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392)

“我可能要明后年才能毕业。”谢婉莹老实答道。

“你现在是在肝胆外科学习吗?”郝教授问她。

“是。”

在场医生们听见她这句是,好像突然懂了。她之前之所以能回答上专家,应该是因为国协的关系。

“国协肝胆外科是全国第一,最有名的。”

“只能说国协是在做这方面的临床研究了。”

“她在国协嘛。”

周围这些人乱糟糟自以为是的断定,让罗景明放眼四周更加严肃。什么国协肝胆外科的项目?他真就没听肝胆外的人说过也没见过。肝胆外科申报给医院的临床研究项目要公示的,绝对没有这个胆道介入治疗。对这点他是国协的医生可以肯定地这样说。

毕竟这个技术在近些年停滞不前了,临床上连做都懒得做了。不然不会一堆人在听见有相关专家讲座时全跑过来听听,希望有什么新发展出现。

至于谢婉莹,她一个实习生,怎可能知道肝胆外科不对外宣告的临床研究秘密。

虽然他本人不怎喜欢抢风头的后辈,可必须实话实说,没有的事就是没有的事。

“你刚说的话,都是国协现在在准备研究的项目方向吗?”郝教授再问谢婉莹,对她的想法和其他人是一致的,怀疑她所说的全都是其他人的功劳不是她本人的。

第1002章 专家激动了

“不是。”谢婉莹答,总不能在没有的基础上胡乱说句是。

果然不是。罗景明扶了扶眼镜。

这下子,除了罗景明之外,郝教授和在场其他医生全吃惊不已。

“你自己想出来的?!”郝教授惊到要咬舌头了。

“刚才郝老师的ppt内容不是写了吗?”谢婉莹说。

专家大佬不会轻易被她一语带过的,郝教授有些激动地问道:“我只是略微提了一点了你马上能联系到这?”

这是因为她是重生的,站出来发言也只是希望这个技术快点突破而已有利于患者。据她所知,未来临床医学很快会出现胆道粒子支架了。

“郝老师。”谢婉莹是真心希望医学快点发展的,现阶段只能以一双真挚的目光与前辈进行交流了,“做粒子支架,一次操作即可完成,不用再用线源做数次放疗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生的误操作性。临床推广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重重了。技术是有基础了的,只差临床研究。”

她说话的语气诚恳,眼神里透着的是——郝教授读到了,那是一心一意对医学纯粹的热爱,无人能不为之感动的热情。一刻间,他的嘴哆嗦下,嗓音里有点不受控制的哽咽:“是,是必须坚持和突破。”说着,他回身走向讲台,琢磨了起来:“这个确实是个突破点,粒子支架,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如果是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话,需要用的是——”

“125l粒子。”谢婉莹道。

“对,”听见她说的这个关键词汇,郝教授转过头,对她露出了笑脸。

其他人算是看明白了,人家是和专家一呼一应的。

“她叫什么名字?”

旁边有同行问起她姓名了,是对她本人有兴趣的一种表现。罗景明眼镜上划过了抹光,果断起身,对谢婉莹说:“走。”

郝教授的讲座已经结束。有人离开去其它房间听其它讲座,有人留在原地等待同个场所接下来的讲座。

可能罗师兄有更好的讲座所以带她走。谢婉莹这么想没有疑心,跟上罗师兄。

幸亏走得早,他们走出来不久听说郝教授的团队在找她了。

两人是走到了另一个多媒体会议间,里头另一场专题报告即将开始,屏幕上提前打出了主讲人的身份,首都儿童医院的李专家。

同样是座无虚席。

带她落座,罗景明说道:“没什么事的话,你不要起来发言了。”

罗师兄是不想她丢人现眼,谢婉莹点头表示明白了。

不,她不明白。罗景明眼见她脸上明明白白写的那抹表情,心头一想,不打算纠正她错误的理解了。说来最白痴的可能要属那群放她独自来参会的肝胆外科的人。

本来也没打算在交流会上大放厥词,谢婉莹掏出笔记本继续做好学习笔记。来这里一趟学习机会难得。再看身边的罗师兄,穿的黑格子衬衫,手拿的黑色皮面笔记本,一根金黑的钢笔,和聂老师差不多的稳重细致风格。

手机铃铃铃响了。不是她的电话响。

第1003章 另一场讲座

罗景明把手机从裤袋里掏出来,见到是科里的教授打来的,眸微眯,道:“聂教授,我出外了,在交流会上学习。”

听到是聂老师打来的电话,谢婉莹安静地听。

“我们医院里其它科来交流会学习的同事吗?有的,肝胆外科派了谢婉莹过来。”

“哦——”聂加敏在对面那句嘘叹意味老长了,好像这个情况在他的半意料之中。

罗景明告诉他:“她现在和我坐在一起。”

“嗯嗯。”聂加敏对他的举动表示赞许,道,“回来后和我说明。”

表示收到对方的指示,罗景明挂了电话。

谢婉莹问:“聂老师对这个讲座感兴趣吗?”

电话里聂加敏那句话分明是要他回去报告她的事而不是什么讲座。以聂加敏的海外研学和从医经历,真就是看不上国内这些讲座。再怎么说,现阶段国内的临床技术基本是引进国外的。

接到罗师兄的眼神,谢婉莹一想也是,聂老师从国外来,所学技术比国内先进压根没必要来这里。像曹师兄之前出国好几年专门学国外技术的。

罗师兄来听讲座是?

刺探同行情况,为自己医院的小儿外科发展业务做调研。

如果国协要发展小儿外,首先在国内肯定要对照最有名的首都儿科医院。

掌声响起后,主讲人上台了。李专家和郝教授年纪差不多,四十几岁。此时的外科医生按照从医经验来讲是到达一个高峰期了。所以讲起课来有一定深度了。

“今天我们要讲的报告是有关小儿肝移植的。”

小儿肝移植,好像首都只有首儿在做,全国范围其它医院貌似也没有。做得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肝源吗?为孩子捐肝的父母应该是比为父母捐肝的孩子或是老婆为老公老公为老婆的捐的多得多。毕竟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是父母了。

“我们国家专门设立的小儿外科独立科室很少的。小儿肝移植和成人移植一样对病房要求等条件比较高。我们医院有专设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这个在很多综合医院都是没有的,三甲也没有。只有妇幼保健医院和我们医院有。不过,近来好像有不少医院对专门的小儿外有点兴趣了。”李专家说话时,目光放眼台下的观众,仿佛在防备罗景明这种来刺探的同行。

罗景明低下头,翻开笔记本拿笔记录。

“首先是,成人进行肝移植的大多数病人属于肝硬化或是肝癌,而儿童的话,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多数是因为先天性肝胆疾病接受来自亲人的供体移植,儿童因肝脏肿瘤接受肝移植是很少的。再有,移植的术后排斥反应,儿童要过的难关比成人大多了。所以,儿童的重症监护病房非常重要。”

听着李专家的建议,下面的听众唰唰唰,笔头落个不停。

谢婉莹这回却是听得比较多一些,没有拼命记。

“你有什么意见?”罗景明发现她这个异常举动,问。

第1004章 外科认识

旁边的罗师兄要与她交流下对专家讲座的看法。

谢婉莹说:“重症监护病房是很重要,但是,现在对外科来说不是最最重要的。”

她的说法总是有一些叫人感到很意外的地方。

凡事要讲究证据,在医学上最好是统计学数据。无论国内国外的统计数据均表示出,不分成人和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种里头外科手术术后的病人所占比例是偏少的。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