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1315)

耳听这个病例真有点似她姥爷的情况,谢婉莹不由自主再走近去查看这病人的病历。

病历上写的正是送医途中病人死亡,之后做了遗体捐献,才有了这块特殊的病理切片。具体什么死因,临床医生怀疑是心肌梗死。毕竟病人年纪大,七八十岁了,老龄人心肺健康状况不比年轻人,死于心血管病猝死听起来挺常见的。

“我们现在听她说了之后,再研究下,确实这块病理切片不太像是典型的心肌梗死病理表现。”袁芳老师说。

老三在霸占着显微镜,曹育东只得坐下在电脑前面从电脑里头看切片图像,本质上是一样的,没区别。

“这心肌纤维是一大片一大片,与病历上所写的急性心梗可能有点儿出入。”曹育东说。

上面讲过,心梗在心肌细胞切片的组织病理上是呈现出逐渐的变化的。如病历上所写的话,这个病人送院的急性心梗发作发展期短,是不太能一上来全是心肌纤维而应该四周有些其它病理特征。

第3401章 有意义

另一方面,等于说这病历找出来后,不止没有解答到疑惑反而是加深了疑点。

怪不得袁芳老师刚在这里找到病历后,自己琢磨着,好久时长不先表达自己的意见。

原来如此。如李启安同学他们之前看不出问题的,终于听明白谢同学发现的“金子”在哪了。

这样说的话,难道是科研人员搞错了什么吗?

先要说到,这是收集到数据库里的数据。在没有引用到科研课题论文里头的数据前,和科研没有多大关系的,至多用到今天的教学上。

普通的数据收集极有可能是学生帮老师做的病理切片。诊断的话,学生暂时引用临床医生的最终诊断做标签,不能说完全有误。

“说绝对不是心梗?现在暂不能说完全排除。”曹育东再说道。

对一些病史道不清楚的疑难杂症来说,医学诊断要明确下来太难,更多情况下只能是成为医学圈内讨论的一个点。

除非病人家属有后续需求让医生追求真相,否则的话只能等医生们或科研人员们突然有这个兴趣或有任务需要,再慢慢深度去探索这个病例。谁让无论是科研或是临床工作全是太忙了,要处理的病案太多。况且是大佬都知道,如这种病例很有可能讨论完一圈再一圈最终继续没能获得正确答案。

可能这时候有人想到法医了。法医是否能完全破解所有人死亡之谜。答案是否的。

法医学的基础之一是医学。医学未能解除所有医学不解之谜的情况下要法医自行搞突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新闻上会发现,有些争议很大的案件,大家纷纷怀疑是谋杀的案件,最终法医给出的结论却是没能给出确凿的杀人证据,只能说这病人是死于普通的多器官衰竭之类。

说到这里,袁芳老师再次提起谢同学的谨慎作风:“她没说不是心梗只说不典型,想再查找病历和大体标本核对。”

大体标本和病历如果能佐证出是心梗的话,这块病理切片可以成为心肌梗死病理切片中的特殊病例,作为不典型案例的宝贵教学资料。所以谢同学的谨慎怀疑很有意义。

“大体标本有吗?”曹育东问同事。

袁芳老师说:“这个恐怕不一定有了。”

大体标本比切片标本更加难以保存,占用体积,耗费更多资源。一个遗体不是全身器官都能保留下来大体标本的。做大体标本的器官要进行挑选的,一般是选有研究价值的进行保存。而且,在保存过程中,长年累月的时间里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有些大体标本出问题的话只能淘汰掉。

总之一句话,科研所搞这些东西,拿死人做研究一样是很烧钱的。

没有大体标本的话,想要继续探索这个病例只能靠目前仅有的这些碎片资料。

说到这块病理切片的最大特点是大片心肌纤维化。如果记得萧树刚的病例,里头曾经讲到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变成心脏瘢痕,指的正是心肌纤维化。

第3402章 冷知识

这是为什么曹栋观察这块病理切片说的头个印象是心肌坏死切片,诚然心肌纤维化一个特征是心肌细胞死亡。

曹栋医生主要工作是临床医生,说话比较通俗和直。

搞科研的要深入学术探讨的话,不能简简单单笼笼统统的这样说心肌纤维化,也不能说个印象是心肌坏死切片。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病理描述,再要给这个切片上病人诊断的话同样不能简单说为心肌坏死切片的。

第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心肌纤维化是个病理学诊断名词不是种病名,它实际上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反应性纤维化,是发生在血管周围,是心肌对心肌负荷和炎症作出反应的病变。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这种病理病变通常会发生在心肌有负荷或是有炎症的患者,比如说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肥厚、主动脉狭窄、心肌炎等患者身上。

再回忆我们以前说过的病例,大致可以推测出有瓣膜病的心肌病的患者预计均有这种病变。之所以以前没有重点提,是因为要做这个检查在活体内是不能做病理解剖的,只能做个心肌活检。在血管周围的心肌活检是不容易做出来的而且要考虑对患者潜在的检查风险。

我们现在再说到是想说科研的意义了。死后再做病理分析,好似马后炮,但是研究透彻发病机制可以给其他患者带来福音。可以说每个患者是在用牺牲自己的代价造福未来的患者,人类医学是最彰显出人类的大义和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心肌纤维化另一种类型是上面所讲的对心肌细胞死亡的反应,心肌纤维化后修复性瘢痕形成,叫做修复性纤维化。它常发生的地方不是血管周围,是在心肌间质,对应的常见患者类型是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

到具体临床案例,在发生心室重构的病例身上常为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发生。好比心肌梗死患者,修复性瘢痕的外周是反应性纤维化和肥大的心肌细胞组成包围着瘢痕区。

关于心肌纤维化大大的危害,可以直接举例参考萧树刚。

回头再说这块病理切片大片大片心肌纤维化,几乎没见到其它,真心是少见。心肌梗死患者多天以后的病理依旧会有在边缘出现少许肉芽组织的。

“有可能它这个取的部位不太对。”袁芳老师说。

做病理切片的话要选取到合适的病灶来做的。取的位置不太准确的话,有可能不能代表整个人体器官的病理特征。袁芳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

曹育东需要纠正的是:“你说的这点存在可能性。但是如果不是的话,我们或许该要考虑到其它病因和诊断。”

讨论的时候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

事实上心脏病多的是心肌纤维化病理特征。回看举例的心肌纤维化类型病患,几乎快涵盖完所有心脏病患者类型。

冷知识到了,包括如溺水之类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发生心肌纤维化。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实在太累,今天五更。

第3403章 一问原形

心肌纤维化病因太多,除去袁芳老师说的标本错误这样的因素以外,靠这么点资料难以分辨,似乎讨论要进入死胡同了。

不不不,科研老师暂未亮出终极法宝,现在终于开始揭开法宝盖布了。

“如果有什么学术上的怀疑方向,可以做实验。”袁芳老师说。

医学是科学,科学要证实某个结论,要拿出证据。病例拿不出来证明推断结论的情况下,可以做学术假想放入实验室里头去论证用实验室这样的铁证来证明。

这同样是为什么哪怕讨论不出个明确的结果,科研大佬们要跟学生们一块谈下去。说不定师生谈着谈着可以搞出个不错的学术假想,继而设计成科研项目,放到实验室里头去做出不错的结果出来。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