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420)

作者:画星河 阅读记录

可如今,与朝廷形势紧张,他又是朝廷降将,总觉得独揽一方太容易让人心生猜忌了。

他不希望与慎郡王走到那一步,所以还不如主动提出让人监军,也好让郡王更好地看到他的绝无二心。

李洵知道,刘渊是在大启的朝中被猜忌怕了,有些杯弓蛇影。

闻言温和地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王既然让你领军,便是相信你的能力与忠心。你要相信本王看人的眼光,安心做事,别成天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说到最后,便带着一些调侃了。

刘渊却坚持道:

“既如此,那便还是照大启的旧例,请郡王为臣赐府邸,让家小前往肃城安置。”

李洵想了片刻,最终没有拒绝。

他相信刘渊,与他接受他送家人为质并不冲突。

毕竟他手下的其他边将,几乎都是有家眷在肃城的。

如今这个时代,交通与通讯都不发达,家人为质,是唯一能有效保障边疆守将不轻易叛乱的办法。

不然,山遥路远,若真有边将叛乱,除了直接出兵讨伐,没有其他任何可以牵制的手段。

家人为质,是成本最低的办法。只是委屈了这些边将的家人,必然夫妻骨肉分离。

他能做的,只有在其他方面给他们补偿。

“孩童留在肃城,再派一个成人照管即可。肃城很快会开办学堂,对孩童进行普及教育,正好让你家的孩子们去上学,将来也有个好前程。”

“是!”

刘渊松了口气。

肃城与鼎德相隔千里,郡王若不接受他送家人为质,他还真是难以安心。

再好的主君,也经不起小人离间,经不起时间与距离产生的隔阂。

慎郡王给了他太多的感动与惊喜,他实在不愿意有一天与其走到互相猜忌的提防的地步。

所以,他宁可一开始就把牵制自身的规矩定好,让郡王一直都像如今这样信赖他。

第160章

此事只是一个小插曲, 谈妥了之后,李洵又继续交待他离开后的事。

“目前整个秦川平原最要紧的便是确保分田地有序进行。地方上若有阻力,你要协助冯敬进行强力镇压, 还要借些人帮他进行监督巡查,务必确保每人五亩田地, 真正分到没有田地的平民百姓手中。”

“是。”

“朝廷那边,注意水域沿线的防范,防止有人渡江暗地里作乱。至于前线, 能不打就尽可能不打, 若到万不得已,也要以雷霆手段进行迅速震慑,以防发生更大规模交战。具体的, 你随机应变自己拿捏尺度。实在有拿捏不准的大事, 启用五百里加急驿站送信于本王。”

刘渊应下, 又请示道:

“郡王,伊平北兖龙风三城, 是否要想办法收归治下, 不然秦川平原一直是飞地,不管是送信还是运送物资都要绕道草原,始终不便。”

李洵想了想,这三座边城间隔于樊城与鼎德之间, 目前依旧属于朝廷。

刘渊投靠他以后,自然也无法再出具文书让他们通行, 因此这次不管是他前往鼎德, 还是后续的物资运送, 都是从草原上走的。但绕道的路程不算太多, 春夏秋季没有下雪也不会特别不便。

如今这敏感关头, 多半要先解决西戎,他其实是不想与朝廷多生事端的。

毕竟这三座边城,南边都是沙漠,其他方位都被他的领地包围,说是孤城也差不多。再加上每个地方的驻军也不多,基本上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他便暂且没有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攻克秦川平原上。

但既然刘渊提出来,便必然有他的顾虑。

“三地守将为人如何?”

刘渊摇了摇头:

“与那袁晨升之流是一丘之貉,虽说如今驻军并不算多,但这些人只怕会碍于朝廷的命令不择手段。郡王,如今鼎德尚有两万余士兵都来自于其他边城,还是有不少家眷都在城中的。”

李洵略微沉吟,问:

“既如此,东边的岭台堡也不能落下。以鼎德目前的兵力,兼顾得过来吗?”

要解决隐患,便要一口气全部解决。

不然来自于东边这座边城的士兵,也同样有家眷在朝廷手中,始终是不美。

刘渊道:

“臣在几地尚且有些威望,只要兵临城下,还是有很大可能号召剩余士兵和平归降的。”

既然刘渊说没问题,那李洵自然也不会阻拦。

“既如此,便先从东边的岭台堡着手。”

岭台堡在岭台县东边,离朝廷的地界比较近,若不先拿下这里,难保他们一开始动作,朝廷便先派燕山关的士兵重兵占据岭台堡。到时候其中的士兵家眷就很容易成为人质。

刘渊对此也认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