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367)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他不会让更坏的情况发生,绝不。

“陛下为太子殿下着想,臣深感父母爱子之深为之计之深远,可陛下是否有想过,太子若有朝一日继承大统,今日之事若加诸在他身上,他岂不百口莫辩?新君之泰安盛世,却要靠亲弟弟的血来垫土为道?姑且不论这些杂言闲语的可能,陛下是否有真正了解过太子殿下?在陛下心中太子殿下是什么样的人?殿下即便在此危难之际也不曾想过加害于人,即便皇位唾手可得,殿下仍然尊奉陛下以孝德。他日以殿下之纯孝心性,臣姑且言大不韪之语,怕是殿下来日想为陛下造身后之功业与盛名,单凭今日之事,殿下便无法自洽!”

卓思衡深吸一口气,皇帝睁开了眼,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太子,太子不顾一切道:“父皇!不要这样做!儿臣会做个好皇帝的!儿臣不会辜负父皇的厚望!但请不要伤害弟弟!儿臣……儿臣只有这一个弟弟了!”

皇帝听到这句话犹如雷击一般,颤抖着几乎栽倒,卓思衡反应快,他一手拉着赵王,一手扶住皇帝,待皇帝站稳后才道:“陛下恕臣无礼。陛下方才说臣曾经抱过赵王殿下,臣也救过太子殿下,可是陛下啊……您也抱过赵王殿下也救过赵王殿下啊……臣割舍不掉的柔慈之心,陛下就真的可以割舍吗?”

阳光落在赵王凝固般的脸上,他似乎察觉到父亲正在看着自己,他缓缓地动了动已然僵硬的嘴唇,嗫喏两声,却根本听不出说了什么,惟有两行眼泪自空洞的目下溢出。

皇帝衰颓的面容已是浊泪横纵,他突然伸手抱住赵王,仿佛又有刺客袭来一般,将他护入怀中。

父子相拥在晨光当中,可是,没有人为这一幕感到动容和欣慰。

在所有人眼中,这场面就像告别一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千万言语却说不出一个字的憋闷,连晨曦在这一刻加诸在众人的身上都似乎格外沉重。

许久之后,皇帝缓缓松开了手,他这次的语气依然沉着笃定,只是其中疲态让每个字听来都犹如叹息:“将赵王押回他自己宫中,交由日后新君处置。罗贵妃……赐死。郑镜堂与唐氏夷灭三族,卓思衡,记得拟好圣旨,不必交给朕过目,递交中书省便是。”

这次,卓思衡除了领命,什么也没有说。

这时,虞雍带着部署赶到福宁殿,与他一道前来的还有皇后、青山公主与卓悉衡和杨令仪一对夫妇。

紧接着,高永清和群臣也在苏谷梁大人中京府兵的护送下来到此地,他们一前一后,却都在看到地上越王的人头和尸体,以及浑浑噩噩尚未被带走的赵王。

按照卓思衡的吩咐,慈衡捆了值夜的太医和太监共三人,见虞雍带禁军来了才出现,她不知是什么情况,竟想上前一步,却被虞雍拦下,示意不要出声。

卓思衡下意识去寻找家人,除去接应长公主回宫的慧衡以外,该在的都在,可唯独没有云桑薇的影子,太子妃也不见影踪。

他一颗心向下沉去,却见皇后朝他以旁人难以察觉的弧度点了点头,似乎在告诉他一切安好,卓思衡这才稍稍放心。

关键时刻皇后一定将太子妃隐蔽妥当,而云桑薇大概在皇后的安排下和太子妃一道去了安全之地,眼下虞雍赶来便是肃清了大部分的叛军,想来宫中已经无恙,二人也必然安全。

晨曦的沉默当中,皇后向前一步也跪拜下去,她率先开口,以温柔慈和的语气道:“陛下,孩子们有什么错,该罚的罚,该骂的骂,可天家父子也是父子啊……”

卓思衡感激皇后举重若轻的言语,她是真正在为刘煦着想,不希望儿子目睹如此悲剧,一生在苦痛中难以自拔。其实在卓思衡看来,皇帝真正该好好道歉的人头一个就是皇后。

皇帝看向皇后,他的神情终于在极度的痛苦和紧绷中得到一丝松弛,缓缓伸出了手来道:“起来吧。朕……”

可是话语却突然顿住,慈衡反应最快,以匕首割断捆着太医的绳子急道:“快去!”

太医和太子都反应过来去扶住即将跌倒的皇帝,卓思衡距离最近,最先触碰到皇帝摇摇欲坠的身躯,可这个时候,他已然闭上了双目昏厥过去。

碰到皇帝的瞬间,卓思衡才意识到他或许真的耗尽了最后的气力,一个活人的身上不会如此枯瘦和轻盈。

毕竟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实在是太过漫长。

……

福宁殿外又恢复了安静,战战兢兢的宫人将地上越王的尸体移走,擦干净血迹,齐整的砖石地再次光洁如新。禁军们被派去四处巡视查验宫中是否还有乱党余孽,只有卓思衡和一众大臣守在原地,等候皇帝的召见。

罗贵妃和赵王已被分别关押起来,皇后也吩咐将丹山公主暂且带到她的宫中。

皇后其间曾对卓思衡说道:“稚子无辜,不晓世事却为世事所累。罗贵妃身为母亲,难辞其咎。”

“她和郑镜堂都难逃一死。”提及此二人时,卓思衡的内心全无波澜,可转念想到赵王和丹山公主,他又只想叹息。

在这之后,太医通传皇帝不是很好,皇后与太子此刻都已入内去侍奉圣驾病体,太医们进进出出,过了三四个时辰,有些官员已是几乎站立不住时,皇后从福宁殿内走了出来。

“圣上有旨,宣卓思衡入内。”

高永清和虞雍以及其余官吏都意识到,这或许就是皇帝最后的召见了。

卓思衡略整肃仪容,向皇后拜过款步入内,他从来没到过福宁殿,第一次见此地恢弘宽阔陈设美轮美奂却心乱如麻。

来引他入内的是太医,可是到了皇帝寝殿所在,这里却一个人也没有,连太子都不在。

太医离去后,室内只剩卓思衡和皇帝二人。

“你靠近一些……朕说话很辛苦。”

床上的声音十分微弱,卓思衡领命靠近,见到了皇帝憔悴至极的面容。

卓思衡几乎无法辨认这是曾经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帝王,一时之间他眼眶发热,自内心深处涌出无尽悲凉。

“陛下,要臣去叫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么?”卓思衡忍泪问道。

皇帝吃力地摇摇头:“不必,该说的,朕已经和他们说完了,最后的话朕有些想要嘱咐给你,不过先要谢你一谢……”

“陛下言重了……”

“如果不是你,朕大概已经铸成错事……你说得对,朕或许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父亲,朕还不如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方才太子对朕说,如果那时候赵王被处死,他实在是觉得这个帝王做了也尽是噩梦无尽……傻孩子啊……就算赵王不死,他今后好梦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

卓思衡忍下悲伤坚毅道:“臣不敢保证可让太子殿下今后高枕无忧,但也必会为殿下分忧解难。”

皇帝似是很满意这个答复,努力笑了笑道:“朕相信你。朕知道,你劝朕不要杀赵王不单单是为了太子殿下和自己,也是为了朕……你看得出朕不忍心,不愿意朕带着绝望离开,你实在是个好人,做个能臣和好人往往并不能融,可你却做到了……”

面对这样的赞誉,卓思衡一时竟不知如何领受。

“最后让朕做出决断的,其实仍然是你。你说得对,若你今日无动于衷,朕事后再想,只怕会更不安心,可以你今日之谏,至少朕也少许心安。不过若不是有你辅佐太子,赵王……朕还是会杀……可想到有你在,朕便觉得,这个孩子的性命留下也无妨……况且经过这样的事情,朕的孩子也不会再有什么快乐可言,朕到底还是断了他的命运和野心,这样活着真的比死去还好么?朕也不知道……这也算是朕可以为太子所作力所能及的最后一件事了……”

卓思衡心下怃然,轻声道:“其实臣亦不知。”

二人沉默半晌,皇帝又道:“罗贵妃……赐死后,让她随葬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