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躺平攻略手册(29)

作者:霉球儿 阅读记录

至于温言,从始至终,她并不关心谁的死亡,说她冷漠也好,残酷也罢,因为她不想面对自然灾难的同时,还要洞察人心。

实在可悲。

这不温母就开始担心起来:“小言你囤货的时候就应该早点告诉我和你爸,我和你爸毕竟经验足,需要的东西肯定会比你想的全,也比自己准备担惊受怕的自己闷在心里要好。咱们家装修的好,空间里的物资多,但也不能不防,所以我们能省还是要多省些,万一哪天我和你爸走了,有小也在我们也放心了。”

温母温父的意思就是给他们小夫妻俩多留些物资。

“妈,我空间里的东西可多着呢,你跟爸能吃多少,我能把你们养到一百岁!一百二十岁!”温言道。

“不过我听说咱们别墅区又搬进来几户住户了,别墅区那几栋房子我记得之前一直空着,应该是还没卖出去,现在住进来的得花多少钱?”

温言当时装修加买一共花了将近八百万,现在的钱也花不出去,光靠物资买房子的话,少说也有几万斤米面的程度。

这批新搬来的住户确实也不同一般,温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方竟然在搬来的第一天就大兴土木。要知道现在除了建筑公司,谁手头还有装修材料的?

装修材料......

她在心里有了新的构建蓝图。

三天的时间内,别墅区一公里的街道几乎全部清扫完毕,因为除了污水鱼闹腹泻死人的事件,第二天出门再带鱼回去的人就少了。

梅玲家的儿子也闹了肚子,自己也不舒服,家里的江奶奶虽然没吃,但体质也是跟不上年轻人的,断然也是不能吃了,所以这次她一条都没往家里带。

杜宇一家的鱼当天因为吃面条没有烧,第二天就出了闹肚子的事,这鱼便搁置下了,一直养在水桶里,生命力倒也顽强。

倒是付明强又装了近20多条鱼,并告诫大家道:“虽然暂时不能吃,养些时日也不是一定不能吃,万一哪天情况更糟糕了,这就是救命的食物,我建议大家有机会还是多囤些粮食。”

可能是因为家里被洗劫一空,没多少存粮,多想些也是正常的,温言倒是觉得一队人里,就这个队长三观最正。

之所以说其他人三观不行,这不队伍里立马就有人反驳道:“还吃这鱼?都闹死人了!江一年堂姐家的儿子你不知道?再说了政府现在三天发放一次物资,那里面的东西可不少,我才不吃呢!”

付明强也不再多说些什么,既然没有人拿,那自己就多拿些。

温言友情赞助了一个水桶,一路上付明强担了两个水桶,走了一公里才到家,将鱼安置好,送水桶回温家的时候还带了两斤大米。

他家遭过贼,还是好几次,恐怕早就没有米面了。这两斤米是三天物资里的全部主食,温言不愿相信别人,也不想交付太多,但此刻她觉得付明强或许真能在末日闯出一条生路。

第25章 超市开放

这米他们终究还是收下了, 温母说随手借了个水桶的事,无需送两斤米当做谢礼,这两斤米便当做以物换物的物资。

“我们家确实缺米面, 家里两个男人吃的粮食也多, 不过还剩下蔬菜和肉, 就换你这两斤米吧。”

付明强自知人家是不愿占他的便宜, 也推辞道:“我家就我一个人了,我心里感谢你们,这便是我能拿出的最好的谢礼, 我也不会说话,既然说以物换物,那这米你们先收着,我回去再拿五斤面粉来换。”

蔬菜和肉的价值他怎么会不知道,也是金贵的很。

他又道:“小顾和小温,我看过两天积水就彻底退了, 到时候我决定去附近砍些树枝备着,以后一定会有停水停电的一天,到时候只能靠生火做饭, 你们家若有空可以和我一起去,我来砍你们在身后拾着。”

对啊,温言恍然大悟道,当时在别墅后院就起了灶台,不就是为了烧大锅饭用的, 家里虽然有发电机, 但保不准哪天燃油就有用完的一天, 现在没有太阳, 太阳能发电机也形同虚设。

付明强这番话确实给了她提醒, 这木材、木枝确实是她忽略了。

“好嘞,到时候我、星也和付叔叔一起去。”温言这就应下了。

...

粉尘污染越来越严重,连自来水厂送出的水都不可避免沾染了许多的粉尘,水龙头里放出的水也越来越浑浊,渐渐地大家发现,水不能喝了。

倒不是和污水鱼一样吃下去闹肚子,这水也是烧开了喝,按理说煮沸能杀灭一般的细菌,但这水煮沸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臭味,类似于臭袜子和臭水沟浆水的一种结合体。

虽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净水装置,但这一般的净水装置,过滤不彻底,烧开的水水蒸气弥漫,整个屋子都是这种不可描述的酸臭味不说。

外面气温这么高,空调是日以继夜的开着,根本不敢歇一会的程度,要是这时候打开窗户透气,屋子里就是又臭又热,能不能散出去还是一码子事。整个小区里家家户户烧出来的水都是这种臭味,根本散不掉。

就连煮出来的米饭和炒出来的菜,炖出来的肉,全都沾染上了这一恶臭,浪费了一盘盘菜不说,这一晚上是没法睡了。

两天后,所有的积水退去,温言家所在的别墅区内也公布了一个好消息。

超市开放了。

虽然目前只开放了城区里最大的一家连锁超市,距离别墅区车程一小时。

可难就难在,别墅区的大部分车都在暴雨初期便被雨水浸泡报废了,唯有小部分的车库地势较高的,保下了几辆车,整个别墅区不超过5辆。

温言便有这5辆中的1辆,而且在她的空间里还有很多。

小到越野车,大到房车。

那些没有车的家庭,车程一个小时走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两个办法,蹭车和借车。

可一家一户最多也只有一辆好车,借车的风险太高,蹭车的话自家也是要用车的,一小时的车程也不算近,去一趟肯定要多买些东西。

再说末世前汽油的价格就已经一升再升,现在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还是国家调控范围内的,不然除了物资,谁想买到汽油啊。

这样一来借车出去的风险大,借车的人成本高,借不起。

不过这一切暂时不在温言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她还有电车。

有车的消息瞒不住,目前群里统计有车的共有五家。她认识的有杜宇、江一年,剩下的两家可能是新搬来的,还没有照过面。

江一年家的车还是他堂姐开来的。一辆中规中矩的小吉普,正常能坐下5个人,如果再塞物资,最多坐3个人就是极限了。众所周知的,江一年家人多,张嘴吃饭的就多,这次去买的物资也多,这一趟是不可能再带人了。

而杜宇给出的蹭车要求也不低,一家只能出一个人,这个人体重不能超过120斤,最多只有三个名额,好在他的后备箱很大,应该能塞下不少东西。另外每人要给他20斤米面,外加一条五花肉。

那剩下有车的两人几乎也是这个要求,只有温言一直没有在群里说话。

有人在群里圈她问道:“小温妹子,我们家去我一个,我96斤,不占位置,你家可以带上我吗?20斤米面付车费。”

是梅玲。

起初,她压根没准备去市里,超市人多,东西也一定是限购的,但是别人都买,只有你不买,一定会被人盯上。所以她决定出去一趟,但也不是白去,油费虽贵,再去买些油也不嫌多。

至于梅玲的提议,她考虑过了,现在燃油是凭身份证限购,她不要米面,但需要燃油,带上她倒也或许也不是难事。

温言便在群里回到:“可以,不过我不要米面,给我买一桶汽油就行。”

梅玲应下了,又有人问她能不能带上她,温言都一一拒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