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发家致富+番外(5)

作者:雾苏台 阅读记录

大娘看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扯着嗓子叫唤道:“来人啊!有人偷菜了!来人啊!快来人啊!我的笋被他偷了!”

第4章 初雪(四)

“我什么时候偷你的菜了?”沈琢皱眉。

“那你说,你篮子里的笋是咋回事?!”大娘喊道,“这就你刚刚在我摊子附近转悠半天,早看你可疑了!拣了菜不买,还老笑嘻嘻套我话,惯犯了吧?!”

周围渐渐有人围了过来。沈琢环顾四周,指望着有人能做个见证,奈何大家都只是站在一旁观望,不敢上前。

“诶,这不是郦水村那个沈傻子吗?”这话犹如一声惊雷在人群里炸开,随后传来阵阵窃窃私语。

“难怪,傻子能知道什么……”“你们不知道,那傻子连话都说不清……谁知道是不是真偷,咱且看着再说。”

“哎呦,张大娘,你平时坐地起价就算了,这回跟个傻子计较什么,他能懂啥?”

大娘不悦道:“傻子咋了,傻子就能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儿了?!”

沈琢看了眼张大娘:“大娘,你确定是我拿的?”

张大娘似乎是被沈琢这么一问,愣了片刻方才答道:“这,这肯定是你拿的!不然你这笋从哪来?你方才还在我摊子面前拣了好几棵来看。”

围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两个捕头拨开人群走了进来:“干嘛呢干嘛呢?围在这吵吵闹闹的。”

“大人——!你可算来了!”张大娘哭诉道,“这人偷我东西!”

“怎么回事?”捕头在张大娘和沈琢之间来回看了两眼,另一个捕头了解完事情之后便如实的说给了出来。

带头的捕快蹲下来看着地上的笋,过了一会儿才道:“可有人亲眼见他偷笋?”

“这还用亲眼见?大人,您时常来我们这,也知道这里就我一家冬笋卖。要不是偷的,那他的笋是哪来的?”

捕头转而问沈琢:“你这笋哪来的?”

“自己挖的。”沈琢拾起篮筐,心里一阵复杂,这篮子摔一次就出一次事,真就摔不得。

“胡说!”张大娘扯着捕头的衣袖,“大人,他是个傻子,怎么可能会挖笋呢?”

“大娘,你先放开我。”捕头费力的挣脱张大娘的手,随后继续问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是你自己挖的?”

沈琢看了眼张大娘,慢悠悠的答道:“没有。”

“大人,他承认了!看我不把你…哎呦!…大人…”张大娘本欲伸手去抓沈琢的领子,却被后者一个侧身给避开半臂,她的脚恰巧踩在笋上,一个不稳摔得五体投地。

沈琢上前,却没去扶她,而是拿起她踩过的笋。张大娘身材肥硕,一脚下竟去将笋踩出一条裂痕来。沈琢动手将外面的笋衣剥下来,张大娘见状尖声叫道:“别动我的笋!你还没给钱呢!”

“不急。”沈琢又剥了另一棵,同胖的摆在一起,他手里的便显得消瘦不少。

“这是做什么?”捕快不解。

“大人且先看看这两棵笋的根部。”

捕快仔细瞅了两眼,迟疑道:“这棵好像黄些。”

沈琢点头:“没错。一般稍微老一点的笋根部比新鲜的嫩笋偏黄,笋节间距也相差较大。”

捕快正想说什么,旁边一个人却开口插话:“这只能证明,这摊贩处有两种笋,一种老的,一种是新长出来的嫩笋。并不能证明这笋是你自带的。”

“这好办。”沈琢把最外面的笋衣摊平,“农户们挖笋自然不会多费一层功夫去清理,这样才显得天然新鲜。大人看两边笋衣上带的泥,土质略有不同。”

那人从站着到蹲在沈琢身边,细细打量他手里的笋衣。片刻后重新站起来,笑问道:“想必两种笋是从不同的地方挖的。张大娘,既然你一口咬定这全是你的笋,那不妨你说说,这种新鲜点的笋,是在哪里寻到的?”

“我…我…”张大娘揉着腰坐在地上,面色稍红,“在…在郦水村东边的竹林里。”

话音刚落,一个捕头匆匆忙忙的跑过来道:“大人!查过了,东边竹林的土并非是这种。”

“张大娘,你连自己笋都不记得在哪里挖的嘛?”

“就是,不是还跟我们说是新挖的…这记性不行啊!”

“你们闭嘴!东边竹林是有这种土,你们肯定是没注意!”张大娘指着站着的那人破口大骂道,“岑大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看上那郭寡妇了,啐!还有没有天理了!”

“怎么跟大人说话呢?”捕头不满,正欲上前,却被岑大人拦住,“张大娘,做什么偏要咬着沈琢不放?”

“反正你们就是一伙的,都是些黑心的狗东西。”张大娘爬起来,“有本事让这傻子说他在哪挖的,他怕是连地方都认不全吧!”

第5章 初雪(五)

“郦山那片坟地,大人不信的话,我明天可以再带几棵来。”

“无妨,我今日派人去查探一番便可。”岑大人摆摆手,“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了吧!就张大娘看错了,误会而已。”

众人见县令都出来说话了,都作鸟兽散开。人群外堆的人终于得空能挤了进来。

“张姐,张姐!”李厨子拉住张大娘,他刚目睹了一切,奈何大家都喜欢看热闹,围的是一点缝都没有,他钻都钻不进来。

“呦,这不是李厨子?给郭寡妇当狗腿呢?”张大娘没好气道,“带着傻子来赶集,人家到处摸东西,你还在前头和人打好关系呢。”

“姐,别说了姐…”李厨子扯都扯不住张大娘那张嘴,他出声提醒,“不是傻子了…他已经好了…你别再仗着人家傻欺负他了!”

“什么?”张大娘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从刚才沈琢到他摊子前,到后面说笋的来历,言谈举止根本不像个傻子。

“行了,都是误会。”岑大人让捕快们继续巡逻,随后帮张大娘拾起地上的笋,“张大娘,咱们要公私分明,我跟阮姐的交情是私事儿。你今天闹事,对我来说算公事,这得分清楚。”

知道沈琢恢复了,张大娘的气焰不再像刚才那么高。她心底理亏,面上却是仍旧刻薄道:“谁稀罕分清你们那些腌臜事,大人可真闲,就这么小一件事,你还得亲自出面。”

“姐……”

“你也滚,叫什么姐呢?全村人都是你姐?”张大娘甩了甩灰布条子,对沈琢道,“今天起早了,眼睛不好使,别跟我计较。”

“他跟你计较什么,你好好摆你的摊吧。”岑大人推了一下沈琢离开,边走边问道,“你今日有何安排?”

沈琢看了眼身后跟来的李厨子。

李厨子道:“我去来福客栈做早上的工,本来是想带着他去看看。”

“没事,你去吧。”岑大人道,“我带他到处逛逛。”

“好嘞。”有县令带着,李厨子自然不再怕沈琢出什么事,他对沈琢道,“那你到时候在城门口等我。”

沈琢点头,待李厨子离开后,方才开口:“多谢大人出手相助。”

岑南领着沈琢在城里各个街道去走一圈,边走边聊:“无妨,本就是阮姐跟我说你今日进城,要我多看着你点。”

“阮姨?她刚也来了?”

“刚走不久,这不是曾公寿宴她进城来订食材。我一听到消息上街,就看见你了。还没打招呼呢,便遇上张大娘那一出。”岑大人又道,“你可别听她胡扯。我和你阮姨都是江南人氏,有同乡情谊在。我也好她那一口江南菜,这来往便同寻常人家多了些。”

原来阮姨是江南人,那原身八成也是从江南来的。不过,沈琢估摸了下这里应该是巴蜀之地,原身当初一个襁褓里的婴孩,是怎么从江南跑到这的?

“我明白。”沈琢巴不得能遇上一个同乡——当然,指的是和他一样穿越过来的‘同乡’,“今天还要谢谢大人解围。”那查地形的小吏来这么快,想必是这位姓岑的大人一到现场就派人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