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159)

作者:MM豆 阅读记录

再晚些时候,詹茵倩便借口说自己身子不适,先回去了,往后有机会再过来陪知州夫人。

……

夜里,裴秉元得以从前院搬回后院住,连连夸赞夫人有能耐,这么快就摆平了,又好奇问:“夫人都同她说了甚么?”

“官人真想知道?”

裴秉元点点头。

“也没甚么。”林氏边卸下珠钗,边趣道,“我只说要嫁就趁官人这几年身子硬朗,人家姑娘便打退堂鼓了……”让裴秉元不知是喜是愁。

夫妻二人玩闹了一会,言归正传,林氏道:“我已经送帖邀詹知县的夫人后日过来喝茶叙话了,你就放心罢。”

人是退回去了,但还有些善后的事要做。

……

……

太仓州东靠沧海,北临大江,五月时候不见炎热,尤为清凉舒爽,裴少淮的心境也跟着舒坦。

初来太仓州两月,家中、府衙杂事颇多,但裴少淮每日余留固定时间钻研文章,以答策问为主。

譬如今日,他从父亲那儿听到一个消息,说得是广顺府的粮仓连续三年空空如也,仓内一颗粮食都没有,巡抚将此事上禀朝廷,知府、府丞等一大批官员被撤职。

广顺府地势平坦,良田颇多,无灾无害,年年丰收,为何会收不到税粮以填满粮仓呢?

裴少淮以此题作策问文章,他写道:

“富庶之地久无积储非不产粮,乃因军卫土地失控也。”

广顺府和太仓州有相似之处,大量的良田被军屯所控,老百姓手里的田地十不足一。军户所缴的税粮归军屯,豪右武弁、勋贵之后侵占良田又无需纳税粮,光靠老百姓手里那点田地,哪里填得满府衙辖管的粮仓?

裴少淮最后写道:“欲厚粮仓,需清理屯田,将豪贵侵占之地归于百姓耕耘。”

他写这篇文章也非头脑一热,仗义执言,而是朝堂上屡屡提及土地兼并之弊,百官上谏削弱豪贵特权,限制王亲贵族、豪右武弁手下耕地的限额,将良田归还百姓,朝廷才能源源不断收到粮税。

他写这篇文章是顺势而为。

落款“北客”,裴少淮读了一遍,颇为满意,叠好放入信封中,叫来小厮长帆,吩咐道:“长帆,同上次一样,送去东林书院,投在崇文文社的书箱里,注意别叫人看到。”

“少爷,小的省得。”

长帆是跟在裴少淮身边的新小厮,十五岁,同长舟一样也是个机灵的,还识字。

裴少淮又道:“回来的时候顺道去书院正门,看看今年录用的名单贴出来没有。”

“是,少爷。”

下晌,夕阳西斜时候,长帆回来了,回禀裴少淮道:“少爷,名单贴出来了,上头有您的名字。”脸上却十分不快,仿佛受了甚么大委屈。

“怎么了?”裴少淮问道。

长帆愤愤道:“少爷有所不知,那东林书院也忒不地道了,他们将少爷名字单列在一张榜上,上头写着‘北直隶乡试解元,随父南下,父太仓州知州,故免试录入’。”

裴少淮大抵想明白了,倒也不恼,说道:“事实而已。”

长帆气得满脸通红,继续道:“榜下还有学子指指点点,说甚么若是真真考一场,这知州家的大公子未必能被选入,还说北直隶的乡试是小儿科,其解元只能比南直隶的五十名,小的听后,回来路上越想越气。”

裴少淮心想,这长帆年纪还是太小了些,跟长舟比起来,不够稳重,也不够通晓人心。

慢慢来就好了。

长帆对裴少淮带有些崇拜,又道:“若是少爷去参加了考试就好了,好叫他们知晓少爷厉害,让他们不敢口出狂言,哼。”

裴少淮慢条斯理地同长帆说道:“我既能免试选入,自然就不会参加考试的。”

紧接着解释道:“若是哪位教谕批改时,知晓我的身份,有意贬低我的文章,众人便会说北直隶乡试解元不过如此,比不了江南学子。若是公平公正了,我名列前茅,他们又会说书院教谕是看在父亲的面上,给我留了脸面。”

第62章

东林书院崇文堂里,数位学子团团聚在案前,迫不及待拆开那封落款“北客”的信,争先凑在一块品阅文章。

他们正是崔正已、程思、乔善继、田永玏、李晟言,崇文文社由他们几人打理,在东林书院里被称为崇文五子。这其中,崔正已是文社社长,也是去岁南直隶乡试解元。

几人出钱出力,每月整编好文章成册,再交由书坊排印成册,或分发给诸位社员赏读,或寄送到其他书院、学府,相互间借鉴交流。

这便也意味着,此五人不仅学问颇佳,家资亦十分丰厚。

几人读完,久久不舍释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