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日昭昭(双重生)(77)

作者:顾沉之 阅读记录

岭北王妃自从跟着岭北王去了北方封地以后就很少回过京城,且她在京城的亲人已经去世的差不多了,不愿重回伤心地。

然而这一次她为了小儿子,便也顾不得其他,等候宫宴之时从岭北趣事到她们幼时在宫里的事,拉着乐阳公主的手聊个不停。她虽没见过乐阳公主,只是听小儿子晏瑜提起过,但如今却是越看越满意。

尚仪局与尚食局的女官有条不紊的在殿前忙碌着,太后端坐在主位温柔地看着岭北王妃同乐阳公主谈话。

其余的太妃和命妇,插不上什么话,只是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偶尔应答。

岭北王妃摸着乐阳公主的手,看向太后感慨道:“这一晃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我上一次回京之时,公主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言太后微笑着,说:“可不是,岁月匆匆催人老,昨日昌焕来来请安时,哀家看着那孩子袖口又短了半分,少年人总是一天一个模样。”

岭北王妃想了想,依稀记得先帝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儿子还在太后膝下抚养,她顺着话随口说道,

“许多年未曾见过小王爷了,他应该也到了婚配的年纪了吧。”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周围的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岭北王妃。

就在岭北王妃一头雾水,疑心自己说错话时,听见太后道,

“是到了婚配的年纪,王爷娶妻这种终身大事总要他自己满意才好,不过这孩子一向给哀家省心,他自己有了心上人,哀家瞧着相貌好出身也好是个做王妃的好人选。”

岭北王妃随口问道:“哦?不知是京中哪家贵女,能有此福分?”

“说起来,王妃您也是认得的,是靖和伯嫡女,顾家姑娘。”

作者有话说:

谢大人两世都是在朝中隐忍多年,逐步获得太后的信任后才施展手腕,继承老师遗志清君侧,扫清了奸佞打击太后一党后,从中查出来当年完成麓安惨案的真相,为老师同窗平反。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小谢大人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第60章 改良

晌午时分日头正盛, 后花园内的草木经过一晚上雨水的洗礼这会儿正散发着阵阵清香。

言云衿坐在树下躲阴凉,她抬手拢了拢有些松散的衣袖,眼神却片刻没离开过眼前摆放的宣纸之上。

画中央一座典雅的亭子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 亭下站着两位聊天讲话的年轻人, 一个脊背挺拔气度非凡,一个身姿婀娜美目眇兮。

任谁看了都觉得郎才女貌,甚是般配。

画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亭下的两个人也不知在什么时候离开了。言云衿换了一只狼毫小笔, 在画上为蝴蝶勾了边, 最后在点缀上几笔。

做完这一切后,她欣赏着自己的佳作,颇为满意地笑了笑。

“画完了吗?”

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自背后传来,像一阵细风柔和地抚过山野,让人如沐春风。

言云衿连忙站起身, 衣裙扫到身边的笔架,上面凌乱摆放的竹笔就这么落了下来。

谢延卿眼疾手快一手上前扶住, 一手握着她的肩膀怕她晃动。

待言云衿借着他手上的力气站稳身形时,谢延卿整理好笔架对她说:“吓着你了?”

言云衿摇了摇头, 问道:“你过来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看你画的认真就没打扰。”

言云衿眨了眨眼,俏皮地看向他问:“那我画的如何?”

谢延卿道:“你一直都很擅长作画...不过怎么亲自过来画?”

他指了指对面湖岸上坐着的人, 言云衿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

“我觉得他们没有我画的好。”

谢延卿笑笑,说:“那倒是...你的画风风格和寻常人不太一样, 我怕万一这件事出现纰漏, 会有人找你的麻烦。”

言云衿拍了拍头惊叹道, “这样啊...还是夫君思虑周全!”

谢延卿看向画板上的画, 同以往一样,她作画会将重点放置在描绘周围景象之上,讲究环境烘托气氛。

这画中亭下的二人仅仅只留下两个侧影,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却任谁看了都觉得是一对互相倾慕的才子佳人。

“明日闲暇我去找人将这画裱框打理好,日后兴许还能当个人情送给瑞王殿下。”

言云衿愣了半晌才听懂他话中的深意,小王爷虽说现在和顾家妹妹相交淡淡,可以后如何谁又说得准呢。

谢延卿抬手将画板上已经半干的画小心仔细地取下来,迎着日光晒了一会儿,回头对言云衿说:“前殿的宴席要开始了,一会儿尚食局的宫人传膳时会经过这里,我们先走吧。”

“好。”

言云衿收拾好身边的笔墨纸砚,装进来时带的背包里跟在谢延卿的身侧离开。

宫中各处都在为前殿宴席准备着,一时半会儿还结束不了,他们走的西边小路来往的宫人内侍相对较少。谢延卿想带着她去内书堂他平日里讲学的屋里坐坐,有一众孩子们陪着她也会觉得舒心些。

言云衿抿了抿唇,边走边犹豫着开口,“其实我一直想问你,除了因为上一世对这场联姻的结局有所了解,想帮小王爷和顾妹妹脱困以外,你是不是...还有别的打算?”

不知是怎么的言云衿总觉得谢延卿这段时间应当在谋划着什么,而且为了这个谋划他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

或许是因为这几次他对姑母的交代言听计从,又或许他最近实在是表现的太过安逸,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让言云衿心怀疑虑总是觉得有什么大事隐藏在他波澜不惊的外表下,不愿意告诉自己。

谢延卿听了她的问话,沉默了一会儿后才缓缓开口,“有,太后娘娘交代你约顾姑娘出来与王爷相见,今日这事成了她会觉得你我夫妻二人仍旧是心向着她的。阁老如今不在朝中,太后娘娘急需一个能在前朝替他做事的人,所以她才会迫不及待的将我送入内阁。”

言云衿微微皱眉,从他的话里回想出来一些从前她没想过的细枝末节。

隆德十八年谢延卿再次返京后就一直跟在自己父亲言阁老身边,做他的门生,他为人沉稳,办事认真,也是因为这个才得到言阁老的赏识,将他引荐给了太后娘娘。

景韵年纪小且顽皮,不是能混迹官场的好人选,家中旁支小辈更是顽劣难成大器。

所以她姑母自注意到谢延卿这个翰林学士时,就怀有拉拢的心思。

只是他毕竟曾经是麓安书院出来的人,需得经过不断的考验试探。

太后授意让言云衿嫁给谢延卿后,又见他对自己吩咐的事这般言听计从,自然会逐渐放下防备之心,开始重用谢延卿。

上一世,也是这般谢延卿在言阁老和太后的扶持下,逐步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时,他便已经开始为平反麓安惨案而施展手腕。

言云衿抬眼看他,认真地问:“我知道的,你一直都隐藏的很好,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我父亲都未曾怀疑过你......”

谢延卿叹了口气,徐徐道:“原本我也是这样认为,可重活一世再回首看以前做的那些事,只觉得漏洞百出,言阁老心思细腻未必没对我有过怀疑。”

从前他尚且年轻,对是非黑白的认识尚且浅薄。

他与他的老师钟阁老一样出身寒门,志向相同。他们都曾认为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官场乌烟瘴气的主要原因就是世家当道,垄断了朝廷官职,使真正有才学的人没办法施展拳脚。

所以钟阁老提出改革,想借此来清理世家顽疾,使朝廷注入新的血液恢复生机。

当时的他一腔热血,觉得老师的志向远大为国为民,可理想终究和现实是有所差距。

钟阁老自提出改良之策那日起,便不断受朝中世家官员针对步步维艰。

那时的谢延卿只觉得包括言阁老在内的这些人不过都是朝廷蛀虫,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顾社稷安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