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重生)(22)

作者:残雪楼台 阅读记录

“你还是想彻底断了这门亲事?”裴红英恍然明白过来,从一开始,裴歆就没想过其他的法子,一心奔着了断去的。

只是,她什么时候…

顶着姑姑惊异的目光,裴歆忽然察觉到自己的冒失,忙找补道:“我对三公子曾经的情意,姑姑又不是不知道,如今他负我在先,跟清菱私混在了一起,我自然容不得,可又有什么办法,索性一刀两断个干净,也免得日后惦记,至于那位陆七公子,既然他如姑姑所言是个好的,就该找一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姑娘,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才是,若是依了姑姑姑父的话,我怕误了他。”

裴歆说完低下了头,略显狼狈。

裴红英之前倒没考虑这么多,如今听她说完,敛眉一想,也确实如此,随即笑着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对,此事是姑姑想岔了,光顾着合不合适,却忘了你对陆明修的心意,若是嫁给瑾沉,还是在陆家,时不时见面,对你或是对瑾沉,都不好。”

见姑姑松口,裴歆也是松了口气。

她如今对陆明修是没什么情意了,可却不能让人发现,转变的突兀,她也不好解释,只能等此事时间一长,让旁人以为自己慢慢放下,再说与之陌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裴红英又坐了一会儿,大约近午时,才离开了裴府。

她一走,银瓶也从外面回来,找了个空隙,低声跟姑娘说道:“姑娘,曾安刚才来找奴婢了。”

“哦,他说什么?”裴歆摆弄着手里用来端午辟邪的小香囊,一边等着丫鬟去厨房取晌午的饭菜回来,心里很好的样子。

银瓶也察觉几分,语气一同轻快起来,“他查到有关二姑娘和陆三公子的谣言一开始是从竹炉舍传出来。”

“竹炉舍?”这个裴歆确实没想到。

她以为会是庞家,却不料会跑个竹炉舍出来,不过也不稀奇,竹炉舍和沁心居一般,都是做茶点生意的,所谓同行既冤家,也难怪这个时候冒出头来看热闹了。

“是呀,不过除了竹炉舍,庞家那边的确如姑娘所料,也插手了谣言的事,只是不如竹炉居显眼,要不是曾安听姑娘吩咐,派人守着庞府,还察觉不到呢。”银瓶继续说道。

裴歆低头盯着手里牡丹戏蝶图样的香囊,沉思片刻,起身去了小书房,一边让银瓶研磨,一边开始吩咐,“等会儿我写完,你就去厨房要一盒糕点,连带着一起送到祠堂去,出来时先别忙着走,找个僻静的地方躲躲,看能不能等个去见二姑娘的“有缘人”。”说着,她铺开纸张,提笔在上面写了些什么东西。

“是,奴婢明白。”

此时,裴红英离开裴家,坐上了回府的马车,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回到赵家。

她原想去书房,可这个时候,赵淮之应该还在府衙当差,想想也就罢了,吩咐丫鬟将从裴家带回来的东西送去厨房,那些是方才临走时,庞人让丫鬟追上来奉送的东西,说是亲戚一场,实则是讨个巧宗,想让她放裴清菱一马。

到底是自己名义上的大嫂,她盯着送东西的丫鬟许久,差点把人看得落荒而逃的情况下,还是接过了东西。

“公子在吗?”她问一旁跟着的管事邱叔。

听他回道:“公子还没回来,倒是方才莫言回来过,说有几个同窗请席,公子得晚些才能回来。”

莫言是自小跟着赵韫的书童,裴红英听了,秀眉一皱,到底还是没说什么,只想起方才在裴家歆儿的话,乡试在即,还是少些应酬为好,以免出什么岔子。

想罢,便道:“等会儿公子回来,让他来找我。”

“是夫人。”

裴红英点了点头,扭头又跟另一侧的丫鬟道:“我记得年前林夫人曾送了一匹织金的蜀锦,你等会儿去找出来,给歆姑娘送去。”

丫鬟忙声应下。

吩咐完事,她也累了,就先回房,待晚膳时,赵淮之回来,还问起儿子赵韫。

裴红英便将书童和自己的想法一一都说了出来,赵淮之自然觉得在理,又问起换亲的事,得知裴歆与陆家的了断之意坚决,思来想去,也就作罢了。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好在瑾沉那边他还没提起此事,不然日后就尴尬了。

只是赵淮之没想到的是,他没提,但赵韫知道这件事,席间酒一喝,醉意上头,是最容易胡言乱语的时候。

尤其是有些人,不胜酒力,还非要嚷嚷着“能喝”。

赵韫就是其中一人。

与他相比,陆瑾沉的酒量就好上许多,且顾及在外面,他少有喝醉的时候,便和书童扶着赵韫这个醉鬼,听他在耳边一阵嘀咕,说起陆明修品行不好,要嫁表妹给他,还不如嫁给瑾沉你云云~

他听的有些害臊,忙左右瞅了瞅,见无人在附近,这才松了口气,安抚道:“韫兄你喝醉了。”

“我没醉,我都听母亲说了,要去陆家换你娶表妹为妻,咱们,很快就是亲…”

一个“戚”字没出口,赵韫酒意上来,头一歪,直接醉晕了过去。

只留陆瑾沉一个人,听到这惊人的消息,默默原地出神…

银瓶是晚间才回来的。

“怎么去了这么久?”裴歆忍不住问道,祠堂离自己的院子再远,也不至于去上两个时辰。

“奴婢在祠堂外等人呢。”银瓶一脸无辜的回道,她是听姑娘的吩咐,在那里等来“人”,偷偷摸摸进了祠堂,拿东西出来离开,才回来了。

裴歆没想到她会等这么久,一时失笑,“怪我,也没跟你说清楚,若是等不到人,你自己先回来便是,只要有人去过祠堂,总会留下足迹的。”

“那多麻烦,还不如奴婢在哪儿多等一会儿!”

见她如此,裴歆没再说什么,问起是谁偷偷去祠堂见了裴清菱。

“是三公子身边的锦儿,她出来时,拿着奴婢送进去的食盒。”

“锦儿?”

裴歆有些惊讶,原本她以为会是庞氏院子里的人,却没想到,庞家的手已经伸到三弟裴子安身边了吗?那可是父亲唯一的儿子,裴家家业未来仅有的继承人。

庞家真是好本事呀!

她忽然觉得。

第21章 求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涉及三弟裴子安,裴歆一时倒无从下手了。

银瓶收拾着东西,一下子像是想起什么,“对了姑娘,奴婢刚去厨房拿点心,见厨房的人在准备羊奶乳鸽汤,说是明日庞老夫人要过来,夫人特意吩咐的。”

裴歆翻书的动作一顿,心里大概也有几分猜测,怕是为了裴清菱吧!

果不其然。

庞老夫人的到来,将裴清菱从祠堂中“解救”了出来,改为禁足于玉溪院。

对此,裴歆倒不觉得有什么,庞家毕竟是姻亲,也是这府城有名有脸的人家,庞老夫人这个长辈亲自拉下脸来求情,父亲难道还能不给几分面子?更不用说自己了。

“好姑娘,前儿你大舅从外面寄了些东西回来,其中就有一匣子黄玉玛瑙什么的,正合适你的年纪,回头老身就让人送来,你可不许推辞呀!”临走时,庞老夫人亲切的拉着裴歆的手,笑着说道。

她口中的大舅自然不是裴歆的亲舅舅,而是庞氏的长兄,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商,家里的事都交给庞老夫人和庞二爷管着,如今庞二爷去了,里外只靠庞老夫人一个操持,也难怪她们会打陆明修的主意。

至于那一匣子黄玉玛瑙,估计是怕她这时候受了委屈,回头在父亲那儿说些什么,给庞氏和裴清菱使绊子,索性补偿些东西给她,说到底,还是给父亲看的。

因此这份东西,裴歆收的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庞家的动作也快,庞老夫人离开不过一个时辰,东西就送来了,一起到的还有姑姑送来的一匹蜀锦。

“姑娘,好漂亮呀!”银瓶忍不住赞叹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