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264)

“沙场征战难免伤亡,多少父母会失去儿子,多少家庭会妻离子散?多少孩童会因此成为孤儿?

“与打仗的花销相比,与将士们的抚恤金相比,用来赎买铁矿的钱是多是少?”

楚溪客的声音不急不躁,甚至带着淡淡的笑意,然而,殿中群臣却听得头皮发麻。

这样简单的算术题,他们竟从来没想过!

“至于身后的名声……”

楚溪客歪头看向身后同样惊愕的史官,笑道:“记得写清楚,‘不战而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满朝文武都不同意,甚至好几个言官都要触柱而谏,我却不肯听,就让千百年之后的人骂我好了。”

……

下朝之后,一位胡须花白的老将军叹道:“他姥姥的,明明仗都没得打了,老子这心里怎么还挺得劲?”

众臣纷纷感慨不已。

学过那么多圣贤道理,直到今日他们才将将看透,真正的英明神武从来不是穷兵黩武、面上风光,而是拥有无人能及的智慧与豁达,永远把百姓和生命放在私利与虚名之上。

这才是一代英主。

对于做臣子的来说,便是生而逢时啊!

***

长安,太极殿。

今上又又又一次掀翻了龙案:“吐蕃答应得好好的,为何反悔?”

密探捂着额头的鼓包,小心翼翼道:“想来……是平川给得太多了。”

今上脸色更差了。

他和吐蕃里应外合,伏击平川专列,就是为了让楚溪客主动出兵,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正当的借口往平川派兵!

万万没想到,楚溪客居然用几车金条就给解决了!

不行,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平川壮大下去,必须想个法子,哪怕担着勾结吐蕃的风险,他也要把平川彻底瓦解!

今上的目光放在四公主和五公主的生辰帖上……

吐蕃赞普求和亲,他原本只想随便选个宗室女送过去,如今看来,要好好打算一番了。

与此同时,平川城。

楚溪客的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

先是云飞冲劲小院,兴奋地大喊:“金矿!铁矿下面有金矿!”

楚溪客的兴奋劲刚刚升起来,就看到了云飞手里的“金块”,很硬,质量却比真金轻,拿刀子用力划伤一道,连个划痕都没留下,这分明是愚人金!

愚人金不是金,而是黄铁矿石。

正失落,就见姜纾拿起黄铁矿石旁边一块闪着零星金光的小矿石,说:“这块确实是明金……或许,这个铁矿的伴生矿中当真有金矿。”

所有人:“……”

也就是说,平川王殿下用几车金条买了一座铁矿,附赠了一座金山?!

第168章

姜纾给楚溪客讲解了岩洞中金矿的形成原理。

“我曾在一则游记中看过, 说是燕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每逢雨季都能在河边捡到碎金,笔者溯流而上, 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山口,寒冬之时, 周遭积雪茫茫唯有那处绿意盎然……”

为了让楚溪客更加直观地理解, 姜纾一边画图一边解释。

虽然姜纾说不出“地壳运动”、“岩层隆起”、“地心岩浆向上喷涌,将大量金属物质带到岩层中”这样的专业术语,但他的描述却精准地与现代研究中矿脉形成的原理相吻合。

“因此,石灰岩中的黄铁矿常与金矿或银矿相伴而生, 只需在矿帽之下细细搜寻,就不难有收获。”

楚溪客听得亮眼放光, 一脸崇拜。

等到姜纾说完,他嗖地一下把脑门放到钟离东曦手心, 一本正经地说:“东曦兄,快看看, 我的脑袋是不是重了一些?”

钟离东曦配合地掂了掂,笑着说:“嗯, 确实重了二两。”

楚溪客摇头晃脑:“这都是知识的重量!”

贺兰康噗嗤一笑:“这么重要的知识,就值二两?”

楚溪客哼道:“圣人云,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像我这么不爱学习的人,每天脑袋都要减肥至少一斤,里打外出, 阿爹刚刚说的知识可不止二两了。”

姜纾敲敲他的脑门:“既如此, 未免你瘦成萝卜干, 从今日起每天背一则《诗》吧!”

楚溪客顿时苦了脸。

全家人哈哈大笑。

姜纾打算亲自到矿洞去看看,贺兰康不放心,要和他一起去。

楚溪客原本想钻在被窝里吃吃柿饼玩一玩,却被贺兰康拎走了。用贺兰康的话说就是:“好歹是个小福崽,还是带上保险。”

既然楚溪客都去了,自然少不了钟离东曦。

阿肆看到阿兄阿嫂都去了,想也没想就跟了上去。

至于桑桑和二桑,早就蹲在车顶上了。

如今奶牛弟弟们都长大了,自发地加入了楚记跑腿小分队,也算是有正经工作的猫猫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调皮捣蛋、天天被揍。桑桑终于清闲下来,恢复了天天陪楚溪客上班的日子。

就这样,原本姜纾一个人的行程,变成了全家人和猫集体出动。

一家人是坐着火车去矿山的。

刚好,这趟列车运送的是棉布,车厢干燥通风,还有温暖的顶棚。

车站的工作人员专门空出一节有窗户的车厢给平川王一家人用。

车厢的窗户安装的是钢化玻璃——是楚溪客和工部的匠人研究出来的,通透性远远比不上现代的那种,好在强度够高,采光也不错,用在火车上正合适。

实际上,玻璃早在上千年前就被古埃及人发明出来了,楚溪客只是在前人的经验上做了改进,但从造价来看还没办法在民间普及。

“用在火车上也不错。”姜纾微笑道,“等到中原的铁轨铺设完成,或许可以增加几辆客运专列。”

阿肆用力点点头:“我就是坐着火车过来的,比马车快,比骑马舒服,沿途经过几个驿馆,时不时就有商人花大价钱搭车。”

这么一说,楚溪客还真挺动心的。

他的小脑袋瓜吱扭吱扭转起来,已经开始盘算着如果开通客运列车的话要怎么收费了。

全家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看起了风景。

这时候已经是冬天了。

入冬之后下了一场雪,塞上戈壁白茫茫一片,远处的高山偶有绿意,仿佛是大自然温暖的怜悯,流淌不息的长河上漂浮着积雪和冰碴,依旧滔滔不绝,让人不由感叹山河之壮美。

姜纾感叹:“这一年过得真快,春日农忙的景象仿佛就在昨日。”

楚溪客重重点头。

这一年,平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王城外郭正式建成了以棉花、水稻为主导,北瓜、麻山药、大豆、小麦、牧草等轮番间作的大田农业区。

楚记食品厂和平川棉纺厂成为平川的龙头企业,交纳的税款和提供的就业岗位足以撑起整个平川城。

两个盐湖,一个煤矿,外加贺兰石的收益更是天文数字,哪怕养着十万精卫这个巨大的吞金兽,亦能有所结余。

西域战乱不仅没给平川带来负面.影响,还让楚溪客大赚一笔。

更别说还有“马拉火车”这个好主意,短短三个月的功夫,铁轨就从平川铺到了长安,铺到了辽东,铺到了江南。

这可是个大工程,平川出技术、出人工,卖铁轨、卖建材,组建车站、培训驾驶员和马匹,将来还会收车票和过路费!

总之,都是钱啊!

铁轨与火车,正在飞快地改变着平川人的生活。

比如此刻,楚溪客做的这锅汤,虾仁来自江南的河滩,紫菜来自辽东的海岸,压缩蔬菜的原料是从豳州、雍州、幽州而来……

对于楚溪客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美好了,放在从前他想都不敢想。

可是,看到贺兰康为了“点将计划”早出晚归,看到钟离东曦和姜纾面色严肃地商讨着长安的部署,楚溪客又不得不提起小心。

他自知没有那么聪明,也做不到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能做的就是塌下心来,守好平川,努力赚钱,让自家伴侣和两位爹爹的计划少些阻力。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