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番外(229)

作者:樱桃糕/田大伏 阅读记录

“阿平——”陆允明舔舔嘴唇。

程平轻叹一口气:“我知道,我又幼稚了……”

陆允明停住脚看她一眼,“不是幼稚。”

程平无奈笑一下,知道自己今天这份争论很可能是徒劳的,“圣人年轻,没有女儿可以下嫁吧?或许宗室女?”

“圣人有一幼妹,约莫及笄之年。”

程平作为朝臣,虽然对皇帝的兄弟们更熟些,但对公主们也大致有所了解——比如陆允明的前追求者安阳长公主,却从未听过这位公主,想来是不受宠的。

出生在帝王家,可能没享受多少公主的特权,却要承担公主的责任,程平缓缓地叹一口气。最近叹气越来越多了,可能是因为发现无可奈何之事太多。

陆允明让她叹得心软了,其实平心而论,如果他自己是质子、公主,舍一己之身可保社稷若干年太平,陆允明是不会犹豫的,但把这种责任强加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娘子身上……就如阿平说的,实在是自己这些人的失职。

五日后,关于南诏求公主下嫁之事有了定论——皇帝幼妹玉宁长公主自愿许嫁南诏。

玉宁长公主要求见程相公一面,皇帝答应了。

程平第一次走进内廷。

作者有话要说:淄青节度使这件事是参考李德裕平泽潞的事。

南诏与唐之间的关系、公主和亲什么的有一点史实,大多杜撰。

都莫要考据。

第144章 公主与宰相

宫女把程平引入殿内, 一个着浅绯色宫装的女子往前迎了几步。

程平敛容垂目行礼。

“程相公无需多礼, 请坐。”玉宁长公主的声音颇为娇柔, 听起来倒不哀婉。

程平心里一松, 若是心思太过敏感悲婉的,如何熬过去这未来漫长的异国生活?虽同情这位公主,但程平有二十多年不曾与女孩子打过交道了, 又君臣“男女”有别,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便秉持着外臣的身份静静地坐着。

玉宁却歪着头打量程平, 听说朝中陆相公最是英俊, 阿姊安阳当年很是为他发了几年痴病,便是如今有了驸马,提起陆相公还偶尔长吁短叹的。后来又听说, 程相公更为年轻, 样貌清秀,现在看来, 倒所言不虚, 程相公果然是个芝兰玉树般的年轻郎君——便是这位年轻的宰辅在朝上为自己说好话的。

玉宁与安阳不同,安阳幼时在一众皇子皇女中也不出挑,但到底有高位份的娘亲,有当今圣人这个同胞哥哥护持,也算是宠着长大的孩子。

玉宁之母只是普通的宫人,因为生了公主,才封了个才人, 还是以后再无宠的才人。对这老来女,先帝实在谈不上看重,过年过节家庭聚餐见几次罢了。玉宁才几岁,先帝就驾崩了,换了哥哥们当家。先后为帝的两位哥哥固然不会虐待幼妹,要说多疼爱也谈不上,玉宁便在皇宫大内,小透明着长大了——直至她到了及笄之年,被发现了和亲价值。

“听闻近日相公在朝上为玉宁和亲之事殚精竭虑,儿便想着见相公一见。”玉宁一句话便把目的说了。

面对这么清澈如水的小姑娘,程平的一颗大叔心越发柔软起来,却也不能说什么,“臣等不过是尽为臣者的本分。”

玉宁轻叹一口气,又笑了:“听闻相公还建议册封那南诏国主,并让其宗室子弟等入长安太学?”

程平想了想,到底跟她解释:“册封南诏国主,则南诏可与吐蕃并列,此为制衡之术;让其宗室子弟入学,使其修习中原文字礼仪,则年轻一代更亲善大唐。”

“我还只道是相公要让我嫁得好看些,又要让南诏宗室为质,保我平安呢。”少女娇憨的声音。

程平无奈地笑了,公主聪慧是聪慧的,只是这性子也太直了些。跟朝上那些说话拐三个弯都嫌太少的大臣们说话习惯了,面对这样单纯的少女,程平倒有点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公主是大唐的公主,他们等闲不敢把公主怎么样的。”程平温言安慰道,又比出纳音的祖母、和亲回鹘的恒泰公主的例子。

程相公这安慰……难怪没娶上新妇!玉宁长公主笑起来。

程平挑眉,看公主一眼,又垂下眼。

玉宁收敛了嬉笑容色,站起来微施一褔礼,“多谢程相公为玉宁做的。”

程平也站起来郑重回礼:“臣不敢当。”

玉宁又笑了。

用眼睛的余光,程平看到少女的笑容如二月春花,烂漫娇柔。本来程平以为那句“自愿和亲”只是一个官方说法,见了这位小公主,倒觉得这恐怕还真是“自愿”,这是个天真但聪明豁达的女孩子,知道躲不过,便干脆笑着接了下来。

关于玉宁长公主到了南诏该如何行事,实在不是程平这个身份能教她的,婚礼嫁妆之类细节,也不是一个宰辅该关心的事,程平只能祝福她:“愿长公主平安喜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