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软美人海岛种田(172)

作者:慕夏衣 阅读记录

一碗浓香四溢又极鲜美的鱼汤肉就成啦!

有点小贵哦!

两角钱一碗汤面。

但是一对小情侣可以坐在街边吃,慢慢吃、慢慢聊天。

黎恕他们一共带来了六张小桌,每张小桌配上四只小矮凳,一次能坐二十四个人!

于是,电影还没散场呢,住在这附近的居民看到有人摆了个面摊,就有人跃跃欲试的来买面吃了。

当然,在吃到面之前,他们还挺抱怨的,说这面怎么这么贵?火车场黑市那儿也不是没人摆摊卖面,但人家一碗素面才卖五分钱,带点儿肉的汤面一角钱,你们卖的这面里究竟有什么,怎么这么贵?

可当一碗碗香气扑鼻的鱼肉鱼汤面被端到他们面前时,顾客们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这鱼汤面看起来白白的,也就只有几粒鲜红的枸杞和翠绿的葱粒铺着还算好看。除此之外,汤是乳白色的、面也是白白胖胖的,连点酱油都没有!

这样的汤面,真的好吃吗?

直到他们迟疑的、非常犹豫的试喝一口汤……

我的天,鱼汤这么浓?鱼汤这么鲜!这肯定不是河鱼熬制出来的汤吧?这是海鱼!只有海鲜才有可能这么鲜甜的!

再吃上一块鱼肉……

我的天,这么大一块鱼肉居然没有刺?

而且口感比豆腐还嫩,看上去白嫩嫩的,烹饪的时候似乎除了盐、什么佐料也没放,可就是有种说不出的鲜嫩感!

再再吃上一口手擀面……

我的天,这面看起来是扁扁平平的粗面,边缘细薄、中间略粗,所以吃在嘴里的口感,就是绵软之中带着富韧性的嚼头。再加上在和面的时候在里头加了鲜鸡蛋和盐末来提味,煮熟以后又吸足了鱼汤的鲜美……这面条就算不配鱼汤,光这么干嚼着,也觉得越嚼越香!

这鱼汤面条也太好吃了吧!

当下,好几个顾客如风卷残云般吃完一碗面以后,又扬声叫道:“给我再来一碗鱼汤面!”

转眼又看到一旁的串串香,更觉得嘴馋。

于是他们这个让再加五串鱼丸、那个要三个八爪鱼,还有要加卤蛋的、加萝卜加海带的……

电影还没散场,栀栀她们还没做上电影观众们的生意呢,本地居民已经呼儿唤女、扶老携幼的前来吃上了好几轮的汤面了。

还有人嫌不够地儿坐,自己从家拿了大钵子过来,让姚叔煮好了面装在她钵子里……还趁机要求多舀点儿鱼汤给她。

姚叔就大方的多舀了一大勺汤浇在这人的大钵子里。

这人喜滋滋的捧着大钵子走了。

其他人见了,心想这不叫占便宜那啥叫占便宜?也赶紧回去拿了大钵子来买汤面,说要打包带走又强调说是不是可以多给一勺鱼汤……

就这样,在电影散场之前,面摊这边就已经补货了好几次的面汤、鱼肉和手擀面了。

栀栀和伙伴们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很累,但想着光是今天一天的收入已经很不菲,就人人心里高兴、面上都带着笑。再累,也觉得浑身是劲。

黎恕匆匆过来找她,“栀栀!栀栀你过来一下!”

说着,不由分说就拉着她走到了一旁。

栀栀看到黎恕一脸凝重的模样,不由得又惊又疑,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第95章

黎恕看着栀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栀栀急了。

光是看着他这副为难的模样儿,她已经脑补出无数的可能性:是不是有城管想赶她们走?还是公安不允许她们在这儿摆摊?还是说……

栀栀急道:“你说呀,到底什么事?”

黎恕说道:“你、你别急,让我组织一下语言……就是、就是……”

是这么回事。

就刚才,黎恕的上级吃完晚饭以后出门遛弯儿,正好遇上两个退了休的老上级,三人凑在一块儿聊天,突然看到好多人拖儿带女的往电影院这边来,还说什么吃鱼汤面,于是三人就一块儿过来看热闹。

这仨老头刚才还在栀栀的小面摊上各吃了一碗汤面。

其中一个傅老爷子认出来,栀栀她们就是下午在市委家属大院门口摆摊的那群年青人。

三个老爷子吃完面,慢悠悠往回走,正在附近执行望风任务的黎恕看到了上级,连忙过来打招呼问好,这其实也是……暗戳戳的为栀栀她们摆摊卖小吃这种行为盖个“章”嘛!

黎恕的上级一听,原来黎恕认识这群摆摊的年轻人啊。

就多问了几句。

得知栀栀她们摆面摊并不是为了阶级享受,而是为了挣钱买统一的服装参加知青文艺汇演?三位大佬级别的人物点了点头。

这时傅老爷子就对栀栀她们有些感兴趣了,拉着黎恕问了好多栀栀她们在海鸥岛上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

黎恕挑着说了:当初分配去向的时候,这几个知青是主动要求去最穷最偏僻的生产大队,然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在荒岛上开荒种菜、烧砖建屋。到现在这些知青已经住进了小楼,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

傅老爷子越听越激动,就拉着黎恕的手,特别不好意思的提了一个要求。

接下来,黎恕就把傅老爷子的要求,转告给栀栀。

栀栀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问道:“傅老爷子的意思是,想把他那不成器的小儿子送到我们海鸥岛上去……进行劳动改造???”

黎恕点头。

栀栀还是觉得难以置信,“这老爷子是太高看我们了,还是看不起我们啊?”

——傅老爷子级别高,可连他自己都教不好孩子,指望栀栀来替他教孩子?他也太看得起她别栀栀了吧?

——再说了,这岂不就是流放?这是看不上海鸥岛呢,觉得海鸥岛又穷又惨,才想着让他儿子来海鸥岛吃苦受累?只要他儿子省悟了,就能离开海鸥岛了?

栀栀挺不乐意的。

黎恕连忙解释道:“倒也不是这样。”

说着,他把傅老爷子的家庭情况说了一遍。

傅老爷子和他的老伴儿都是老革命战士了,年轻的时候夫妻俩一块儿走长征,其间傅老太太生下长子又无力带走,只好托付给当地的老乡代为照顾。

后来一直打仗,夫妻俩非常想念长子,又一直没办法得到长子的下落,两人焦虑万分。这期间夫妻俩又有了小儿子,出于对长子的愧疚,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小儿子,惯得他无法无天。

解放后战事停歇,两口子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长子的下落,连忙重酬了老乡,将长子接了回来。也幸好老乡一家都是很正直的人,不但从小就教育长子“你的亲生父母是红|军他们都是光荣的人民战士”,还把长子培养得勤劳踏实、一身正气。

重逢后,长子理解父母的苦衷,与父母之间并没有隔阂。傅老爷子就把长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长子很争气,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服从工作分配,从基层做起……又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生子,一切都很顺利,到现在已经升任为市委秘书长。

小儿子那头呢,就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开始是两口子对他无尽的溺爱,后来长子回来了,长子的成熟稳重,与小儿子的调皮顽劣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两口子找回长子以后,对他多有亏欠,注意力不免转移到了长子身上,这就让他觉得:自从大哥回来后,父母就偏心了。于是他不停的和大哥作对……

不管老傅两口子怎么教育,都没办法纠正这小儿子的三观。傅老太太更是被气出一身的病痛,还没到退休的年纪就不得已办理了病退,至今仍然卧床养病。

黎恕苦笑道:“傅老爷子家里的事儿,这附近的人家都有所耳闻。他们夫妻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大家都挺认可他们的。刚才傅老爷子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眼圈都红了,说他现在很怕死,也不敢死。万一他死了,就降不住那个魔头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