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番外(764)

作者:宣蓝田 阅读记录

隔了片刻,是宁家村村民鬼哭狼嚎的动静。

“小人招了,小人招了!差爷别打板子!”

“是俺们鬼迷心窍啦!差爷别打……都说这山上是个大财主起宅子,不差钱,雇个扛麻袋的一天都给半两银……是俺们鬼迷心窍啦。”

“差爷饶命啊!再不敢啦!”

手边沁过凉水的雪梨饮早已放温,晏少昰端起来抿了一口,向后靠在椅背上。

他抬头望向高高的房梁与屋顶,食指敲在桌上,笃,笃,笃,像木鱼节拍。

人聪慧得过了分,多数信息都不需言语,他坐在这钢铁巨室的肚子里,看看这里,看看那里,便能把每一样构造做什么用琢磨得八|九不离十。

顶上的三角吊顶钢架,隔尘网纱,封了石膏板的保温层,几人环抱的大烟囱,一条爬梯如盘龙……

晏少昰循着片缕痕迹,想未来的“工厂”又是如何震撼的模样。

叁鹰从前院看完戏,神清气爽地回来,看见殿下还在那坐着,今儿殿下不知怎么懒洋洋的,气短懒言,没什么精神。

叁鹰勾过个马扎往他脚边一坐,愁得直拍大腿。

“主子,您这不行啊,追大姑娘不是您这个追法。今儿这多好的时机,天上掉机会,您但凡掏出腰牌挥两下,满地都得跪下喊爷,又威风又顶事儿,还能让姑娘受这委屈?”

晏少昰抿着雪梨茶,慢腾腾的,起头是不相干的话。

“进这镇时,镇门口有座忠孝节义牌坊,两边楹联写的是——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可知意思?”

叁鹰还在琢磨字。

二殿下不是耐心人,不花工夫等他。

“这首诗后边还有两句,乃是自夸,夸家族里的风气好,老人温恭良善,少年人耳濡目染,跟着老人学来了好德行——可进镇以来,你瞧,哪来的俗尚敦庞?”

“姑娘要在这县里待三年,她打交道的一半是官,一半是民,官是说嘴郎中,眼高手低,民是矮子观场,寒腹短识。她近哪样都不好,得往中间劈出条路来。”

叁鹰鼓了两下掌,妖声怪气那味儿就出来了。

“爷说得对,爷有理。左右姑娘才十五,问亲的还没踏破门槛呢,急什么急?外边抓着姑娘嘘寒问暖的公子哥才不算什么事儿呢。”

晏少昰一口气没上来。

“谁??”

第288章

灰水泥抹面的烟囱要是有灵智,大概万死也想不到自己能迎来这样的高光时刻。

这么大、活生生的一个皇子!踩着爬梯站在它身上。

晏少昰凭栏俯瞰,听着风把两人的话吹进他耳朵。

那公子哥咋咋呼呼,言行无状:“茶花儿!路上就听说你们山上惹麻烦了,还跟庄稼汉动手了,没事吧?”

唐荼荼说话声小,没听到。

“要我说,你爹真是拿着糠米钱,操着皇帝心,堂堂县衙多少吃白饭的,他派谁不行,非要叫你一姑娘家天天跑山上来监工?儿子不在跟前,也不能逮着闺女使唤啊。”

山上监工,这是对外的说法。唐荼荼弯起眼,装模作样嗯一声。

公孙景逸见她不爱听这个,又抓起别的话茬,喜眉笑眼问:“过几天你去不去海边玩?六月初一,这也是个大节,是拜海神娘娘的。”

天津不愧是海滨城市,十个节八个都跟海有关系。二月二龙抬头要祭龙王;三月谷雨百鱼上岸,乃开海节;五月端午龙升天,扒龙舟要从江堤划到海口。

端午过去还没半个月呢,这又要拜海神娘娘了。

唐荼荼头不自觉地往身后偏了偏。二哥来天津散心……

她于是意动:“是不是很热闹?”

“那没得说,咱这儿过节哪有不热闹的时候?全津门但凡靠海吃海的,都要去拜海神娘娘,你在那儿能见着全城十之七八的门户子弟,各家姐姐妹妹去的也多,光牌九就能聚好几桌。

“而且这回不一般呐,我太爷爷恩准了,会拨两艘海沧船给咱们玩,十几丈长的大战船,带你开开眼。”

又哄着她:“茶花儿一块去呗,平时喊你五回,爽约四回半,成天闷在这荒山上养蛐蛐呢?”

公孙景逸说着,突然睁大眼凑近半步,嗅了嗅,满脸掩不住的惊奇:“茶花儿,你今儿搽粉了?香的!你还涂口脂了?”

唐荼荼:“……”

她都洗了两把脸、擦了五回汗了,唇脂也洗掉色了,这什么狗鼻子。

出门前怀揣的少女心思被他一指头戳破,唐荼荼立刻脸红起来,循着高处飘去一眼,没敢多看,窘窘地解释说:“我没睡好,随便抹两下遮遮黑眼圈。”

“你羞什么?姑娘爱俏,涂脂抹粉多正常的事儿,我家里姊姊妹妹每年胭脂论斤买,排污渠那水都飘着胭脂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