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发家致富+番外(44)

作者:雾苏台 阅读记录

“算了算了,别的东西勉强能吃。这里不是富庶之地,要求太高也无用。”赵谋摇摇头,夹着别的菜往嘴里送了几口。

每说一句岑南脸色沉一分,沈琢再迟钝都反应过来了,这顿饭赵谋和张渠一唱一和故意找茬,话里话外贬低岑县责怪岑南。

包厢里顿时静了一片,只剩下赵谋吧唧嘴的声音,这声音还没到片刻,又停了下来,失望道:“看来,本官得重新审视一下你的能力了。”

张渠也站了起来:“接风宴办成这样,岑大人,天下独你一人啊。”

两人被拥着往外走,偏生岑南还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恭敬地行礼送人。赵谋走至门边,正准备出去,迎面便撞上来一个人,那人手里端着一杯茶,稍不注意,茶水便泼了出来,沾湿了赵谋的官服。

“哎呦——!”赵谋年近四十,脚步发虚,被这一撞直接坐在了地上,他大骂道:“大胆!何人冲撞本官!”

沈琢探出头来,发现来人竟是裴长渊,只见他淡定的站在门边,嘴里说了句“是位大人啊,抱歉”,脸上却毫无歉意。

“你,你你……”赵谋扶正自己的帽子,脑袋还有点晕,他看着裴长渊,半天“你”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你是何人,不知道今日这客栈只招待赵大人吗?你们岑县人倒还真不守规矩,什么都乱来。”

张渠阴阳怪气的功夫简直和张大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沈琢听了都不禁叫绝。

“我不是客人,只是来拿点东西。”裴长渊朝沈琢招招手,“阿琢,把桌上的菜端过来。”

阿…阿琢…沈琢鲜少从裴长渊嘴里听到这个称呼,一时之间莫名的脸热。他也没管赵谋在场,居然真的糊里糊涂的将菜一道叠一道的端了出去。

裴长渊嘴边笑意一闪而过,拍了拍沈琢的头,随后将盘子接过来,一股脑全倒在路边,嘴里还“啧啧”了几声,不多时,几条棕色的大狗围成一团,舔允着地上的饭菜,时不时还摇着尾巴彰显自己的心情。

赵谋看得愣住了,不敢相信他还在这,自己前脚吃过的饭就被人后脚倒了出去,简直是极大的侮辱。他脸色铁青,目光从狗扫到岑南和沈琢身上,气极道:“呸,这些东西也就只配给狗吃!”

“大人恕罪,岑县地方小,穷乡僻壤之地,家家户户的狗都是这么养的。”岑南用赵谋的话塞回去,打了个圆场。

“所以,你们特意拿狗食来搪塞赵大人?!”

“狗食?刚不是人吃的么?”裴长渊笑了一下,那笑却并未达及眼底,他蹲下来顺势摸了摸狗子的头,那几条狗便欢快的抖了下脑袋,耳朵连带着动了两下。

“不过,这狗倒是实诚,比人会吃。”言下之意,装腔作势,连狗都不如。

“大胆!居然敢骂大人!你可知你面前这位大人是谁?!”

“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了。”

裴长渊转身走近,赵谋被这气势唬得退了几步,反应过来后硬生生定在原地:“你想做什么?!”

“大人,你衣服湿了。”

赵谋心道这还不是你这兔崽子祸害的!他憋不住想要给,话到嘴边鼻子一痒,全变成一个喷嚏打了出去。

裴长渊凑近垂着眼,平静道:“这官袍娇贵得很,大人还是好好珍惜,早些回去换了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1】参考唐宋明三朝的官府颜色和品阶,一至三品为紫服,四、五品为绯服,六品绿袍,七八九品为青袍(县令为七品,刺史五品);当然是三朝结合,大概着看,宝子们不要深究

第42章 松茸炖鸡

“好, 好!敢对本官出言不逊!”赵谋吼道,“来人!”

“赵大人!”岑南连忙阻止道,“大人, 他一乡野村夫, 没见过大人这样的人物,你犯不上跟他计较。”

“我犯不上?!你看他如何骂我的!”

“大人别动气。大人您爱民如此,勤政为民,若是传出去,说赵大人您在这儿为了…为了一顿饭就对百姓出手,恐怕有损您的清誉。”

“你威胁我?”

“不敢!”岑南躬身,赔罪道,“此事说来都是下官的失职, 下官回去以后定严加教训, 还是不要脏了大人您的手。”

两人僵持在门口,赵谋眯着眼睛打量岑南,似乎想要看穿他心底打的什么算盘。张渠见此场面, 凑近在赵谋耳边低语片刻, 后者脸色一变,斟酌利弊后方才开口:“你倒是挺会给本官‘省事’。”

岑南笑意灿烂:“下官为大人着想是应该的。”

“罢了,本官先回去休息了,这人你自己处置吧。”赵谋扫了裴长渊一眼,冷哼道,“就当本官施舍给这些无知犬类…既然今日这顿饭可惜了,那不如下次再办。听说你们这有道名席, 叫做‘松茸宴’…”

“下官这就让人准备着。”

赵谋“嗯”了一声:“走吧。”

张渠扶着赵谋, 临走前扫了众人一眼:“岑大人, 希望下次宴席, 可别再让赵大人听见犬吠了。”

岑南干笑两声,挑眉给裴长渊使了个眼色,随后紧跟在赵谋身后,将人送回驿站。

“这人官不大,脾气和排场倒是挺大的,京官都不敢如此放肆。”

“山高皇帝远。”沈琢转头看着探头的余四娘,“四娘,你刚躲哪去了?”

余四娘抚弄鬓发,狡黠地笑道:“里面都是臭男人,老娘才不多待。这赵大人吃一口啧一声,明显要找事,我可不淌这趟浑水。”

沈琢赞同道:“的确是借题发挥。”他被当成那个‘题’了。

不过他没想到裴长渊居然敢当面讽刺这位知府大人,说到裴长渊……沈琢扫了两眼,就见他再度蹲在门口,修长的手指穿梭在黄狗顺滑的毛发之中,白皙的皮肤若隐若现,另一只手又轻轻揪着狗耳朵,拨耳廓的时候,沈琢觉得自己耳垂好像也被弹了两下。

“诶,你听我说话没有?”余四娘拍了下沈琢,“咦”了一声,“你耳根子怎么这么红?”

沈琢摸上自己的耳朵,将思绪拉了回来,含糊两句道:“唔…你刚说什么?”

余四娘没好气的看着他:“我说,如今已过了采摘松茸的月份,咱们若是想要做这顿松茸宴,得去农户那问问有没有干货。”

松茸长在潮湿的山林间,一般八月份是旺季,最多持续到十二月,最多冰藏一月,再久点便失了口感。如今已是三月出头,吃到新鲜松茸更是白日做梦。

“知道了,我去问问村里人。”

余四娘点点头,又交代着店里的伙计去周围村子一同打听后,命人收拾好大堂便上了楼。沈琢没什么事可做,想着早些回去办这件事,刚一出门,就见蹲了按天的裴长渊倚在墙边。

“先生,你还没走啊?”

“现在走了。”裴长渊心情极好,嘴边还挂着淡淡的笑。沈琢跟在他身后,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这人…刚刚是在等自己吧。

“沈琢。”

“啊……”裴长渊语气严肃,惹得沈琢一愣。他停在原地,“怎么了先生?”

“你喜欢跟在人后面?”

沈琢看着两人之间好几米的距离,迅速挪上前,随后又欲盖弥彰的摸了摸耳朵,裴长渊肉眼可见的满意,他收回目光,继续往前走。

两人出了城,却发现道上比以往安静了许多。城两旁守着一排守卫,像是黑面阎王,面无表情,百姓见了都绕道走。

沈琢好笑道:“这赵大人一来,岑县的守卫兵都多安排了一倍。”也太谨慎了。

“不是岑县。”裴长渊盯着守卫身上的红绸牌子,皱眉道,“是州卫所。”[1]

县卫所的牌子是黑绸,州卫所才用的红绸。这些人显然是赵谋带来的,而且驿站周围还有一批,光是肉眼可见的,便已有几百人。

不过待几日,就算用得着出动州卫所,带这么多人也着实有些奇怪。这阵仗不像是巡察,倒像是…来抓什么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