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391)

不就是提问,老简单了!

他一定要学会文哥儿讲的那个“无说《诗》,匡鼎来”神技,以后谁在他耳边念叨来念叨去,他就追着对方讨论到对方不敢再开口!

一炷香不算短,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朱厚照认真想了一会,便去找杨玉和谷大用他们嘀嘀咕咕,甚至还去挨个请教杨夫人以及旁边负责记录的女史们。

这也是他认识文哥儿以后养成的习惯,不管干什么都要用上一切能用的人!

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交换之后大家都有两个想法,怎么看都是赚到了!

这都是他们东宫一次次考试考出来的人才,当然得人尽其用!

文哥儿没干涉朱厚照跟谁讨论,他拥有的是什么?拥有的是长达一炷香的摸鱼时间!

他捧着本从文渊阁借来的书,倚在那儿有一页没一页地读着,看起来十分悠哉。

至于自己会不会真的被朱三岁问倒,他自然是不担心的,反正他有足足四个老师,实在答不上来他可以回去求教。

不慌,不慌,随朱三岁自由发挥去!

朱厚照攒了一圈问题,屁颠屁颠跑回来向文哥儿提问,什么鹞鹰到底是啥鸟啦,什么谁给唐太宗送的鸟啦,什么魏征具体用了啥典故劝说啦,反正啥角度都有,可以说是卯足劲要把文哥儿难倒。

文哥儿挑拣着自己会的答了,并一脸认真地承认自己学有不逮,确实有挺多没了解清楚,等他回去请教过师长再回答剩下的问题。

朱厚照一听,顿时得意洋洋起来,到傍晚便兴冲冲去跟他父皇分享,说自己把小先生难倒了!!!

他,朱三岁,特别厉害!

朱祐樘今儿挺悠闲,抽空看过了东宫的课堂内容。他笑着说道:“你就不怕你太厉害了,把你小先生给问跑了?”

朱厚照还真没想过这个可能性。

他绷起小脸很是严肃地思索片刻,掷地有声地说道:“抓回来,继续问!”

看看人家匡衡,看到先生要跑了立刻追上去讨论个尽兴!

可见提问机会要靠自己创造!

本来朱祐樘觉得文哥儿还挺能忽悠太子多多读书,结果他很快就体会到有个聪明且执着的儿子的难处:这小子尝到了难倒他小先生的快乐,开始拿他们练手!!!

不得不说,古时那些人躲着匡衡走还是很能理解的,这层出不穷的提问真是让人难以招架!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反客为主”?

王小神童,当真可怕!

此时此刻,被当今圣上认为“当真可怕”的王小神童正在跟丘濬讨论:“鹞鹰是啥?长啥样?有何过鸟之处竟让唐太宗对它爱不释手?”

丘·曾经的大明百科全书·濬:“…………”

呔,不带这么瞎问的!

很有探究精神的文哥儿第二天早上就告假一个时辰,去附近有名的花鸟胡同遛弯,跟专业人士谈花论鸟,瞅瞅能不能碰上真正了解鹞鹰的人。

顺便再观察一下胡同里待售的花鸟攒攒作画素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哥儿竟真的在一家卖鸟的店里碰上一只鹞鹰,活的!

它体型不算特别大,性格却并不算温顺,哪怕被关进笼子里了,站在那儿依然很有鹰科动物的霸气。

这气质,这姿态,真不错!

文哥儿绕着笼子尽情欣赏完气势十足的鹞鹰,还在健谈的店家那儿得知他收养了一只去年被清退的御狗。

店家表示这是进过皇宫的狗儿,训练得极好,听得懂人话,现在在给他们看家护店,特别能干!

得知御狗没皇粮吃以后还这么受欢迎,文哥儿也很是惊奇。

他照着店家的指引投喂了御狗一根肉骨头,顺利获得了揉搓御狗脑壳的机会。

御狗脑壳,摸起来很不错!

到下午入宫讲学,文哥儿还跟朱厚照讲了讲摸御狗头的绝佳手感。

朱厚照看了看兴致盎然的文哥儿,又看了看文哥儿的手,一下子又变得气鼓鼓的。

他小先生以前是不是把他当狗狗摸了!

岂有此理!

还有,小先生偷偷去玩不带他!

他也想去看鹞鹰!

文哥儿一看朱厚照那“你出去玩居然不带我”的愤愤模样,就发现自己好像说漏嘴了。

怎么能对小孩子说自己去了别的地方玩呢!

本来小孩子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地方,你一说他肯定就蠢蠢欲动想去看看了!

文哥儿立刻补救道:“我也是昨儿被殿下难住了,才特意去看看鹞鹰到底长什么样,搁在平时我爹和老师他们也是不许我去的。”

朱厚照哼了一声,还是老大不高兴。

好在文哥儿有的是转移他注意力的办法,三两下就把他带去开开心心玩耍了。

相比东宫这边的其乐融融,今天去向朱祐樘汇报公务的大臣都察觉到一丝丝不寻常。

那就是——

朱祐樘的问题变多了。

你忧心忡忡地汇报一个问题,他马上比你更忧心忡忡地反问几个问题。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

这些问题真是太严重了,你们衙门加几天班努努力解决掉吧。

大臣:?????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殿下,你要活学活用!

小猪:活学活用!

大猪:活学活用!

文哥儿:?

*

更新!99999的叠数截到了!

距离全勤还差区区五天(苟延残喘

*

注:

①太宗怀鹞:出自《隋唐嘉话》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

②无说《诗》,匡鼎来:出自《西京杂记》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

这句话很多解释,有说是“没有人讲解《诗经》,匡衡就来了”,有说是“你们都别讲诗经了,匡衡他来了”,还有说“鼎”其实是“定”,说“你们聊《诗经》,匡衡一定来”

文哥儿:纯属瞎扯,切勿模仿

反正,考试遇到记得按参考答案答!

第273章

如果说上回的籍田礼只是在大臣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博学的话那这次就真的让朱祐樘感受到了一点“学以致用”的快活。

朱祐樘自出阁读书起,便兢兢业业地听讲读书,哪怕东宫的讲读礼仪再繁琐,他都一一照办对刘健他们这些东宫辅导官更是礼敬有加。

既然认认真真学了这么多年他脑子里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真材实料的只是以前他学了也就学了,也没什么用起来的机会大多都是刘健他们给他提了建议他听后觉得挺有道理就采纳了。

有时候即便再不想采纳,明面上也是先一脸认可地应付过去。

就在今天,就在刚才朱祐樘发现和朝臣讨论问题的乐趣。而且讨论完了,他只需要把事情吩咐下去等着过几天看看他们拿出来的解决方案就好。

根本不用自己对着这么一大堆问题左右失措、无计可施。

想不出解决办法,该慌乱的应该是对应的衙门才是,他这个通常只负责批红的天子能做的也只有关键时刻拿拿主意而已!

文哥儿教给太子这招“反客为主”,可谓是让朱祐樘头一次感受到了处理政务的乐趣。

以前对他来说这都是沉甸甸的责任都是他不得不完成的义务。现在他想明白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大明满朝上下数万官吏的责任和义务!

这么一想朱祐樘顿时就感觉自己不那么孤单了,甚至整个人都通达了。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