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洒扫丫鬟后+番外(188)

作者:木子金三 阅读记录

京城有世家起义,想要赶走外敌,可惜惨死。

元乐帝和他儿子已经麻木了,每日做着繁重的农活,像老了十岁。

还有少数官员已经归降等等。

顾澈得知后沉重的叹了口气。只能让人加快打造兵器的速度。

相比黄天军的混乱,成王那边却已经慢慢有了规模。

成王占据了江南以北,他虽然痛恨富商,但却知道读书人的重要性,厚待一干文人,成立自己的幕僚团。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

成王黑着脸:“青家那边还是没动静?”

回话的人小心措辞:“青家那边说,他们才疏学浅,恐怕…恐怕不能胜任。”

成王冷笑,青家若是才疏学浅,鲁地估计也没几个有才干的了。

成王烦躁的摆摆手:“下去吧。”

“是。”

一位幕僚上前:“成王,既然青家这么不识抬举,不如…”他在脖子前比划。

“不成。”黄成虽然对青家不满,但也知道不能杀了青家人。

他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莽夫,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青家伫立百年,素有才名。他可不会学元乐帝犯文人众怒。

当初他刚占据这块地盘时,那些文人也不爱搭理他。后来元乐帝逼死在朝为官的青大人,那些文人才有所松动,黄成再派人送上厚礼,那些文人半推半就靠过来了。

成王原以为这些文人只会吟诗作对,他招揽文人最初也就是为了一个好名声。没想到对方真的能提出切实的利民安民之策,助他稳固势力。

尝到了甜头,成王现在怎会自毁长城。

“本王不但不会打压青家,而且给青家的厚礼也不会废。”

古有三顾茅庐,他且当是考验了。

忽然外面传来动静,“成王,有情况。”

黄成收敛心绪:“什么事?”

“回禀成王,底下人来报,领地内有百姓流出。”

“什么!”成王面寒如霜:“流出了多少人口。”

“初步估计七八百人,都是妇孺。”其实实际更多。

成王深吸了口气,才平复情绪:“那些人去了哪儿?”

“去…去了赤袍军的地盘。”

成王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椅子,“底下的将领都瞎了吗?”

探子支支吾吾。

成王心头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说。”

“回成王,是程将军,朱将军他们…他们近来得了些稀罕物。”

听话听音,成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群蠢货!”

“传令下去,封死各个关卡,不准百姓出入。”

“是。”

成王怒不可遏,幕僚小心劝道:“殿下不必太忧心,一些妇孺成不了事。属下看那赤袍军的头领也是目光短浅。一千妇孺和一千青壮,那是一个天一个地。”

“另一方面来说,那么多人总要吃饭,耗也能耗死他。”

成王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但觉得幕僚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有文人听说了此事。本来想劝成王提高警惕,但成王却表现的漫不经心。只道已经亡羊补牢,并不算晚,还把幕僚的说辞拿出来。

文人嘴角抽了抽,妇孺虽然战斗力弱,但能劳作,还能绑牢有血缘的青壮,一个国家的运转,怎么可能只靠兵士。

不过成王已经封死了关卡,文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有些话说多了惹人厌。

但同样的,文人之间也开始谈论赤袍军的头领。

有人说赤袍军的头领剑走偏锋,属实有才。

也有人觉得赤袍军头领目光短浅。

还有人觉得赤袍军头领怀有仁善之心,本就千人千般想法,至于最后会如何,且等着看吧。

今天的冬天就是考验。

第88章 柏玉静

“小花,你去哪里?”

吃过早饭柏玉静要出门,结果发现小花也穿上短打,还背了个背篓。

听到柏玉静的话,小花笑道:“哥,我去田里抓草。”

水稻插秧后不是就完事了,后续活计还多,首先就是杂草,不及时除了会影响水稻的长势。

柏玉静不同意:“你才多大,哪用你干活,我不是雇了人吗?”

赤袍军并没有因为他们年纪小就忽视他们,照旧给他们分了田。

柏玉静有活干,有银子拿,于是他名下的地就请人种,小花看顾一下就行。

想到水稻田里的危险,柏玉静加重了语气:“你看你细皮嫩肉,不怕田里的蚂蟥吸你血啊。”

小花缩了缩脖子,果然怕了。

柏玉静拍拍她的肩膀:“你就在家里,无聊就练字,晚上哥哥会检查。”

“饿了自己出去买吃的。”柏卿玉静一通交代才出门。

他们还好,地主要是请人种,所以他们选择住在城里,好多人为了种地方便,主动选择去了城外聚居,衍生成了小村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