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发家致富+番外(69)

作者:雾苏台 阅读记录

“我再看看吧。”沈琢点点头,盘楼之事再说。许大寿的提醒不无道理,鬼神之说并非怪谈,毕竟怪异的事就在他身上。

“多谢提醒。”沈琢说着便上了楼。

许大寿仍旧嗑着瓜子,望向对面,多看了酒楼几眼,背后便汗毛直竖。他打了个寒颤,嘴里嘀咕着:“真要吓死人。”

第61章 山珍馆(一)

沈琢起了个大早, 到各条街转了一圈,返回来时,曹氏糕点铺已经开了门。

“这么早出来逛啊?”这街上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个人, 曹老面一下就记住了沈琢, “进来吃点心不?今日做了贵妃饼。”

“太早了。”沈琢婉拒道。

曹老面点点头:“行,想吃什么来我这看…卢大人,下朝了啊!”

迎面走来一个身着紫色官服的年轻男子。男子约莫二十七八,清俊削瘦的身形,不急不缓的走到铺子前,先是看了眼沈琢,随后朝曹老面颔首示意,一开口声音沙哑:“老曹, 惯例。”

“好嘞, 您等会儿。”

卢大人站在一旁,掩唇咳了两声后,看着角落里的青苔发呆。晨风吹起他的衣袍, 鼓袖盈风, 一眼看去就感觉像多年浸在书卷里的人,沈琢仿佛闻到了那股书墨香。

“卢大人,您的贵妃饼,早起刚做的,还热乎着呢。”

“谢了,老曹。”卢大人接过盒子,又慢吞吞的往外走, 单薄的双肩时不时因为咳嗽而颤动几下。

“那是谁?”

“你说卢大人啊, 人可是当朝户部尚书。你可别看他官大, 却没一点架子。中榜后一路升迁, 七年间一直走着上朝散着回来,我亲眼看着他从京都内的县令走到尚书这个位置。”曹老面看着卢大人离去的方向,说着还有些欣慰,“他这么些年别的不知道,就好这一口贵妃饼。每五日便上我这来买一次,若不是卢大人照拂,我这铺子怕是早就开不下去了。”

“卢大人……卢堂?”

“诶,对!你知道他?卢大人的名声这么广?!”

“没有,在街上听到的。”

曹老面点点头:“是了,每次下朝大家看见卢大人往这边来,总会提上一嘴。这京城逛的如何了?”

“不愧是天子脚下。”沈琢道。

单就这中心地带,胡市便开了好几处,隐于市集之后。从面上看与寻常无异,但一进去便是车马喧嚣,来往胡人占了大多数,挂着五彩的绸布段和各种动物的骨头,驼铃轻响,声音悠扬,像是从沙漠深处传来的神秘呼唤。

沈琢提了几句,和曹老面聊完后,便进入正题:“听说要买这酒楼,得找曹老板你?”

“你…你要买?!”曹老面看着沈琢,惊讶的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这可是出过人命案的地方!”

“有生意你怎么还不愿意做呢?”沈琢好笑道。

“可不是我不愿意,以前也有人来买过,大多都出事了,我这不是怕你一个生人在这吃亏。你不还带着你妹子吗?还敢住进去?”

“我自有应对之法,您就告诉我卖不卖。”

“好吧。”

劝说无果,曹老面便和沈琢商量起价格来。因为是凶宅,地段也并不繁华,推门进去,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惹得沈琢鸡皮疙瘩起了一身。里头蜘蛛网遍布各个角落,桌椅被蚀得满地木屑,常年未用甚至倒塌在地。

“这里是前堂,拢共二层,偏门出去是酒楼的院子和厨房。这门出去是间院子,有四间厢房,可做平日里起居用。”

“出事的地方在哪?”

“就靠后门这间厢房,头一次是那人醉死在里面,被发现时已经让野猫吃了大半肉。第二次这里改成了客栈,前堂二楼房间不够,老板让他过来歇脚,结果翌日清晨尸首异处。”曹老面说着,一阵胆寒,“最后一次便是半年前,盘下这酒楼的一家子,全部上吊,当时官府查了许久,最后还是定了自杀。此后大家便都传,里头有冤魂索命。”

“也就是说,就那间房有蹊跷?”

沈琢回头看曹老面,只见他欲言又止,便追问道:“怎么了?如今这里被我买了下来,你就该把全部的情况都告诉我。”

“就有些晚上,会听见里头有动静。我就住隔壁,听着都一阵后怕。”

又转了片刻,到最后两人则以一百五十两敲定了这桩交易。虽然不到市面价的一半,但曹老面拿着钱,又看向沈琢,总有种良心上的不安。

“这钱我给你留着,若你不想要了,我便退给你。反正空置五年以上,官府便会派人来重修。”

“这是京城的规矩?”

“是啊,天子脚下寸土寸金,怎么会让地空着。等有时间咱去庄里把户过了,你要不去找个大师来看看,镇镇邪祟?”

沈琢把各个房门都打开通风,闻言点点头道:“可行。”

“你这准备做啥呀?客栈?还是酒楼?”

“食肆吧。”沈琢站在门口,被太阳晒了一会儿,那股阴寒方才消散。

他以前就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饭馆,如今却让沈琢在这个时空实现了愿望。

“呦,那更得注意些了,找人来作法去去晦气,不然坏了财运,失了火气。”

“我知道。”师父的餐厅在各省开分店时,都带了他,他只怕是比曹老面还清楚流程,“您忙去吧,等它敞敞透气。”

“行,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

“好。”沈琢应声,随后回客栈同阿烟说了这件事。

阿烟做着零工,闻言拍胸脯道:“沈大哥,你要是开起来,请我给你收钱吧,嘿嘿!我可会算账了!”

沈琢看着她财迷样,不禁失笑。两人在客栈待到吃完午饭,便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既然决定要开,那么流言和风水总得解决,否则连工匠师傅都不乐意来装修。听说城西郊外有座灵禅寺,几千年下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却仍旧矗立在那,香火不断。平日百姓也都爱去那祈愿拜佛,就连国之大事朝廷有时也会派人来请大师指点。

翌日,沈琢便趁着天还未亮,早早地上了路。这里四通八达,他拐了好些弯,到寺庙门口是时,天刚好泛起鱼肚白。

灵禅寺外观比若水寺要大上三圈不止,周围是茁壮茂密的高树,枝芽伸展盖了半边天。虽说是古寺,可墙垣比若水寺的要新,据说是天子不忍,命人重新修缮了一番。他在门口等了一刻钟,听见沉厚的钟声从里头传来,一下又一下,震得他胸腔作鸣。

吱呀一声,寺门从里头打开,走出来一个年轻的扫地僧。小僧朝沈琢颔首行礼,随后拾起扫把将道上的落叶扫在一旁。

前院正中央立着一方青铜鼎,里面满是香灰,还有香烛烧尽的木柄。放眼望去便是比人还高的台阶,一路通到正殿,两边都有通道,三三两两的和尚正在做着晨起的洒扫。

第一次来都要焚上三炷香,并在青铜鼎前默念来意,这是曹老板告诉他的规矩。沈琢照做后,踏上台阶进了正殿。

原以为他是今日第一个来此的人,不料正殿佛前的蒲团上,居然跪着一个身影。恰巧一个小僧从里头走出来,先是朝沈琢点头,随后又朝佛前人微微弯腰:“卢大人,时辰到了。”

卢堂睁眼,掀袍起身时身形一晃。他朝小僧拱手道:“叨扰了。”转身时便和沈琢对上了眼,他的神情一顿,似乎还记得沈琢,随后颔首示意。

沈琢拱手行了个礼,再抬起头时,卢堂已挥袖出门。他走了两步,从怀里掏出一块圆溜溜的贵妃饼,随后送进嘴里咬起来。

“卢大人…经常来这?”

小僧一笑,并不作答,反而是从另一旁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卢大人来此为爱妻祈福。”

“了缘大师?!”沈琢惊讶地望着来人,“怎么是您?”

“此处是贫僧出家之地,贫僧自然在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