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665)

殷奉春嗯了声:好在女朋友这个闺蜜有点儿底线知道悬崖勒马。

“行吧,莹莹。我今晚给你带夜宵过去。”说完吴丽璇先挂了电话,去帮男朋友做饭。

和发小打完电话,拾掇拾掇,谢婉莹回去和耿同学汇合走去产房。

产房是一个好像没有时间概念的地方。人多不多,全看今天降临人间的小天使小可爱多不多。所以现在晚上要六点钟了,产房外照样全是人,产妇家属大帮大帮的在走廊和楼道口挤到水泄不通。一张一张焦灼的脸面朝产房两扇紧闭的大门。

时不时门一开,有医务人员钻出门缝,喊家属过来谈话:谁谁谁的家人在不?

有的家属过于紧张,要医务人员叫了好几声才能反应过来是叫的自己,回过神来冲过去,团团围住医务人员七嘴八舌:

我老婆怎么样了?

我儿媳妇怎么样了?

我女儿怎么样了?

宝宝出来没有?

这种是一类,另一类是被医务人员叫到脑袋全部变空白,走过去继续一脸茫然样,医务人员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耳朵听到什么了。只是其中一个家属这样的话,其他家属可以弥补,医务人员最怕是几个家属站一块全变三岁大小朋友用懵懵懂懂的眼神望着自己:你说什么,老师?

再有,医务人员没有说完话之前,几个家属自己先吵起来。

医疗纠纷重灾区的再次体现在这里了。产房外的气氛比普通手术室外的气氛紧张多了。一个原因是普通手术室是一条命。这里是一尸两命甚至几命。另外一个原因是,产房医生中途出来要让家属做的决定太多了。不像普通手术,术前医生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样了,极少有医生半路从手术室里出来再让家属做决定的。

第1709章 这里如战场

门口堵着家属。突见夹缝里露出郑医生的脸,朝他们两只菜鸟招招手。谢婉莹和耿同学从人群里头钻过,按照郑老师的指示先到隔壁医务人员更衣室里头换衣服,换拖鞋,戴帽,戴口罩,再进入产房。

和在医院里其它地方工作一样,产房的医务人员队伍主要有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麻醉医生属于需要时出现。产房的护理人员有普通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助产士需要再考取专门的助产士证。

医生的话是由病房里的医生负责的。平常产妇的监护工作交给助产士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助产士会及时打电话汇报给医生,让产科病房医生赶紧过来处理。如果病人是顺产,由助产士在医生监督下进行接生。这个钱算助产士头上的。所以,助产士比谁都希望孕妇能顺产。

新来乍到,两名同学不敢乱走。产房内的区域不像外界想的一扇门后面只有一块地方,是隔成好多块区域的。读医学的人均知道,不熟悉医院内部区域划分范围的千万不要乱走,会违反无菌操作规则,到时候不是一顿挨骂可以解决的。

据郑老师介绍,一进门可见的房间,面积大,床位最多,是产房的主要耗时战场所在了:多人待产间。

这里的病人主要是从病房或是急门诊送进来的第一产程产妇。第一产程耗时最长,尤其头产妇有些产程长达快一天的。若按照临床上常用的指证来判断,一般孕妇分娩前规律宫缩阵痛开始,宫口开两指可以送到待产室来了。医生一个手指宽度指约一厘米,因此宫口开两指是指两厘米。

其余特殊情况,如监护到胎儿胎心下降,需要紧急人工破水,接着会再尝试让孕妇自然分娩,这样的患者一样会被送到待产室生产。

再到每家医院,可能具体送待产室的孕妇医学指征有小异。这需要根据每家医院的待产室产位数医务人员配比数等来决定。

像北都三,多人间待产室共塞满的二十张床位数经常是不足够的,要在走廊里临时放上移动床给产妇加床。即便如此,有的孕妇送上来以后由于产前宫缩指标在临界值,宫口开的二指总是犹犹豫豫开或不开,可能下面医生检查是两指,上面医生来摸又觉得不是,让孕妇回去产科病房继续等了。等差不多再把病人送上来,不然床位数不够给病人用。

可见产房的供需关系有多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病人多医务人员偏少,于是为了服务更多的病人,产房内四处可见医务人员走路像飞人。

廊道里时而响起互相呼叫同事的声音,是像大音量的喇叭。医院里只要是人太多的地方必须靠喊,否认谁也听不见谁说什么。

如此复杂的环境下,首先是不能干扰到同事们工作。郑医生带两学生如在夹缝里头走路,小心翼翼贴着墙壁走。

第1710章 需有享受的命

遇到加床以及给加床产妇遮挡隐私的屏风,再贴着屏风外围走。往屏风里头望一眼,可以望见痛到面色发白说不出话掉眼泪的准妈妈,以及有胎心监护咚哒咚哒的声音。

生孩子有多痛苦。可能每个准妈妈分娩时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会痛到死去活来直接痛晕过去了,有的能忍到顺利分娩。

医学上对疼痛的等级分类里并不是用病种来划分,而是要用临床症状来划分。

不同产妇的痛感不同,导致临床上常有貌似彼此矛盾的现象发生。医生靠观察待产妇面色生命体征等认为能顺产,但是待产妇始终认为自己痛到不能。只能说疼痛有时候真能折磨死人。

由于医学上是崇尚顺产的,医生是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给孕妇做剖腹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会一直鼓励有条件顺产的待产妇努力。可是遍地产妇哀嚎和遍地伤兵一样,部分医务人员看多了这种场面感官刺激会像战场上的医务人员一样容易变麻木,分辨不清究竟人家是不是真的痛到受不了。除非母亲胎儿的生命指征往下掉了才能反应过来。好的医院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会增派助产士做交叉评价待产妇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小医院没有这个资金条件是不可能的。

护理人员从来是守护病人病情变化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都筑不好可以料想后面可怕的状况百出。国协培养的护士自己用不让外流,正是因为如此的缘故。医生自己看着不行吗?又是钱的问题了。医生比护士工资高开很多的。

整个产房好像闹市区枪战区,有没有比较安静的地方待产。每个产妇都想享受最好的待产环境。有的,部分有条件医院有提供这样的优越环境。像北都三有两间单人待产间。只有这个单人待产间不会影响到其他待产妇的隐私权,会同意一个家属进来陪产。

物以稀为贵,单人待产间收费标准肯定很贵,另外一方面,有钱人不少。想进单产待产间除了钱不够,需要有人脉以及待产妇得有这个享受的命。最后面那点最要命,不是钱能解决的。由于排队的人多如果刚好你要生产了前面那个尚未生出来没走,你是轮不到了。或是你直接突然转剖或等待过程中比前面那个早生了,直接用不上了。

这些只是一再验证产房内的千变万化。为此临床上的产科医生从来不敢打包票给谁说这个病人能多久生出孩子。当然医学有规定产程超过多长时间必须转剖宫。

抵达多人待产间了,郑老师很快在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中找到科室同事彭医生。

彭医生是个瘦瘦的女医生,三十几岁,没戴眼镜,长发全包在手术帽里头去了,显得干练有素质。产科和其它病区医生一样属于24小时值班,忙了一个白天的彭医生不无意外深感疲累,额头排着把汗,间歇调整气息给自己再攒攒干活的力气。

第1711章 努力顺

“我给你把你要的那几本书带来了,放在你科室的储物柜里。”郑医生给同事报信儿。

“谢了。”彭医生朝郑医生笑一笑,所有同事都知道郑医生是大好人一个。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