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谋(924)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回禀父皇,儿臣不知。”

君恒:“儿臣也不知。”

二人低着头,不敢抬头看。

君策料到皇帝会不喜,只是他原先做的打算是,反正人已经死了,皇帝再不喜又能如何。

按照原来的计划,君晟死,他悄无声息的弄死君逸,再用证据光明正大的让君恒入狱,到时候一切已成定局,哪怕皇帝怀疑,甚至发怒,都没有关系,只要明面上他能说过去,他就是最后的赢家。

只是谁能想到,事情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君晟好好的,君逸虽然中毒,但还活着。

死了的事情容易办,活着的事情才最难。

这一回,他让君恒和他打架,主要是为了试一试皇帝的态度,对他们争斗的容忍度,还有他和君恒,皇帝的态度可有偏颇。

昨夜里,林老问:发生那么大的事皇帝没有传他和君恒入宫是什么意思。

他也想知道。

皇帝看着他们无动于衷的态度,怒吼一声:

“朕告诉你们,若老三没事便好,若老三有事,朕头一个就拿你们俩开刷,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大殿上落针可闻,皇帝把气都撒在了君策和君恒头上,一整个早朝,什么事都没讨论,只皇帝把二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其他的大臣就在一旁听着,一句话也不敢说,看皇帝这样子就知道是真动了怒的。

皇帝骂累了,直接挥了手:“散朝。”

而后看都没再看君策和君恒,回了御书房。

让他气愤的,并不是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而是他们争斗得太没有水准,这样的心性手段,如何能坐稳这江山,管好这朝堂。

他气的也并不是二人打架,而是气愤二人打得太幼稚,居然像个三岁小孩一样,半分长进也无,这样的人如何做大周之主。

这两人他都寄予厚望,所以更多的情绪是恨铁不成钢,他们太让他失望了。

皇帝回到御书房,案台上摞着两摞高高的奏折。他在一侧的椅子上坐下来,台前正摆着一本似乎是他前几日看的奏折,按住不发随意放在一侧的。

里面的内容是某个大臣推举立大皇子为储君的奏章。

皇帝又看了一遍,心中沉思,君晟作储君的可能性。

第495章 绾绾让我抱一会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一片乌云密布。

逸王府的事情笼罩在上头,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明就里的大臣心中狐疑:明明皇帝向来不待见逸王,怎么逸王出事却如此大动干戈?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稍微聪明些的大臣已经嗅到了阴谋的气息,知道朝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动。

而逸王出事,就是变动的契机。面对皇帝的气愤,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起。

几日过去,关于君逸中毒这件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而对于这件事的猜测,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苏长荣还在牢里待着,陶致远按照惯例也去问了一回话。

苏长荣咬死就是冤枉,大理寺也没有其他的证据,放不可能,便只关着。

其实大家都清楚,事实可能真的和苏长荣没有多大关系,他再蠢也不会蠢到在那个场合下毒害皇子,无论是君晟还是君逸,下毒害他们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且那杯酒也不是他倒的,只是过了他的手,说他下毒是主犯,多多少少有点牵强。

但是,坏就坏在这杯酒是他端上去的,他便难辞其咎。

若是真正的凶手找出来了还好,苏长荣无论如何能脱罪,但是凶手没有被抓出来,那他就得在牢中呆着背锅。

对于这件事,几日过去,众说纷纭,什么猜测都有。

不过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便是,一切不是意外,是有人处心积虑,要害逸王,逸王是妥妥的受害者。

除了婚宴上的毒酒,还有次日凌晨在逸王药中下毒,东窗事发之后,动手的下人直接咬舌自尽……,这些事情以飞快的速度传便京城,老百姓们都对君逸抱有了十分的同情。

对于君逸的毒,宫中的关注却是并不多。

从王太医那一日要了药离开,之后回来禀报说病情暂时稳定后,皇帝便没有再传太医来问过。

皇帝的精力,似乎都转移到了大皇子君晟身上。

大概是从出现两位王爷在宫门口打架事件,皇帝大发了一通脾气过后,便表现出了对君晟的格外关注。

最明显的,就是每日的早朝上,皇帝开始询问他的意见,并中肯的给出点评。

早朝后还把人叫到御书房,甚至还在御书房留膳,昨儿更是带着君晟一起去向太后请了安。

皇子向太后请安是很正常的,但是皇帝带着皇子去向太后请安,那就惹人深思了。

上一篇:笨蛋美人重生后 下一篇:青闺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