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帝(快穿)+番外(35)

作者:辛宸 阅读记录

张苍眨眨眼:“难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连死也不怕?”

张良淡然地说道:“秦王若要杀我,又何必等到此时?而我父祖……既然举家都来咸阳请罪,那生死归于秦王之手,韩王便管不到了。”

张苍呵呵一笑,“韩王啊,说不定再过几日,就没有韩王这个称号了呢!”

“为何?”张良问道“难道以韩非之功,还不足以封王?”

“当然不是。”张苍说道:“是政哥说,一统天下之后,就不再分封诸侯王,而是从文人中选拔人才,以郡县分治,皆归中央统领。到时候,计相可不是一国之相,而是天下之相,厉害吧!”

“厉害……”张良听得不禁神往,“原来,秦王不仅想要统一天下,还要废除分封,集权中央……妙啊!”

他是韩非的拥趸,自然看过韩非所有的著作,早就对韩非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心有向往,只是碍于当下局势,并不觉得可以实现。

可他没想到,他以为绝无可能之事,竟然是秦王政正在做的事。

难怪……以韩非之大才,竟如此心甘情愿地任由驱使,哪怕会被韩国的公卿世族唾骂,也毫不退缩。

“原来……如此。”

“是在下浅薄,方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张苍见他诚心道歉,一揖到底,顿时也眉开眼笑,伸手将他扶起来。

“其实你也不错啦,能将床弩的射距定位计算的那么精准,嗯,就比我差了那么一点点……以后你若是肯留在,跟我学……咳咳,我们一起交流,一定可以将术数一道,发扬光大!”

张良起身,和他相视一笑,“正好,我还有一题不解,想向苍弟请教。”

于是,两人开始愉快的刷题活动。

至于秦国打到了哪里,还有多久灭了韩国,已经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

他们此刻,更关心那道堤坝的土方问题。

若是能精准计算出来,便可早日安排民夫的工作,赶在明年的雨季之前修好河堤,使百姓不再受洪涝之苦。

这可比跟那些世家公卿们讨论君臣之礼,谁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酒菜,乘几匹马拉的车……要有意义的多。

张良全然忘了,自家五世相韩的父祖,如今正带着全族人,乘坐着牛车,千里迢迢地赶来咸阳“负荆请罪”。

他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父子两人曾为五代韩王的宰相,张平亦曾为当今韩桓惠王之相,可如今秦王拿住了张良,问罪于韩王。

王翦和韩非率军攻韩,一路所向披靡,韩王终于意识到这次秦国是来真的,正在纠结如何向秦国解释刺杀之举并非自己主使,张平便主动请罪,愿意以自己全族人性命交付秦王,无论为奴为婢,还是车裂腰斩,任听发落。

韩王与张平相对痛哭一番,最终还是将张家人交给了秦军,还请韩非在秦王面前解释,并愿割地赔款,以求秦国退兵。

张氏一族老老少少,被押送到秦国之后,从先前的悲悲戚戚惨惨,忽然就变得来精神了。

“真是不容易啊!终于到秦国了!”

张开地捋着胡子,教训儿子:“回头一定要好生教训良儿,既遇明主,怎能独自一人跑了呢?”

“真是岂有此理!”

正在跟张苍画图的张良:“啊——阿嚏!”

好像……感觉,有什么大事不妙?!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心态不稳,今天夹子扑街一直看数据就无心码字,只写了两更出来,剩下一更明日补上!

上章2分评论小红包已发,感谢!

第二十九章 真假嬴政(29)

在这个通讯十分落后的时代,一封信在路上都能走一年,所以当韩王悲愤地送走张家满门,当着群臣的面吐了口血,顿时让所有人都感动的不行,深深被韩王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触动,于是大家开始疯狂地向来犯的秦军抗议。

王翦就很愁,不得不派人去把韩非请来。

他原本是非常不乐意带着这位出征的,既不能打也不能说,想给个面子聊两句吧,人还一本正经……顶多蹦几个字的回话,让他们这帮在军营中长大的糙汉着实受不了,起初还看在他是秦王政师兄的面上每日去打个招呼,后来就干脆躲着,能不见就不见。

毕竟,人所周知,韩非是韩国公子,和韩桓惠王还是血脉相连的公族,若是他在旁指指点点,这仗还怎么打?

只是没想到,秦军刚到两国交界处,还没动手,韩王先是就派人前来请罪,再送来地图割地赔款求和……让因为自家大王遇刺而满肚子火准备大干一场的秦国猛士们,有点下不去手。

人好酒好菜每天送来,甚至连刺客张良满门族人老少都押入囚车要去咸阳请罪,王翦试探性地向前行进了数十里,沿途的两座城池不攻自破,城主逃之夭夭,留下的百姓则惶恐地看着一个个犹如黑面神般的秦军。

这条路其实秦军不是第一次来了,前两年攻下东周公国时,就曾经从韩国“借道”。

当时韩王纠结了许久,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若是借道给秦军,是对天子不尊,可作为弱势国家,不借道的话,就怕秦军干脆杀出一条血路,直接就不用借了。

左思右想,韩王最后干脆称病不起,权当不知道,任由手下人放了秦军过道。

当时韩非还十分气愤地向他上书,写了个“唇亡齿寒”的故事,质问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周王室被灭,大周不存在了,那么他们这些分封的诸侯,同样也失去原本正统的身份和资格。

韩王只觉得韩非幼稚,就算他通知周天子,能挡得住秦军铁骑吗?

连五国联军,百万大军都没能攻入函谷关,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多万将士,可韩国前后折在秦军手里的将士也过二十万,如今根本无法与那些如狼似虎的秦军对抗,不让道只能把自己先赔进去。

韩非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终究还是太年轻,纸上谈兵的教训赵国已经吃过,他可不能再像赵国一样,把韩国也搭进去。

好在,那次秦军灭了东周公国后,因为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位,秦国将领都回去述职,并没有在回程路上对韩国来个回马枪,让一直提心吊胆的韩国君臣总算松了口气。

可惜,这口气松得太快,秦王政登基没多久,大肆改革,之后的第一刀,就挥向韩国。

理由十分充分,拿是个城池来换郑国的亲友族人。

不给就打。

可问题,这人是韩国的人,城是韩国的城……韩王要能拿得出郑国的亲友来,别说换十个城,就算一文钱都没,他也早就交出去送瘟神了。

张良借助密谍偷运床弩去行刺嬴政时,韩王还心存侥幸。

上次秦国灭了东周没打下韩国,是因为秦庄襄王去世,如今秦王政才十三岁,尚未大婚,幼弟成蟜才不过六七岁小儿,一旦嬴政死了,秦国必然因立储而内乱,他便可再得一喘息之机,甚至说不定还可以趁乱再捞一笔……

美梦总是那么容易破灭,张良失手被擒,还暴露了他在秦国埋伏了三十多年的密谍。

多亏张家人深明大义,主动自缚请罪,韩王感动之余,还亲手为他们写了悼词和挽歌,挥泪告别张家人后,他回宫还哭得呕血,当真不易。

赔上了自家心爱的臣子,韩王虽然委屈,仍觉得自己是卧薪尝胆,终有翻身之日。

可韩国的公卿世家,却没有他那么笃定的把握。

这几日去求见韩非的人,络绎不绝。

明里暗里,甚至有不少公族向韩非担保,会帮他登上韩王之位,只要他能说服秦国退兵,两国永结兄弟之盟,他们便会拥立韩非为王。

至于韩桓惠王如何想,没人在意。

王翦冷眼旁观,瞧着热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