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番外(164)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可不是倒下了嘛,牛大妹已经哭不出来了,她的二十多亩稻田啊,啃得只剩下水面以下的桩桩了。

「姑,姑,你多少吃点吧!」牛喜儿端着饭碗,看着已经躺了好几天的姑姑,害怕得不行,他们兄妹俩实在还扛不起这个家,姑姑可不能倒下了啊。

「姑,你别急,这蝗虫祸害得不止咱们一家,全县都遭殃了,朝廷可不会不管咱们」

牛大妹望着房顶发呆:她这会,要还在胡家当如何呢?小姑子的庄子那么大,不可能不管娘家,她都不用开口,肯定能安排妥当,可,胡家,她再也回不去了啊

她想的倒也没错,翠花这会正在安慰两个老头:

「爹,你们可别发愁,咱们庄子我每年都留够粮食了的,哪怕五年没个收成,也饿不着咱两家人,你们都愁成这样了,那让村里的百姓还活不活啊?」

胡老爹点头:「说的也是,我光想着你这庄子大,损失惨重了,虽然知道肯定有存粮,但是你们府上人口也不少哇,这辛辛苦苦种下的,说没就没了!」

老袁头点头:「咱庄稼人,最怕这天灾人祸的,哎,要咱这会还在老家,指不定又有不少人逃荒了!」

翠花安慰道:「咱青县如今好很多了,瓷砖坊里每月都按时发工钱呢,二弟他们可说了,上下游村好几十人在瓷砖坊里做工呢!」

两位老爷子这才舒了口气,人啊,但凡有条活路,总还不至于背井离乡,人离乡贱!

第一百六十三章 捐粮与捐法

对面注定缺粮的天顺五年,每次大朝会,议的最多的,就的如何度过眼前难关。

除了让商户们捐粮,或是继续派水军去海外买粮云云,总之就是慷他人之慨,不损自己半分。

夏洪棣登基五年,发了3年的赈灾粮食,官仓的余粮是不可能够今年大夏百姓口粮的,有银子没粮食,这还不乱套了?

卫国公这时候出列:「陛下,臣府上,留下够府里人口吃上一年的粮食,其余愿全数捐给朝廷,虽是杯水车薪,但愿能多让几个百姓吃上几顿饱饭!」

这,这,上朝的大臣们没料到,这把火居然烧到了自己身上。

「好!卫国公忧国忧民,不愧为朕的肱股之臣!」夏洪棣乐呵呵,他的岳丈真能急他所急啊!

「陛下,臣附议,愿捐出家中余粮!」

卫国公开了这个头后,无人敢落下,文武百官们纷纷抢着要给百姓捐粮,这会,捐钱都好不使啊,粮食才是硬通货。

上行下效,京城里其余勋贵富商也纷纷慷慨解囊,忠勤伯府一反常态,没有跟风。

翠花这段时间,都带着府上的小劳动力在大梨村呢,他们忙得不行,不但白日要去田野里抓蝗虫,傍晚还要帮着撵鸡鸭回家。

大梨村小孩儿还能用蝗虫去袁府换铜板,庄稼地里抓完了,就去林子里抓。

趁着天气好,翠花让厨娘把蝗虫过一下开水,就开始晾晒起来。

这些高蛋白,不仅人可以吃,喂鸡鸭也是好饲料。

粮食不够,肉来凑!如若大夏百姓,每家有几十只鸡鸭,有蛋和肉吃,能省下多少粮食?

谁说养鸡鸭一定要用粮食的?除了蝗虫,翠花还有绝招——地龙(蚯蚓)!

「你说啥子?闺女,你要养地龙?」胡老爹不可置信,这地龙还能家养的?

「这地龙要打洞啊,你养不家啊!」张氏也不赞成,她闺女怎么异想天开呢?

「娘,我打算挖大坑,然后用砖和水泥把坑的底部和四周给抹平,这样地龙就不能逃跑了。

反正它们吃的就是些腐烂的肥土,连草料都不用,眼下,用这个养鸡鸭,鸡鸭下蛋或吃肉。

若是这法子成了,咱娘能孵化鸡鸭,咱还能不费太多粮食就把它们养大,这等法子要是给献上去,能救多少百姓啊!」

闺女这么一说,老两口还能不支持?没等张氏发话,胡老爹就最先表了态:

「要得,要得,闺女,既然你都想好了,咱们费点事,要是能做成,你爹我过年的时候,可要在祖宗面前好好显摆显摆!」

这会胡老爹都没想过要用这些法子换什么好处,能让农人多点生存的法子,他费点时间算什么?

张氏见男人和闺女已经摩拳擦掌了,只能闭口不言,不过想那玩意野生野长貌似都一堆一堆的,应该是不难养活才对。

说干就干,这地龙的养殖大坑,就挖在胡家,一次挖了两个,长、宽、高两米的大坑。

胡三牛这个在研发中心烧粉彩瓷的儿子,被胡老爹逮着薅羊毛,加了几晚的班,把水泥大坑修得平平整整的,还在大坑上给做了棚顶遮阴。

等水泥干透后,胡老爹按照闺女的要求,从庄子的牛棚了,挖了十筐牛粪、十筐(杂草、秸秆、枯枝落叶等腐烂而成的)黑土,倒入水泥坑内。

再在面上撒了一层细土,还用水浇透了整个粪坑。

嗯,这味道确实不咋滴,也就比茅厕好上一些。

地龙这玩意还是很好寻摸的,不过半日,胡老爹就挖了近十斤,一个粪坑里投放了五斤进去。

几个小家伙从头跟到尾,好奇得不得了,原来,地龙还

可以家养的,他们对这玩意老熟悉了,钓鱼就用的地龙做鱼饵。

「家公,这个地龙多久才能长大?」小五表示好奇。

「总得两个月吧?」胡老爹不确定,他也木有养过这玩意儿啊。

「地龙人可以吃吗?」小六最关心的是这个!

「哎哟,我的傻外孙,牛屎粑粑养出来的地龙,你要吃哟?」

「啊,不吃,不吃,小六不吃牛屎粑粑!」

「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不然,地龙干在现代也算是一味中药,只是这会儿还未有用它做药用的。

翠花这个甩手掌柜,还要求,胡老爹养地龙的过程最好做下记录,这法子成了,肯定要教授别人的,搞得胡老爹没奈何,每日把亲家赵秀才拉来做文书。

赵家现在巴不得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赵秀才只要下学后,就准时到胡家报道,养殖日记做得那一个详细。

翠花对胡老爹说,就把地龙当家禽养,不过,这个家禽吃的是屎粑粑和泥巴,要是坑里的屎粑粑和泥巴被吃光了,就要及时续上,还要保障土壤的湿润和阴凉。

除了交代她爹,对养殖鸡鸭的张氏也细细的叮嘱:

「娘,养大的地龙不能直接喂鸡鸭哟,要在水里清洗一下泥土,然后放在大锅里,煮熟后再切成段喂!」

「平日里,鸡鸭都不自己在土里刨食吗?这煮熟后再喂是个什么的道理?」

「就跟人不能总吃生肉一个道理呗,一般人,吃生肉或者是肉没熟,吃了后是不是要拉稀的?」

「晓得了!」张氏表示,她养鸡鸭的时候会注意着的,辛苦孵化出来的,还给养死了,不心痛才怪。

「您可别给刚孵出来的吃地龙啊,怎么都得长大个七八日才能慢慢的添加,一开始最好还是吃点米糠啥的。」

「你娘都不傻,养鸡这活儿比你干得多!」

该交代的翠花已经交代完了,然后,就带着一群娃娃和一大盆油炸蝗虫回京城了,书还得好好读才行呐。

不过十日没回京城,一回来,翠花就听到了满京城官员捐粮食的新闻,好在她心里有数,倒是不着急。

从京城的捐赠开始,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比照着上官的捐赠数额,纷纷出血。

翠花和黑娃,每晚都在翻看各种书籍,他们除了家禽养殖,还要找出,现有条件里更多可食用的食物来。

「海产品,除了鱼虾这类肉制品,比海鲜还容易打捞的海菜也不能放过!」

「对啊,媳妇儿,我记得以前还说这个海带,就是现在的昆布,吃了它还能治大脖子病呢,这种海菜真是营养又饱腹!」

「海藻、海石花、紫菜这些也都可以吃,皇后娘娘的蚝油坊多在沿海,这下要大量收购也方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