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263)

作者:MM豆 阅读记录

说了句废话。

结果燕承诏开门见山,不耽误片刻,直接道:“太仓州镇海卫的事,已经查出来了。”

这是准备告诉裴少淮一部分实情。

“与裴尚书府有关?”

燕承诏凌厉的眼光投过来,问:“你知晓了?”

“不知晓。”裴少淮摇摇头,“我猜的。”

“打扰了。”燕承诏欲走,猜到了就无需他多言提醒了。

裴少淮拦了拦,挽留道:“猜到了,不代表我不想听细节,燕缇帅请讲。”

“裴秉盛动了户部的鱼鳞总册。”

第111章

车厢内静默。

“还有呢?”裴少淮问道。

“裴给事中光凭观察,便能猜到镇海卫一事与尚书府有关,如今多听了一句,想来能够猜到其他实情。”燕承诏少见地笑了笑,带着些揶揄,用绣春刀刀鞘挑起车帘布,矫健一跃,下了马车。

独留裴少淮在车上继续“猜”。

裴少淮只恼自己方才嘴快,不然还能从燕承诏口中多听些“密报”。

他本还想着静一静心绪,毕竟今日发生的事已经够多了。听了燕承诏这一句话之后,裴少淮只得揉揉太阳穴,伴着车轱辘声陷入了沉思。

鱼鳞图册,乃是征收赋役和登记田亩归属的簿子,簿子中简略绘制山陵、道路,谓之何地,再紧挨着依次勾绘一块块田亩,标注归属何人、田地肥贫、田亩大小,因勾勒的田亩参差比邻,形如鱼鳞,故有“鱼鳞图册”之称。

图册编绘不易,一式两份,一份汇总至朝廷,由户部掌管,称之为总册。另一份留在各地县衙、州衙内,每年照册收赋。

为了方便皇帝总览,户部还会计算大庆各地田亩,依照东西南北方,绘制总图。

鱼鳞图册是赋役的依据,关乎国库国本,动了鱼鳞手册便是动了国之根本,这是大罪。皇帝若是要细究,裴尚书莫说官位不保,就是全家杀头也不为过。

燕承诏是皇帝的忠心近卫,南镇抚司查出来的密报,燕承诏不可能隐瞒,皇帝自然不可能不知晓。裴少淮甚至怀疑,燕承诏今日突然告知他此事,有可能是皇帝的旨意。

有选择地让臣子知晓某些密报,不正是帝王常用的驭权之术吗?

裴少淮的那位堂叔裴秉盛是最直接的犯错者,只是告病在家,并未被处置,裴珏作为父亲,依旧稳坐吏部尚书的位置,至少说明了两件事——

其一,皇帝还想继续用裴珏,或者说一时未能有更合适的替代者,若是贸贸然将裴珏罢官,皇帝失去的不只是一名臣子,还有朝中派系势力的失衡。

其二,裴秉盛所犯并非原则性过错,罪名可大可小,全在皇帝的一句话之间。何为原则性过错?谋反也。尚书府上下并无谋反之心,裴秉盛极有可能是被坑蒙骗上了贼船,可见这位叔父不是个谨慎、聪明的。

如此,裴珏才有了挽回圣眷的余地,亦解释了裴珏为何急着将自己磨成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他有用,皇帝念一两分旧情,裴尚书府才能活命。

这些事,裴少淮早前已经猜得七七八八,他现在往更深一层去想,恍然明白过来——裴珏推行“以银抵税”的新政,是有意为之。

无怪新政被驳斥时,裴珏不为所动,神态淡然,他一开始在意的,就只有整治官吏、重新丈量田亩而已。

裴珏若是一开始只提整治官吏、重造亩册,朝中与他敌对的派系必定反驳、为难,争议太大则久久不能实行。此事拖得越久,儿子的罪行越容易被其他官员发现,到时就回天乏力了,裴珏必须下快刀。

于是他多添了一条“以银抵税”作掩饰——百官只顾着抨击“以银抵税”,而忽略了裴珏真正的目的。

好一个声东击西,裴少淮心中讪讪自嘲,没想到入官后的“第一课”是裴珏教的。

裴少淮被“骗”着提了统一铸币之策。

所幸,他们各安所得。

至于镇海卫背后更大的密报,裴少淮知晓的不够多,无法去猜。兴许是哪位藩王动了不该有的心思,皇帝知晓了却不急着去动他,皇帝正处在最会权衡利弊的年岁。

一路思绪万千,直到一声“吁——”,马车停下来,裴少淮才抽回思绪。

伯爵府今日没有全家一同用膳,裴少淮在自己院中用晚膳。

杨时月为他做了一盅红枣雪耳羹,温润爽滑,她道:“爹爹今日回府早,派人过来传话,叫我给官人准备些润喉的羹汤。”

“岳丈有心了。”裴少淮道,“时月,也辛苦你了。”

“是官人辛苦了。”

杨时月虽不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但爹爹特地派人来传话,大为赞赏,想来夫君是做了件清正的大事,让爹爹都以之为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