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重生)(4)

作者:残雪楼台 阅读记录

州府升任,就得要原知州的评价,乃至举荐,这样一来,知州那一脉的人就很容易直接补上,赵淮之可就是其中一位呢,哪怕不能一步登天,这上面的位置好不容易空出来一个,总有往上走的机会不是。

她这想法虽然简单了些,大概还是没错了,且陆敬宗提及赵淮之还有裴行简在京都留下的人脉可用,加上本身的资历,此番往前一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若非如此,他又何须去试探一个小小的裴家呢。

“哎~若非赵淮之没有女儿,哪用得着这般舍近求远呢。”陆敬宗想了想,还是觉得可惜。

曾氏也是如此,只是溢于言表罢了。

接下来,只需要等裴家那边的消息即可,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裴家正在因为曾氏今日的到访,引起一场风波。

裴府正厅。

窗外的明月皎皎,云影随风,摇曳生姿,原本还寂静着,忽然从屋子里传来一声拍桌的响动,紧接着,里头就热闹起来。

“我不同意,这几日你就在府里,哪儿都不许去,更不许去沈府。”

饭桌上,原本一家子晚饭还吃得好好的,庞氏随口说起陆夫人上门的时候,裴显原还淡定的问情况,谁知一听裴歆要去沈府的事,当即就怒了。

话是庞氏挑起,但火却是朝裴歆烧去的,知道坏了事的她当即拿了碗筷,装作吃饭的样子,低头不语。

一旁坐着的裴清菱等人及站着的几位姨娘就更不便说什么了。

裴歆见状,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碗筷,侧了身子正对父亲,才道:“父亲不用跟我说这些,去找姑父是陆家的意思,不然,父亲是打算举家赴任远在千里之外的云阳县呢,还是将我单独留下,托付给姑姑和姑父?”

这???裴显明显迟疑了。

他两者都不大愿意。前者,代表着舍弃与陆家的姻亲,举家从富饶的州府跑到偏远的云阳县去,也不知要在那里待多久,时间一长,自己的仕途岂非堪忧!后者虽然可以保全这门亲事,但隔得太远,联系不便,也不妥当,怕就怕自己这女儿到时候被赵府那边勾了魂,翅膀也硬起来,便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虽然这么想着,但裴显嘴上却还是说道:“此事不用你操心,为父自有决断。”

裴歆知道他在硬撑,毕竟上辈子硬撑到最后,也不见有什么转机,若非自己私下提前去求了姑姑,让姑父代为转圜,改了任职的地方,恐怕这一家子大小都得跟去云阳。

“父亲既然这样说,那此事就作罢,只是我许久不见姑姑,甚是想念,沈府还是得去。”

“不许去。”

裴显忽然的一声呵斥,差点吓掉了身侧庞氏手中的竹筷。

但裴歆可没被吓到,“为什么?”

“不为什么。”裴显说着坐回位置上,盯着门外方向,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赵大人前程远大,我等小吏~高攀不起。”

说完又来一句,“吃饭。”

一副显然不愿多言也不许旁人再多说话的态度。

一向如此。

两辈子都是这样,裴歆也习惯了,没再多说,端起碗筷,食不知味的吃了下去???

如此,回到自己院子的裴歆有些犯愁。

上辈子去求姑姑姑父,她是听了陆夫人的话,瞒着家里尤其是父亲偷偷去的,原想给父亲一个惊喜,谁知到头来挨了一顿骂还被禁足不说,倒让庞氏母女那段时间在外面得了不少的脸,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这一次她可不想私下去把一切事都办好了,还落不着好,方才便引着庞氏多说了两句,结果父亲的反应果然还是意料之内,他不同意。

裴歆忽然想起祖父曾经对父亲的评价:自尊心强,不如人,亦不服人。

这十一个字最是贴切不过。

正想着,银瓶从外面进来,手里端了盘五色糕点,用绿豆,红豆,南瓜,紫苏及芝麻蒸制,做成现下时兴的花样子,放到了她面前。

“姑娘,奴婢看您晚膳吃的不多,要不要再用一些?”

听她这么一说,裴歆也觉得自己没怎么吃饱,当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绿豆糕,小口小口的吃起来。

等吃到差不多的时候,她已经想好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

“呼~”“呼~”

银瓶小心的一一吹灭屋子里的烛火,带着丫鬟退了出去,屏退其他人后,自己留在外间守夜。

裴歆原本闭着眼睛,听不到动静后,才睁开双眼,透过半掩的窗户,看着外面的月上梢头,毫无睡意。

半响,床尾的被褥忽然一动,是她没忍住在被窝里蹬了蹬脚,又伸出手来,用力捏了捏自己的脸,待感受到真切的疼痛之后,缓缓放开。

“真好。”黑暗中,她喃喃自语了一句。

不是做梦,真好。

这是十五年前,自己还没嫁到陆家的时候,十五年的记忆走马观花般在她的脑海中疯狂掠过,姑姑,姑父,祖父,父亲,陆明修,裴家,陆家,庞氏??????太多的人和事,大部分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不过裴歆并不在意,只要自己在意的人和那些对其不好的事记起来就好,重活一世,她一定可以改变,要变得更好才行。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亮,她就醒了,许是心里惦记着事的缘故,睡得并不怎么好,倒让银瓶一眼就看了出来。

“姑娘昨儿没睡好吗?”

“你怎么知道?”

“您看着气色倦怠了些。”银瓶如实回道。

裴歆听罢也没说什么,用了早饭,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书房,让丫鬟摆开了纸墨,说是要练字,但实际上是将自己还记着一些重要事情的时间节点写下来,以备日后查阅,但又不需要写的太明白,因此借练字的功夫隐藏在笔墨之间罢了。

就这样,洋洋洒洒了一上午,写了十几页纸,张张是标准的簪花小楷,搁笔之后,看着自己的字,她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

“姑娘的字好像不大一样了。”

银瓶的话无意间点醒了她。

裴歆这才反应过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十五年前和十五年后的字迹怎么会一样呢!好在银瓶也不懂这些,她敷衍两句,只说试了试新的笔法,也就搪塞了过去。只是在心里暗自提醒自己,最近还是少在熟悉的人面前动笔才好。

这时,有丫鬟从外面进来,说二姑娘来了,在小厅坐着呢。

裴清菱,她来做什么?

裴歆还真有些好奇。

第4章 两份礼

裴清菱大概是放了女学过来的。

裴歆凭着时辰猜测到,这会儿还有一刻钟的功夫,就到午时,该是州府女学放课的时候,只是人回来不去正院,也不回自个院子,反倒来她这儿坐着,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的事儿。

“大姐你怎么才出来呀?”裴清菱等得明显不耐烦了,见她出来,脱口而出就是一句抱怨。

裴歆只道:“方才在小书房练字呢,听妹妹来,收拾了一下才过来的,所以迟了些。”

一听她这么说,裴清菱撇了撇嘴,也没多说什么。

她知道裴歆日常有练字的习惯,从十一岁上州府女学开始,保持到现如今亦有四五年了,哪怕这会儿已经不再去女学上课,有些习惯还是没改过来。

裴歆坐下,问她来意。

“大姐,今日我在学堂听说了一件事。”裴清菱神神秘秘的凑近了些,低声说道。

“什么事?”

“我听傅红玲那几个人闲话,说有一户人家兄弟几个,前些日子走商路过云阳县附近,让山贼给劫了,好几百两的东西,连带着行李衣裳吃食一并都没落下,要不是遇上附近村庄里的猎户,好心救了一顿,只怕人都得饿死在那荒山野岭,后来打听才知道,云阳县那地方闹山匪闹得厉害,又背靠深山,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正是如此,大姐你说,这样的地方咱们一家要是真去了,能好得了吗?”裴清菱是绞着手帕说着一番话的,一边说,一边紧张的偷瞄裴歆,意思再是明显不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