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764)

沈熙菲再扫视她身上的日常衣着,对她的话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问:“你是下班吗?”

“是。”

沈熙菲给她让开位置巴不得她赶紧走。

谢婉莹赶时间,直接擦过她身边过去了。

瞅了眼她离开的背影,沈熙菲咚咚咚跑进病区,走到护士站面前询问:“请问胡老师在吗?”

“好像没见到。”护士望了望病区不见胡医生身影,对她说,“你去找苏医生问。她是胡医生组里的人,或许能知道胡医生在哪里。”

根据护士的指引方向沈熙菲去找苏医生,走近时听见苏医生向其他人抱怨自己的工作重。

“忙死了,忙到我要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组能再来个人。”苏医生全身像是从深水塘里爬出来的累,口气有气无力。

“你们组很缺人吗?”和她交谈的医生问她。

“向来比其它组少一两个人。胡医生人很严格的,一般人不喜欢来她这个组。”苏医生这话好像和其他人对胡医生的印象不太一致。

原以为胡医生对患者说话的态度不怎样,会是个对工作比较散漫的医生。对自己不严格所以对患者苛刻,这是种对医生错误的公众印象。

实际的情况是一个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如何与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无关。

有的医生是对患者态度冷淡但是碍不着个人的医疗技术水平非常令人称赞。相反,有的医生看似对患者温柔体贴可无奈总是看不好病人的病。病人最烦恼的无非是想找到一个技术水平好而且对患者态度好两全其美的医生。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情。

有些医学大佬对患者的态度如此一般,是基于他自身对医学的某种理解。这点患者也不懂,只能以为医生是对患者内心有某种怨恨。

已经说过,一般医生只会对亲朋好友圈有私人感情,对患者没多大感情利益纠葛的。医生给患者治病是和病魔对抗,和患者本人无关的,患者无需在这方面瞎想。

第1967章 各有各说法

“你当时怎么跟旳胡医生?”那人问苏医生。

“我们科室里,除了杜老师最有名气,排第二是胡医生了。主任是挂名的,技术没有他们两个强。”苏医生说出了其它科室的人更不为人知的秘密。

胡医生这人脾气刁钻不好相处,但实事求是地说,论技术只比杜海威差些。

外人且不知情的是胡医生这人在工作上实属超级严格,导致下面的人工作压力很大。一不小心自己扛不住压力要先崩,她苏医生正是这一类,被上级锤到在心理不断调适期中,导致业务水平近来往下走。

胡医生那人是自己对自己的人严格,不给其他人越俎代庖。所以上次胡医生出面批判杜海威的儿子。一个医学生能懂什么来评价她的人。

至于左良医生关医生他们口里说胡医生的甩锅行为。苏医生说:“胡医生最不喜欢给人擦屁股。不像杜老师藏得住话能帮就帮。胡医生不会帮的,觉得帮了你让你得寸进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哪里。是医生自己的责任自己得背起来,凭什么叫同事总是帮你。胡医生不帮人是叫人不喜欢,但不代表她不体谅同事。她帮周医生说话是知道做医生不容易,有时候半路被工作生活所逼开点儿小差儿,罪不至死没必要将人弄死。周医生知错能改的话应该给次纠正的机会。她并不是说不给周医生惩罚,只是反感医院动不动将医生定死罪。”

公众的情感是对医生很苛刻的,认为医务人员这个行业涉及人命关天一点小错都犯不得,一做错是滔天大罪罪不可赦。另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医生是人和其他人一样,不排除脑袋儿犯抽走错路了。法律给人的惩罚是基于希望人的思路可以走回正轨来,因此不会对犯错的人一棍子打死。公众凭什么对医务人员区别看待,把医务人员不当人看了。

胡医生这个论断是有依据的,医生犯什么错应该根据法律来惩处不应该按照公众感情来惩处。依法治国是不可以区别对待国民的。

只是这样想的医生,公众只会认为这个医生八成是想给自己做错的事情找借口,品德不够高尚。

苏医生对此是站胡医生这边的,道:“我对杜老师那种圣人风格实在不敢恭维。杜老师那个性格为人,没多少人能学得来。”

一百个普通人当中能找到一个像杜海威这样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的,很难的。所以,苏医生认为其他人没理由去指责胡医生的论调。一般人能做到的程度和胡医生说的没两样,估计都没有胡医生做的好。

“胡医生比较讲道理。”苏医生再说。

大家全说胡医生是胡闹,结果苏医生说自己上司讲道理?

“上次那患者自己吃错药。胡医生是不认为是我和药房的人的错。因为这事儿源头是患者没听主治医生的话找主治,如果她执意找回主治医生什么事都没有。”苏医生说。

第1968章 反常

按照破案旳理论,罪魁祸首罪在源头上。胡医生是没错。但是,患者和家属不会接受这种结论。一般患者想着虽然我这人开头有点儿错,你医务人员应该如天使帮我纠错,结果你们没有,你们冷酷无情,把锅全给我了。

这种观念偏差实属于治病期间责任主体是谁的问题。在医学上,这同样是个争论十分激烈的话题。公众是想都不用想的,早把责任主体定在了医务人员身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责任主体不可能是医务人员,首先是病人自身,和家属关系都不大。因为有些病人家属很理解医务人员反而是病人自己作妖。

和病魔对抗,病人如何全部指望医务人员,自己的身体自己不努力保护靠谁都没用。这个拿错药的病人如果一心为自己的身体负责,不赶时间,只找主治医生压根儿没有后面的事情。错就错在哪,她去指望医务人员抓医务人员当救命稻草了。

这话实属残酷。大多数病人生病后心理脆弱脑袋很懵,不得已才把医务人员当救命稻草。这是情理之中,医务人员需要理解患者。然而另一方面,从科学来讲医务人员做不了患者的救命稻草,医务人员能做的实际上只有科学建议,医务人员不是神。

再一次说明,胡医生可能是更讲科学的医生,杜海威是真正的圣人。

圣人受人崇拜,太讲道理的反而被人讨厌。这在社会上是常见现象了,不止出现在医学领域。

站在旁边听苏医生说话的沈熙菲觉得自己来投靠胡医生是投对了。她也做不了谢婉莹那样的圣人,只能讲道理。

“以前你们组也少人,没听你说过忙成这样。”对方再提起苏医生刚开始提及的话题。

“以前胡医生不这样,会帮我们做点事。最近不知道她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要捶打我们,手术几乎全是我们在做,她在旁边看的。我有点怕她是不是要退休了,所以准备退居二线。”苏医生忧心忡忡地说。

两人说着说着,忽然察觉到旁边站了个人。

见苏医生望过来,沈熙菲自我介绍:“你好,苏老师。我之前有幸和胡医生碰过一次面。是杨老师介绍的。胡医生那次和我说了,说我可以到这边了解下工作环境,把简历带过来。”

“你是妇产科的医学生吗?”苏医生打量她确认没见过她这人,问,“你不是我们北都医学院的医学生吧,哪儿的?你说的杨老师是谁?”

“杨老师是北都三工会里的老师,和我的好朋友章小蕙认识。章小蕙她是我们医学院艺术团有名的明星。我是国协妇产科专业的研究生。那次我们去外面吃饭刚好在同个地方碰上杨老师和胡老师出来吃饭,所以打了个招呼。”

苏医生听见国协两个字,表情一丝微妙,近期胡医生由于来这里实习的国协医学生连带对国协不太感冒。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