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她成为魔尊(76)

作者:谢意 阅读记录

之前在苍屏县,陈方济看过小芸的弟弟张平安被斩首。现在再看斩首,愚昧的百姓仍然拿馒头蘸血当药,他没去阻止。

他和王秀才关系一般,也没去收尸,那是王秀才家里人的事情。

突然他被人围住:“哎呀!举人老爷怎么在这儿看杀头?陈公子快跟老奴来,老爷看上你了,要把小姐许给你!”

“陈公子莫要信他胡言!他家小姐黑胖懒惰,倒贴都没人要!还是我家小姐好,我们老爷太太也看上你了!”

“我呸!你家小姐天天跟死人打交道,谁敢娶?”

两家人吵架,陈方济趁机溜走,并不想被人捉去做女婿。

回到小院门口,他望向修建得富丽堂皇的龙王庙,去上了一炷香:“龙王,我侥幸考中了举人。”

俏公子模样的龙王走下神座,脸上有了笑:“不错,年纪轻轻考上举人,我有一女儿……”

什么?龙王也捉女婿?

陈方济脸色微变,正待想理由拒绝,一位仆人闯进龙王庙,猛地跪下来:“殿下恕罪!刚才两位郡主在逛街,让无双龙王给掳走了!”

“咯吱——咯吱——”敖琦磨牙,一脚踢翻了仆人,“好一个厚颜无耻的夏无双!我这就找她算账!”

龙吟乍起,俏公子化作白龙飞向天空,顷刻不见。

又是无双龙王。

想起冷酷无情的夏无双,陈方济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中举的喜悦悉数熄灭。

他心情沉闷地回到院子里,正有一位老仆找他:“你是陈方济陈公子?恭喜你中举,知州大人今晚在凤仙楼设宴,陈公子可一定要到场。”

永朝划分为九个州,知州是一州之长官,陈方济怎敢缺席其宴请?

老仆带了仆从来,给陈方济量了身。

不久,一套合身的新衣服送到陈方济面前,鞋、袜、发簪等物一应俱全。又有仆人烧了热水,催促陈方济沐浴,为他更衣梳头。

装扮妥当后,陈方济被塞进轿子,抬去见南州的知州大人。

知州是个四五十岁的儒雅男子,女儿都成亲了,孙女尚未长大。他见过陈方济,考验一番,打算把亲外甥女许配给陈方济。

在路上,陈方济就想到了拒绝的理由,知州听罢,不太高兴:“怎么?我亲妹妹的女儿配不上你?”

“大人误会小生了……”陈方济废了不少功夫才打消知州大人对他的恶感,答应明天上午来跟知州的亲外甥女见面。

知州大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那外甥女委屈不了你。”看向天色,“走了,我们去凤仙楼吃饭。”

才下了一场小雨,湿润的地面映着红灯笼的光,看着像是涂了一层血。

轿子抬到凤仙楼下,陈方济掀开帘子出来,被凉风吹着,有些冷。

他仰起头,看向悬挂了许多红灯笼的凤仙楼,卧龙书院的红灯笼在脑海中闪过。晃晃头,他笑了一下,府城怎会容得下卧龙书院那等胡作非为的鬼窝?

正要跟知州大人一起进凤仙楼,陈方济看到一个乞丐跑来,灵活地避开护卫的刀剑,拦住知州:“大人止步!”

“何事?”知州看出乞丐不是一般人,身上有能耐。

“如果大人进凤仙楼,必死无疑。”乞丐沉声说,“我看得到大人有血光之灾!”

知州闻言笑了,护卫们也笑了。

老仆问道:“你可知道知州大人身边有多少高手在保护?光是先天高手就有三位,其中一位甚至能和宗师过招!大人不可能出事。”

乞丐没有笑:“凤仙楼危险,大人何必冒险?”

“你不必说了,你有本事我知,来我府上做个门客吧。”知州摇了摇头,走进凤仙楼。

陈方济慢了一步,恭敬地询问乞丐:“高人知道如何破局吗?”

乞丐叹气:“我若知道,怎会隐瞒?”望向金碧辉煌的凤仙楼,“我劝你别进去,不然你可能有牢狱之灾。”

“多谢高人提点我。”陈方济行了一礼,“高人可知……”

“不知!”乞丐打断他的话,“考不到进士,你最好别去找你的老师。”

知州的仆人要请乞丐去做门客,乞丐径直走了:“等知州大人活过今晚再说吧!”

他似乎笃定知州会死在凤仙楼里。

因他的预言,凤仙楼悄悄加强防守,闲杂人等不得接近知州大人。

有备才能无患,知州大人身边的守卫也增强几分。

琢磨着乞丐的话,陈方济进了凤仙楼。

缺席等于认为知州大人会死,他不想恶了知州。

晚宴进行得很顺利,知州大人勉励了学子们,出了个题让大家作诗一首。

别人争着表现,陈方济被人推到知州面前,大家起哄:“陈举人,你是最年轻的,也作一首诗吧!”

作诗不是陈方济的长处,他想了想,念了一首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①:此乃刘禹锡写的《秋词》]。”

“好!”知州大人击掌夸赞,“好一个我言秋日胜春朝!当赏!”

不管陈方济这首诗作得好不好,知州大人夸了,就算不好也得使劲夸一番。大家纷纷说陈方济会作诗,有人拿来纸笔:“陈大诗人把诗写下来吧!”

这是存心看一看陈方济的字写得如何,要是字丑,知州大人指不定会嫌弃他。

又有字写得好的,要出风头:“诗我记下了,我来写!”

由始至终,知州大人都没有碰酒菜。

他兴致不高,看了大家写的字,随便评价几句,叫凤仙楼把姑娘们喊过来作陪,便带人下楼。

陈方济要跟知州走,被人们拉住。

待到他摆脱纠缠,知州已经走到凤仙楼门口,陈方济站在窗前,瞥见街道尽头有不正常的动静。定睛一看,他见到一具尸体被抬走,那尸体不是别人,正是会看相的乞丐!

等等!

乞丐讲的话浮上心头,陈方济猛地看向楼下的知州,恰见一黑衣蒙面人拿着小巧的弯刀,鸟儿般掠过知州身边,把知州大人的头切了下来。

鲜血从脖子上的断口喷出,甚至溅到二楼的陈方济脸上。

啪!黑衣蒙面人丢下一本账册,自重重包围中轻松地穿过去,消失在浓浓夜色里。

咕噜噜,知州的人头滚到湿乎乎的路中间,映着红灯笼的地面染了血,红得更鲜艳。

第56章 出狱

一州之长官被当众砍头, 凤仙楼内的所有人、街道上的人倒了大霉,全被抓进牢里,一个接一个地审讯。

有钱疏通关系的, 很快从牢里出来。没钱疏通的,只能在牢里默默地受煎熬。如果刺客抓不到, 指不定官府会从这些人里挑出几个, 扣上刺客同伙的罪名,拉去刑场砍头。

如乞丐所料, 陈方济不听劝告, 遭了牢狱之灾, 有人要他死。

他在牢里住了七八日,狱卒拿钥匙来开门:“有人保你, 出来吧!”

出狱后,陈方济看到狱卒口中的小白脸。

对方穿着白衣, 却不是南州龙王, 而是白灵珑那位参加乡试落榜的堂哥。此狐妖叫白慎言,修为高深到敢参加科举考试,救陈方济的原因有二:白灵珑的面子、陈方济的浩然气。

“把《道德经》抄一遍给我,这个人情便算你还了。”白慎言命人准备文房四宝,“不符合我要求的《道德经》我不要。”

读书人身上有文气,白慎言考中秀才,不缺文气,他要浩然气写的道德经。

陈方济猜到这只狐妖是修道的, 在下笔前提醒:“浩然气属儒不属道, 你确定你要我拿浩然气抄道家经典?”

白慎言迟疑了下:“那你抄《论语》给我!”

《论语》可比《道德经》长多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陈方济想扬起手狠狠地打自己的嘴。

抄书不急, 陈方济惦记老家的小芸, 写了一封信交给回乡的同学,托他交给小芸。若能得到小芸回信,那是最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