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发家致富+番外(88)

作者:雾苏台 阅读记录

“你第一次到咱们街,我跟曹老面吵架不就吵的这个吗?”许大寿捧着一盘子圆牌进来,解释道,“京城每五年会办一次饕餮宴,邀天下名厨至琼林苑进行评比,出挑者能有机会入皇宫做御厨,拔得头筹者啧能获‘天下第一厨’的称号。今年恰巧与琼林宴碰在一起,便是两宴合办,到时候不知道有多热闹。”

“饕餮宴、琼林宴,我怎么听说还有个探花宴?”

“噗,”曹帧笑了一声,“这探花宴便是琼林宴。”

见沈琢不明白,他解释道:“琼林宴宴请当年进士,为首者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近十年来咱们的状元和榜眼两位郎君不知何故从不参与,于是到咱们百姓口中开着玩笑就变成了探花宴。”

“咱们也能收到红绸签。”沈琢不敢相信,这可是天下盛宴,皇家席面,他们一个新开的饭馆居然也能参加。

“小有名气的师傅都能收到这签,你别想太多沈兄弟。他曹老面从祖上开始收,你山海楼如今是包括他糕点铺子,这签自然要给你。”许大寿嗑着瓜子道,“对了,这是近三天的钱牌,你能不能多做几个,我上午发一趟下午发一趟,还是有许多人抱怨没领到。”

“多了就便平常了,这签再发两日便要收回了。托你的福,咱们这里如今是日日爆满。”

“这话说反了,你看他许家客栈如今多少人抢着要住,是他许大寿托了咱们的福才是。”

许大寿赏了曹帧一个爆栗:“怎么跟我说话呢?好歹辈分上我也是你许叔。”

“我呸,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整日在我爹面前造我的谣,说我败家玩意。我看你如今忙起来还找不找老曹吵架,这一趟不得让你赚个盆满钵满?都赶上你客栈一年的人了。”曹帧不客气地回嘴,沈琢见势不妙,连忙走了。

果不其然,他刚走几步,这两人就跟小学生一样又开始吵嘴。许大寿不愧是闲了好几年,跟老曹有得吵,跟小曹居然也有的吵。

关于饕餮宴,他收到红绸签便搁在了脑后,毕竟得先过完端午。京城已入了夜,沉明街每个窗子几乎都闪着灯火。自从改了经营方式,他们夜夜子时关门都不觉得累,更何况如今生意做大了,前后都找了几个憨厚老实的伙计,前堂便专门迎客,后厨简单的菜则放手教他们做,其余的沈琢配好料放进相应的灶口,倒也出不了错。

后院的藤蔓已爬了大半面墙,吊着南瓜、丝瓜,地上也长了半园子的青菜,还停着半腿高的瓦缸。

沈琢打开看了一眼,一缸的清水,底下已结了厚厚的乳白色粉块。这是莲田县的藕到了,沈琢分出一大半用来做藕粉,五十斤的莲藕也不过一缸。

后厨飘出来荷叶香,那是叫花鸡的味道。整只鸡刷好蜜料,用荷叶包住裹上黄泥放入烘灶内,闷上半个时辰,做出来的叫花鸡肉质鲜嫩还夹杂荷香,如今也成了山海楼的招牌菜。

“沈大哥!”

“来了。”沈琢交待了几句,便回了前堂。

前堂上下两层都彻夜点着灯笼,亮如白昼。过了晚间饭点来便少了,只有夜里赶路人上门歇会,亦或是逛街的小姐来此买糕点。此刻花海轩的窗口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头戴纱笠,身着粉衫长裙,亭亭玉立。身边跟着一位青衣丫头,正打量着四周。

“怎么了?”

曹帧见他出来,小跑至沈琢身边附耳道:“上官家的小姐,说要请咱们掌厨!你悠着点,这可是笔大单。”

沈琢微眯着眼,正巧那姑娘转过身来,掀起纱笠,两人目光相对后,上官祎先行了个礼:“沈公子。”

“你们认识?”曹帧凑过来,眼睛在两人身上打了个转,“好像有故事?”

“忙你的去。”沈琢打发走曹帧,见上官祎往自己身后扫了一眼,便笑道,“霍大人不在。”

她脸上闪过一丝失落,随即敛色,朝沈琢递了一张红贴:“今日来是有正事找沈公子。”

“坐下说。”

沈琢接过帖子,却没打开,只让阿烟泡了壶花茶过来。他看着上官祎,内心有些复杂。墓碑上刻着的日子比阮姨说的要晚一年,倘若真是郭阮记错了,那上官祎很有可能是原沈琢的妹妹。二十年前江卓君的死模糊不清,阮姨却一口咬定江卓君生下沈琢之后便死了,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他尚且还未查明。

“家父六月初六的寿辰,特命我操办。听闻京城有家新开的山海楼,往来者甚多,便想邀沈公子掌宴。”

沈琢不答,上官祎顿了顿,又继续道:“主厨八十两,其余减半,不仅如此,山海楼一日的流水费全由我上官府出。食材这些也无须担心,若人手不够,府上还有伙厨和家丁,沈公子,这笔买卖稳赚不亏。”

“你这姓沈的,宫里御厨每月才八两的工钱,你一日就能赚上八十两,还在此犹豫不决?掌一次寿宴你可知以后你山海楼会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来?!我家老爷可是当朝尚书,夫人乃是丞相之女,如此见世面扬名的好机会,你竟不知把握!”

青林不敢置信地看着沈琢,见后者仍不为所动,于是道:“小姐,京城手艺比他高的厨子多得是,咱们何必非要他不可呢?!”

“住嘴。”上官祎轻声呵止,正要再说什么,便听见沈琢不慌不忙地开口。

“是啊,上官小姐。为何一定要同山海楼做这个买卖?当真是因为您自己说的那些原因,还是因为霍大人?”

第76章 尚书府(一)

官家小姐脸皮薄, 沈琢还未说第二句话,上官祎便红着耳根扔下一句“沈公子好好考虑”就走了。

“你怎么回事,这种好事你居然不接受?!”

“好事吗?”

沈琢喃喃自语, 不料曹帧听了, 竟也若有所思:“唔…也算不得好事,若是寿辰当日出了差错,他一句话就能要了咱们山海楼全部人的命。”

“你就这么笃定我会出差错?”

“那不然还能是什么原因?总不至于你不为钱财所动吧,我可不信。”

沈琢无声地笑了笑,盯着红贴出了会儿神,随后塞到曹帧手里:“收起来吧,我想想。”

“真不知道你想什么,想接便接, 不想接咱们也不怪你。”曹帧嘀咕着, 就瞧见沈琢已出了门,不由问道,“你去哪?”

“出去走走。”

外面几条街到底要比沉明街人多。大人小孩逛着夜市, 看杂耍买糖画, 树下文人对月而饮,湖中还游着几只楼船,船上舞娘和着笙歌摇曳,欢笑声由远及近,若有若无的飘来一阵香粉味。

他穿过热闹和繁华,拐进了一条小巷。清冷的月光洒在地上,像是十九年前的那场冬雪。

“呦, 瞧瞧这是谁啊?”

沈琢回神, 才发现自己居然来了春风楼的偏门, 暮娘倚着门框, 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几个月没来了,我还当你忘了我呢。”

“事情有些多,而且我来了也无济于事。”这几个月他想了很多,东西该查要查,可是查完之后呢?他毫无背景只是一介市井小民,上官述是大梁重臣,他这样就如同以卵击石,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愁眉苦脸的,都不好看了。”暮娘摇摇扇子,忽然朝沈琢递过去一张纸条,“不过你今日来的也巧,你猜我打听到什么了?”

“什么?”沈琢说着,把纸条展开一看,突然怔住。

“十九年前在在上官府上接生的稳婆,尚且还在人世。”

--

“这藕粉好吃么?我还没尝过呢。”阿烟小心翼翼地端出烘灶内的盘子,用木碾将已烘干成块的藕粉碾碎,再一遍遍过筛,最终变得细腻如面粉一般。

“用什么装呢?”

他们只清理出两个大陶罐,可若是往外卖总不至于让别人搬着陶罐回家吧。曹帧翻出一个正正方方的小盒子:“用这个如何?木盒还便宜,又不易洒……你昨晚干什么去了,今日哈欠连天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