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388)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他觉得自己今日一点也不像一个皇帝,说出的话也全无帝王之态。但此处无有他人,只短短一刻他能暂时在顾世瑜面前做回自己,想来……也不会有人知晓。

“顾女史快起来罢,朕不会治罪于你,但今后在外为臣,切勿爱憎分明于表面,此乃卓大人昔日指点朕的妙言真谛,朕于学问上自然是不如顾女史的,也只有此言可以相赠。”

顾世瑜缓缓起身,她还没从诧愕中回过神。

“顾女史去到宁兴府,还是走官驿吧。朕即日起诏令,但凡女官公务出京,同朝臣一礼一制,行官道居官驿,既然女官也是朕的臣子,也不能厚此薄彼。”刘煦微笑道,“还有,朕其实知道,顾女史和卓女史如此劳累,也是女官不足的缘故,卓大人今年和朕也有提及,请开女科招贤募考女官,朕会将此事提上议政,这样也好有人分担女史之心力,与女史同心同德。”

顾世瑜眼眶湿润,颤声重新跪下长拜道:“陛下之德仁圣明,臣女代天下女子谢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世瑜在皇帝的千呼万唤后才再次起身,忍住泪意与感怀之意说道:“臣女曾听闻古之士人当以士为知己者死而荣,臣女不止是大长公主之女史,更是陛下与社稷之臣,陛下今后若有吩咐,臣女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彰臣女的忠义与陛下的恩仁。”

“你只要能学有所成得偿所愿,朕也就……”刘煦骤然收声,定了定心重新道,“朕当然希望每个贤臣都能毕尽其生才德铭世,但愿朕今后青史留名,也能以全贤达之志使人慨叹。”

他还欲再言,却听高恭望在外间请道:“陛下,高大人在天章殿恭候您商议政事,您看……”

刘煦顿时有一种酣梦方醒的恍惚感。

“臣女铭感陛下今日之言,臣女不叨扰陛下勤政。”顾世瑜拜后,恭敬正对刘煦,以朝臣之礼缓缓而退。

然而刘煦却再一次叫住了她;

“顾女史,一路保重。”

他声音很轻,与这声音相比,仿佛阳光都有了重量。

“谢陛下。”顾女史恭敬道。

“北地冬日天寒且燥,女史要保重身体。”

“是,陛下。”

“即便勤勉,也勿要忽视康健,夙夜劳累始终不是长久的办法,朕定会给你预备帮手,切勿堪忧。”

“臣女谢陛下关怀。”

“女史……女史保重。”

刘煦想不出什么了。

于是顾世瑜也离开了。

阳光落在他失魂落魄的脸上,暖融融的,刘煦不知站了多久才回忆起自己的身份与责任。

可是,那短暂的重回二十岁的四月时光真是美好。

刘煦想,人生中这两个午后,他应当满足了。

于是,他回到了现实中去,以帝王的姿态和心境,走出明光学宫,与西去的阳光一道,迎接他未来的日子。

……

宣永九年,秋。

卓思衡喜欢秋天,帝京的秋日干爽宜人、风露和畅,暑热消退而寒气未至的九月简直让人流连不已。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秋天是考试连台的好季节。

虽然一有考试卓思衡就会忙,但他总是每天精神抖擞离家,神清气爽回家,全无工作压力和紧张。

但今天,云桑薇却发现卓思衡回来的时候人很萎靡,过了晚饭时间回家,却仿佛饿了一天,只对着窗子发呆。

她略想了想顿时明了,一年前也是中秋节刚过后,四弟一家前往外放的江州,卓思衡抱着侄子哭得半条街的人都出来看,第二天事情就让皇帝知道,特意给他一天休沐调整心情。

旁人问起,没见过兄弟去外放,兄长能伤心成这样子的,云桑薇只叹气道,我家是不一样的,我家这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兄长带大的。

于是她也心疼起如今孤身一人在家的卓思衡来,教人搬来藤椅,邀请卓思衡一道赏月。

“赏月?”卓思衡回过神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今日朔月刚过,哪有什么月亮看?”

“没有月亮就看星星,星星都没就看看我。”云桑薇一拍椅背,“坐下。”

卓思衡赶忙小跑过来乖乖坐好。

“能给卓相下令的除了陛下,是不是只有我了?”云桑薇挨着他坐好笑道。

卓思衡也不禁笑了:“岂止是卓相,为夫今日又得了枢密院的差事,文臣武将如今都唯我马首是瞻了。”

“你这话好像话本戏文里奸臣反角说的。”

“那些奸臣可没我权力大。”

云桑薇笑着戳他道:“好呀,那往后我们的兆宁和兆宜是不是要在那些讲奸臣的书本里找父亲的青史留名了?”

“贤妻忘了么?秘书监下著文局归为夫管辖。”

“你也就痛快痛快嘴上,每天还不是殚精竭虑?”云桑薇是笑着叹气的,“我听说这届科举你还要负责,连续三届科举,你为什么不放心交给那些后起之秀呢?”

“因为这头三届是皇帝最重要的天子门生啊……”卓思衡苦笑,“他们可能是将来的股肱栋梁,真正能辅佐皇帝的班底,我哪放心交给别人挑选?”

“公务的事我懂得不多,就不说了,你在衙门里兢兢业业,回家还忧思叹气,不若将弟弟妹妹们用你那滔天权势都唤回来,总能有个地方让你安心也好。”

卓思衡当即坐起来分辨道:“这可使不得!慧衡眼下人在江南府,女府学这两年总算有声有色了起来,听说她还因地制宜,用吏学的路子给女学也开了吏科,让许多人家的女儿可以学习纺织刺绣与茶桑之务,这正在要紧关头,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悉衡去到江州才一任,白衣江的漕运水务整顿起来总要三五载,只要江州畅通,那南下到巫州和雷州的道路才能顺当,朝廷的大军无需驻守边荒,及时可调通途可达,省去军费开支不说,还能更好治理边疆等地,通贸富民,这些都是造福万世的要紧事,他们是万万不能这时候撤手的。”

云桑薇其实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了,她等的也是这个,此时便略有得意道:“原来你知道这些,那你却还日日让自己心绪淤塞又是何故?今日兆宁和兆宜刚好都在我爹的田野郊宅玩耍消夏,你可以和我好好聊聊自己是如何想的。”

卓思衡知道妻子是在安慰自己,也觉得自己明知却犯,给自己徒增烦恼,但是怎么办呢?他这个做哥哥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去担忧的。

纵然弟弟妹妹各个都是人中龙凤,也已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为之进取,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弟妹出个门,他都要担忧许久,晚回来更是坐卧不宁……

“其实每天都是一样。”卓思衡搂过妻子的肩膀,两人挨在一处去望向月亮,他轻轻的声音也和月光一样微薄,“除了我家这几个,还有其他的……总有放不下心的地方,每日都要挨个想一遍,不然就觉得事情没有做完。”

“你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么?”云桑薇也忍不住叹息,“但你今日仿佛心事比平时都重的样子,起初我还以为是这批考生水平太差,让你心烦至极,须知你平日里最容易烦闷的就是这等事,照理你寻常也是要担心家人们的,可今天……是有别的事么?”

卓思衡沉默着望着黯淡的天际,许久后轻声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是宫里的事?”

卓思衡点点头道:“你还记得皇后的妹妹么?”

时隔多年提起这个名字,云桑薇一时略有模糊,可很快她便拾起清晰的回忆,肯定道:“自然记得,那个叫尹毓容的,和她姐姐实在不像一家人,嚣张跋扈,后来因罪流放至朔州,说是在那边前几年生病和她母亲一道死了……不是说为了这个,皇后在这事之后就再没和圣上说过话了……”

“是,她是死了,但她留下了一个女儿……比阿辰年纪正好小半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