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软美人海岛种田(973)

作者:慕夏衣 阅读记录

别仁晋与众人一听,连忙拿起筷子,捧碗吃面。

还真别说,这白生生的汤面,一吃进嘴里就知道它与普通面条的不同了。面身筋斗、Q弹,自带鲜甜,汤底更是鲜得无法比喻——既带着浓郁的肉香,又有海鲜干货独特的微微咸腥,但这种咸腥呢又与肉香相辅相成。

别仁晋等人一口气吃完整一碗汤面……

栀栀又喊来了宵夜摊老板,“再上四碗鱼面……望舒你还要面吗?”

“我吃这一碗就够了,谢谢栀栀姨。”小望舒答道。

正好这时,隔壁桌来了一群客人。

其中一人竟然是韦玫瑰!

听起来,像是韦玫瑰正在招待从远方赶来的亲戚。

“……这些年,我其实也是一直有来南陵看望你妈,你妈三十年前嫁到南陵的时候,还是我送嫁的呢!那时候的南陵啊破破烂烂……统共就一条街、一条窄窄的马路,进出只有一趟班车……”

“然后就慢慢有了变化!二十年前呢听说你们这儿来了一个叫做什么枝的女知青……”

韦玫瑰插了一句嘴,“她叫别栀栀。”

坐在隔壁桌的别仁晋、他带来的村干部,以及栀栀和高望舒全都听得一清二楚,忍不住面面相觑。

韦玫瑰的那位亲戚继续说道:“对对对,别栀栀!从二十年前起啊,我就发现你们南陵开始有了变化……别的村子别的镇子被台风搞得乱七八糟!你们南陵没事……据说那也是别栀栀带着别的知青干的,好像还拟了什么单子,列出台风来袭要应对的事项。每次台风一来啊,别栀栀她们就带着人到处检查仓库关好大门没,哪儿有什么破洞什么的……”

“对了你们南陵啊还年年产生优质粮食!不但产量大、质量还好!我们老家穷得都没有吃的了,厚着脸皮来找你妈借粮,本来还担心你们也不富裕,结果你妈告诉我,说你们种的是别栀栀她们研发出来的优质种子,南陵的亩产水稻早就已经快七百斤了!可怜我们啊,亩产才四百多斤,遇上虫害、天气不好,四百斤的亩产都保不住!”

“玫瑰呀,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你妈当年借给我的一百斤大米……哎哟实话不瞒你,要是那一年的一百斤大米啊,你姨婆家至少也要饿死两三个!”

“那一百斤大米我们背回去以后,根本舍不得拿来煮成米饭,尽熬粥了,结果呢那米粥又香又甜又糯,哎哟我们连腌菜都不需要,空口吃也觉得很好吃!再后来呢,我跟你妈说要还米,你妈还不要,我想着啊我们种的大米,质量又不如你们家的,最后还了你妈二十只鸡……”

韦玫瑰和亲戚们全都笑了。

其他的亲戚们也纷纷说道:

“是呢南陵的大米很出名,特别香!”

“我们每年都会来南陵买点儿大米,买回去也舍不得吃,放着……万一家里人哪儿不舒服了,就用南陵大米来熬粥,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哈,好像吃了南陵米粥以后病也好得特别快似的!”

“南陵又不止大米好!那些香菇啊木耳啊也特别好!尤其是菌子,一年四季都有!以前我们想吃点儿菌子还只能在夏天雨后去山上挖……”

“南陵的水果也好吃的啊,南陵杏脯,名优产品,好得吃不得了!还有南陵大白梨,南陵芒果,南陵香蕉,南陵甘蔗……你们生活在南陵啊,实在是太幸福了!”

“你们是不是忘了,南陵最最最出名的,还是海产品啊!大拇指那么大的蚝干,三寸长的那么大的虾干!还有各种鱼干……我的天,那些才是好东西啊!”

姨婆又问韦玫瑰,“那些山货,水果,海产品……也是别栀栀领着你们干的?”

韦玫瑰含笑点头,“南陵农贸公司下辖十一个分公司,一共有二十八个种植园,四个渔场和九个养殖场……全都是别栀栀带着我们干的!”

姨婆“嘶”的倒抽一口凉气,“十年前呢,你们南陵成了集体标兵,连我们老家都跟着你们学习科技种田……连我们也能吃饱啦!而且种出来的大米也是那种特别香甜的!结果你们南陵呢,已经不满足于种田了,整个镇子也开始一点一点有了变化……”

“到现在啊,我去年还来过一次,南陵都还没有这么美的,这次来了……我都不敢认了!南陵现在也太美了吧!我的天啊……不会都是那个别栀栀的主意吧?”

韦玫瑰笑道:“还真是栀栀的主意呢!”

姨婆捶胸顿足,“这么好的人,你说她当年怎么不去我们王家坳插队呢?”

韦玫瑰笑道:“她要是真去了,我们会把她抢回来的!”

说话之间,韦玫瑰突然发现了隔壁桌的栀栀?

韦玫瑰眼睛一亮,正要打招呼——

却见栀栀笑眯眯地将手指竖在唇间,示意她不要声张?

韦玫瑰笑了,看着栀栀,却郑重对她的亲戚们说道:“……别栀栀就是我们南陵的精神象征!她喜爱我们南陵镇,我们南陵镇也喜爱她!”

这番话,让栀栀陷入怔忡。

她拿着装了冰甜酒酿的杯子,深呼吸……

栀栀眼眶微红。

她终于得到了认可,她梦想成真,想要做的事也基本全都实现。

栀栀畅怀一笑。

第573章 正文完结

【2009年6月5日,工程院院士、社科院院士别逢君同志于大西北重械基地离世,享年94岁。

别逢君同志在离世的前一天,还在现场为他的学生、技术人员讲解重械专业知识……

别逢君同志是我国重要的科学家,物理学家,高级工程师,博士导师……

据报道,别逢君同志去世后的第三天,其夫人应雨时女士相继离世……】

栀栀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听着浑厚亲切的播音腔,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距离父母离世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可栀栀还是很难受。

今天她忍不住将她父亲的纪录片VCD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电视里时不时播过父亲穿着单薄的蓝色工衣、戴着灰色围巾在零乱无章的车间里拿着扳手接受采访的样子;穿着破了洞的旧汗衫背心,满头大汗接受采访时笑眯眯的样子……

栀栀泪眼迷蒙地看着电视屏慕,忍不住小小声哭泣。

她与家人彼此牵挂,却始终天各一方。

栀栀一家基本呆在南陵和淮安,只在过年的时候会回京都去。

大哥二哥倒是都在京都工作,但两人工作忙得不得了,最后倒变成了大嫂二嫂互抱取暖了……

三哥也在京都医科大当博导,他一直没有结婚。

别芃芃呢,这些年和罗建华、谭春雨一直三人行,分分合合的,他们仨都在深城那儿,但情况总是不太稳定。一会儿听说别芃芃有钱了当上服装公司女总裁了,一会儿又听说破产了……

别棠棠一直留在松市钢铁厂任高级工程师,她也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完全无心恋爱,后来应雨时托人介绍,别棠棠只好和那位在松市师范大学的历史教授匆匆见了一面。

结果,一眼天雷地火。

两人结婚的时候,别棠棠三十五,她丈夫已经三十九了,两人都是被学业、事业耽误的。好在婚后的生活还算甜蜜平淡,别棠棠生了个儿子,但别家人都不在松市,别棠棠的丈夫又是个孤儿,没人帮他俩带孩子。最后她丈夫天天背着孩子去讲台上给学生上课,夫妻俩的感情反而越来越好了……

上个月父母离世,遗体被送回京都,在八宝山为他俩举行了葬礼。

兄弟姐妹们除了别芃芃之外,全都齐聚西北,一块儿扶灵回京都。

直到最亲近的长辈离世,栀栀才惊觉……原来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冰棺中的父母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而记忆中年青英俊的哥哥们、温柔美丽的嫂嫂们……全都尽染华发,连着栀栀自己也已经不年轻了。

父母见证了子女的青春,现在他们离开了,似乎就……没有人再在意子女们的童年和青春了,可年纪再长的人,也曾经有过童年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