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俏媳妇改嫁(37)

作者:寒江照影 阅读记录

对方性格也豪爽,直接给她说了原因,四川熏肉比其他腊肉多就多在烟熏这都工序,正常的腌入味风干后,用锡纸包着大米、茶叶、桔子皮、花生壳、白砂糖铺在锅里,将腊肉放在上头,开火后这些配料受热生烟,盖好锅盖让烟重复渗透腌肉。

而经过烟熏后的腌肉比之前要油光红润,无论是炒还是蒸味道都很好。

眼下家里并没有那么齐全的配料,但凑凑还是能找齐的,所以秦燕留了两条排骨,两斤猪腿肉后外,余下的都用盐、生抽、料酒几面腌后,齐齐的挂到屋檐下头风干。

两条肋排她做法很简单,直接炖汤,她放了些五指毛桃的根炖,这东西能提鲜,让汤越炖越香,也有一定的滋补作用,算是农村里能找到的好药材。

不过,很多人不识货,秦燕也是有老中医给她讲过才有印象的。

晚饭的时候,蒋立军喝到这草根炖的排骨汤后,他不由得惊讶道;“怎么会这么香?”

秦燕笑道:“放了点草药,比单炖的要有效果。”

对于草药,蒋立军并不是很懂,秦燕自然不会胡乱的炖,所以他没多问,只是问了这草药长什么样,等以后他上山碰见了就多挖点回来。

秦燕闻言便说起五指毛桃科的特征,“其实这东西很好认的,有毛茸茸的果儿,叶子呈五指状,根部细条状,黄灿灿的就是了。”

蒋立军细细的记下后,又重新喝了两碗汤,倒不是他多馋,而是这汤的味道委实好,既有肉香,又有草药的清甘,喝着不腻,反而热乎暖胃,自然比平常要多喝不少。

姜洋也喝得极其满足,秦燕不由得失笑,这或许就是吃货对美食的偏爱吧。

毕竟能被广为流传下来的方子,多少是经过很多人验证的,要是不好,恐怕早就失传了。

大洋村今日可以说是比过年还热闹,家家户户基本都煮上肉,气氛一派美好。

即便是麦田遭了难的几家,他们也不例外。

而没了野猪的祸害,村里人也开始按着计划开始收小麦。

每家的麦田其实都不少,因为机器还没普及,收割起来只能纯靠人力,可以说是很累。

秦燕毕业后哪里有收过麦子,或许她年纪小的时候有过,那时候家里还是种了不少地的,可长大后地也被征收回去,之后便就没有种地这件事了。

这回收割麦子,她可谓是极其不熟练,好在蒋立军手脚快,不然她很可能都收不完。

麦子被从秸秆上打落,最后装袋一车车的往家里运,而收割后并不意味着事就算结束,之后的晾晒、鼓吹去壳,这些步骤一个比一个繁琐。

秦燕本想着自己咬牙习惯就好,蒋立军却直接接手蒋活儿揽了过去,“这鼓吹弄不好会一身痒,你别弄了,我来吧。”

那东西要不是做好防护,真会被痒到怀疑人生,蒋立军自然不愿意秦燕吃这苦。

而村里鼓吹麦子用的是鼓风机,这是木制的一种工具,顶部有个朝天的八字口,中间则是跟风车似的车轮。

小麦经过上头口进,过风车筛除空壳和杂物,较为饱满且干净的麦子便会从出口滑进提前套好的袋子里。

这样的麦子干燥且饱满,无论是拿去换钱还是留着自己吃都是可以的。

蒋家人丁不旺,所以在收麦的过程立,整体速度并不快,等弄完后村里已经组织开始收粮了,这是每家每年最盼的时候,因为这能换粮票和钱。

地里讨生活的,一年头能见着真金白银的也就这天,各家除了留下些自己要吃的量,余下的都背着到大队换钱,长龙似的队伍,让大队空前的热闹。

作者有话说:

已修改,加更完毕

第31章

"老陈家的, 你这粮比去年多不少啊!"

“你别光说我,你家今年不也收获大了,咱这是得老天爷关照了, 希望明年还能有这收成, 那样老头子我做梦都能笑醒。”

这地里的农民无外乎都是靠着天吃饭,今年收成之所以多,那是因得今年风调雨顺,没有大旱大涝,内耗少了, 整体的量自然跟着提了起来。扣掉生产大队每亩规定的收粮, 余下的量也是要远多余平常。

而眼下显然是收过公粮, 处置家余粮的时候。

这会儿大家还才是最紧张的, 比打麦子收割都要紧张, 毕竟量有了, 还能看能不能卖出去价来, 每年粮站都会重新制定粮价,价格要是太低, 他们能换的钱也有限。

所以,他们齐齐看着站在最前头收粮的办事员, 等着他报价。

办事员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 留着八字胡,浓眉大眼、是张典型的地包天面相, 见气氛烘托到了,他也不再拿桑,直接了当的开口。

“各位, 俺是友良粮站的办事员, 今年负责过来收咱大洋村的粮。咱明人不说暗话, 上头今年给下来的价是七分一斤,比去年是低了点,但也是合理的价,有想要卖的,咱就过来这边排队,想留着自家吃的也没事。”

办事员说着,指了指边上的一块空地,意思也明显,站过去就是答应卖的。

他话音刚落大洋村大部分村民心下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是卖。

其实,他们也知道粮价会浮动,因此只要不是大跳水的不值钱,他们基本都不会犹豫,否则废那牛鼻子老劲儿把东西背过来做什么?问清楚再背来不好吗?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背粮的村民都站去了空地,秦燕跟蒋立军自然也在其中,不过,她要换的私粮不多,仅仅只有三袋,对比别家二三十袋,可以说是少得可伶。

而这么少,一是分给他们的田不多,村里分田是按家里人头算的,小孩没过十五也是不占名额的,所以算下来只有两人的份额。

二是小麦可以压成面粉,这年头白面要拿粮票才能买,秦燕手里头也没多少,其余人是要拿粮换钱,她这每个月到手的钱并不少,留着余粮尽可能留下来吃,这样比起来更划得来,所以没必要都换了。

都说枪打出头鸟,她就换这点东西,自然引得前后人的好奇。

挨着她排的王家婶子问道:“小秦啊,你家今年留这么多自用粮吗?”

对方关系跟自己还算亲近,平日里没少打招呼,这会两人挨得又近,凑近了自然就话说了。

秦燕笑着回应,“是啊,今年的粮漂亮就多留下来了点,左右眼下没什么大花销的地方,倒是没那么急。”

王家婶子听完点了点头,看了眼安静站在秦燕边上的人,笑道:“你家立军退伍那是有工资能拿的,比我们是要强,留着也没错。”

她没问人家退伍工资能有多少,毕竟这话不管怎么问都不合适。要不说小蒋条件好,给他安排相亲的不要太多,这年头固定拿工资,那是能踏实过日子的。

村里一开始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奈何人家单单只看中秦燕,旁人倒是想嫁,但却也是没法。

见人止住话,秦燕也不再开口,静等着排队,神色淡淡的并没有换钱的兴奋感。

前头置办买卖的手续也很简单,办事员拿称量了斤两,再之后让人把粮都放上车。

这时候的称比不上后续的电子称方便,是靠着秤砣来量的,上头有刻尺可以移动,一端坠着铁杆,上头可以累放圆盘似的秤砣,有五公斤、十公斤、五十公斤这样的计量单位。

一件件的粮食被称重估价,村里人一个个拿粮换了钱,脸上笑容压都压不住,而看着前头人换完,排在后头的也跟着急迫起来,队伍越走越快,很快就轮到了秦燕。

办事员称了三袋后,发现对方不继续搬后,跟前面的差了不要太多,他不由得抬头看了过来,“就这么多吗?”

而看清对方长相后,办事员愣了愣,这山沟沟里竟然也能有这么漂亮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