的人士,都是赞同茶树栽种的。区别只在于,那位林大郎去哪。

茶树栽种至获利时间虽久,但实际上,随着朝中皇子们的逐渐长成,永兴帝又越发的老迈,在一些府州的管控这一块,都已经按照各自的派系对其形成了一定的掌控。

便是三年任期一到,其接任者也多为他们原来的派系官员。

所以对于这件事,打从去年双县新茶园茶叶打响名声后,京城这边的各派系便盯紧了林立文这个人。此时这位大臣便又言道,安州这地茶叶产量一直低下,恳请永兴帝同意派遣那林大郎过去,负责当地的茶叶种植一事。

有这心思的,当然不止他一个。另一大臣便也言道,秦州一地茶叶历史悠久,品质上佳,很是受一些游牧民族的喜爱。只是产量也一直低下……所以他认为,合该派遣林大郎去到秦州,负责当地的茶叶种植。

孺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