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392)

作者:乌鞘 阅读记录

尹毓华沉默许久后道:“参见陛下。”可她并未起身转身,只是仰望着佛龛里的观音玉像。

她并不想见到自己,刘煦早就再清楚不过,他也并非一定要来,可女儿总要去见见母亲,而尹毓华也还是他的皇后。

中宫对他来说有时比朝堂更加压抑。

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要完成这个心愿。

“朕带来一个人要你见见。”

“公主殿下学业繁苦,要她有时间便多多歇息吧。”尹毓华提及女儿却连乳名都没有叫。

“不是咱们的女儿。”刘煦说道,“是你最后的家人。”

尹毓华听到此话豁然起身,转过头来,她看见了刘煦,与一个将小小身体一大半都缩在刘煦身后的僧袍女孩。

“她是……”尹毓华似乎猜到了,可却不敢不说出口,眼泪顺着她已有皱纹的脸颊蜿蜒而落。

“她是你妹妹的女儿。”刘煦叹息道。

这样的重逢怎会不让他凄怆,可这已是他能给的最好结果。

尹毓华捂住嘴,难以置信摇摇头,旋即两步上前,用颤抖的手去触摸女孩的脸颊,她似乎想从这张脸上寻找一些相似,可只觉得眉眼有些像但又不像,脸型似乎是比妹妹的瓜子脸要圆长一些……仿佛不那么确凿的相似。然而再仔细端详下去,醍醐的震撼自心底骤然涌出,她呆呆愣住,终于意识到这个孩子其实长得更像她一些……

她蜷跪在地搂住女孩涕泣良久,才缓缓仰视刘煦颤声道:“她的父亲是……是……”

“她的父亲已经死了。”刘煦的回答是帝王之姿该有的冷漠,与之前的和缓南辕北辙,“你如果想让她安稳后半生,就除我之外永远别提她的身世。”

他的语气让女孩身上一抖,尹毓华仿佛是害怕刘煦伤害孩子,将女孩赶紧牢牢拥入怀中。

而刘煦也觉得方才自己的语气太过生硬,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下来后以尽量柔和的语气说道:“朕对外的说辞是,此女颇有佛缘,与你生辰相合。你在宫中一心向佛为国泰民安祈福求祷,于是朕命人将她领入宫中陪伴在你左右修习佛法……她的法号你自己来取吧……这已是最后的转圜了……毓华,朕有不得已为之,你也有为人亲则义难论的悲哀,就让咱们……都缓一缓各自的委屈,为了阿辰,也为了这个女孩……下半辈子总要继续的。”

尹毓华只是抱着女孩愀然而默,刘煦不知她在想些什么,可他已是疲倦至极,只想逃离这里,于是他说道:“朕已吩咐人送来些她这个年纪女孩用得上的东西,还有准备了新的寝具等物,一会儿会有人送来,今后一天的餐食,你还是陪孩子吃得丰盛一些,朕也吩咐了御膳房……好好保重。”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可一声尖叫却使没来得及迈出的脚顿住,刘煦赶忙回头,只见尹毓华惊恐地望着女孩,不停地拿手在她面前晃动。

然而女孩却无动于衷,刚才的叫声让她害怕,她拼命将耳朵侧向一旁,努力想要分辨出其他的声音,而身体则一直在扭动挣扎,想要摆脱尹毓华牢牢扣住她肩膀的另外一只手。

“她……她怎么回事?”尹毓华惊恐地看向刘煦。

刘煦轻声道:“她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你好好照顾她吧……”

尹毓华听后再难自抑,痛哭犹如悲鸣一般尖锐。

女孩则受惊大喊:“伯伯!伯伯救我!”

刘煦听到她呼唤自己,心疼之余回过身来去搀扶尹毓华,顺势拉住女孩:“不要吓到孩子……”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安抚到尹毓华,他的皇后曾在得知父兄死罪与母亲与妹妹的死讯时,都只是掩面痛哭不发一言,可孩子的盲眼却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她猛地起身揪住刘煦的衣襟,似疯似怒道:“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让她瞎了!她已经没了一切了,她能对你的江山天下有什么威胁?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她只是个孤女啊!”

刘煦从没见过这样的尹毓华,他一时骇然,可很快便自心底蔓生出悲哀的疲倦,他无力应对尹毓华的追问,只轻声道:“朕没有……她是雪盲症,是因为在朔州……”他言及至此猛地顿住,忽然意识到,让这个孩子生在朔州的,也正是自己。

可是,他并不知道尹毓容怀有身孕,也并不知道一切……他曾经以为九五之尊可以像父皇一样仿佛无所不知,可此时此刻,刘煦却只觉深深的无力。

尹毓华的哭泣犹如利刃,密集得在偏殿里舞动,逼得刘煦进退维谷,她拉扯着刘煦不肯松开,刘煦用力攫住她的手,希望能得以喘息,但是这次尹毓华一反常态,崩溃边缘致使她用尽浑身力气,妄图从刘煦身上得到不存在的答案,刘煦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用蛮力将她推开。

尹毓华被这样用力一推站立不稳,重重跌倒,头却迎面撞上了偏殿室内正中摆放的巨大古鼎。

震颤的响动也让刘煦惊慌失措,他赶忙跑过去将尹毓华扶靠而坐,只见触目惊心的鲜红从额头汩汩自她枯槁的面容上流下。

刘煦拿自己的袖子去按住伤口,唯有微弱的抽泣和呻吟告诉他尹毓华还活着,没有晕厥也没有死亡。

他试图安慰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慌乱道:“朕会找太医来给她诊治,既然是后天患病,或许也有希望也说不准……毓华,你不要……不要难过。”

很多年前,他也是这样安慰自己那个与自己同样拥有悲伤过往的新婚太子妃。

时光荏苒,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刘煦找不到答案。

尹毓华细微的声响在他短暂的困惑中忽然变化,变成了一种古怪的咯咯低笑,刘煦霎时毛骨悚然,他伸手想要去抱住尹毓华,像从前一样告诉她自己会陪在她的身边,让他们重新开始,可是一阵尖锐的剧痛却从眼睛传遍全身。

刘煦顺着疼痛的源头摸到自己右眼的眼眶里插着一根滑润犹如玉石的利器,在他彻底失去意识前终于想起来了,这是尹毓华头上的那支玉簪。

第248章

卓思衡只在九年前宫变当日在宫中奔跑过一次,九年后,他再次跑在这条仿佛长长的没有尽头的甬道之上,胸腔似乎都要被惊慌的心撞开一道裂缝。

他奔至中宫,这里不是他一个外臣能来的地方,然而没有人阻拦他,宫中随处可见的禁军都在封锁宫室,而这里也不止他一个外臣。

“我在天章殿等候面圣,谁知出了这样的事。”虞雍见卓思衡赶来时面孔惊白,却也来不及待他恢复急喘与惊慌,情势所迫,必须交待清楚情况,“我已命殿前司禁军将皇宫封禁,兵马司禁军如何调派,你是否有安排?”

“陛下怎么样了?”卓思衡只问得出这一句话来。

高恭望颤声道:“陛下……御医说不好……太后听了消息就晕过去了……现下是长公主殿下和公主殿下陪在陛下身边……卓大人……”他是宫中老人,在刘煦是皇子时便认识了,也是因从未拜高踩低漠视这位郁郁不得圣恩的皇子,加之办事得力才在刘煦登临万方后得以晋升御前掌事太监,毕竟有相识多年的情分在,此时他也是六神无主,不住拭泪。

“我先去看看陛下,一会儿再说。”

卓思衡顾不上和虞雍解释便冲进寝宫。

刘煦被安置在正殿的床榻上,血迹缭乱,看不出他有苏醒的迹象。青山公主刘婉脸上满是泪痕,却仍竭力维持镇定去指挥宫人更换一盆盆的血水,七八个太医忙进忙出,在皇帝的卧榻边,有一个小小的鹅黄色的身影,她听见脚步声朝门口望,哇得一声哭叫着扑来:

“相父!”

摧心剖肝之痛不过如此。卓思衡紧紧抱住扑来的瑶光公主,却一个安慰的字词都难以吐露。

孩子可以惊慌失措,但他不能。

同类小说推荐: